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栽培技术

2018-05-30 09:27葛义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锥栗成活率产量

葛义盛

摘 要:对当地锥栗低产林用优良品种白露仔、长芒子、乌壳芒子等三个品种组成“811”组合换种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品种优化换种的锥栗成活率达81%~90%,树冠面积达4.5m2,雌花量大,比实生苗提早4年结果,第6年单株产量达3.64kg,比未换种前增产73.3%,效益显著。

关键词: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成活率;产量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093-03

锥栗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又名榛子,是我国南方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是闽北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栗果耐贮藏,果肉香甜可口,营养成分高,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等功能,种植效益高,是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好途径。栗果有多种吃法,随着加工业发展,品种形式多样,制作成锥栗糕、锥栗粉、锥栗饼干等产品,风味独特,市场销路好,价格高。1995年以来,全区种植面积0.86万hm2,其中0.6万hm2种植大黄榛。由于管理较为粗放,品种单一,黄榛虽然果粒大,但大小年明显,上市时间迟,抗病性差,产量效益不高。白露仔成熟期为9月中旬,上市时间早,年年结实,无明显大小,年产量高,价格高,抗病性强。2012年3月通过在大黄榛树上进行高位嫁接,白露仔占80%、长芒子10%、乌壳长芒10%等品种搭配优化应用,对于低产林改造、品种更新、以及产量产值提高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焦坑村58林班12大班3小班,距离集镇所在地8km,东经118°32′29″~118°32′37″,北纬27°23′57″~27°24′15″,海拔高度550m,坡度25°,日照充足,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为80cm,温暖湿润,雨量充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锥栗生长。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树种为大黄榛锥栗,树龄18年,平均株行距4mx5m,株数为450株/hm2,树干粗壮,树高平均达7.3m,单株锥栗平均产量为2.1kg。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方形标准地边长为25.82m进行调查,每个标准地面积为667m2并做好标记,调查内容:成活率、樹冠状况、年产量调查。

2 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技术

2.1 换种品种搭配 白露仔80%、长芒子10%、乌壳长芒10%简称“811”组合。白露仔为早熟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年年结实,无明显大小年,色泽光亮,坚果长2.24cm,宽2.24cm,每公斤120粒左右,粒重8.3g,形状近圆形;长芒子为晚熟品种抗病性、抗旱性强,产量高;乌壳长芒为中熟品种果大,高产优质。

2.2 接穗选择 所用的接穗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成年母树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生长壮实、腋芽饱满发育充实的锥栗换种品种枝条。剪取后,先将接穗剪成一定长度,顶端保留饱满芽,将接穗下端放入水中或埋入湿沙中,以防接穗失水,接穗一般随采随接,采集后最好在1~2d内接完。

2.3 嫁接时间 可选择春季和秋季,但闽北林农惯用春接少用秋接,春接时间为3月初至4月上旬,此时气温稳定在10℃以上,树液流动旺盛,形成层细胞活动,树皮易剥离,雨水多嫁接容易成活。嫁接的日期选在晴天进行,雨天不能进行嫁接。

2.4 嫁接方法 由于需换种树型比较粗壮,采用枝接法中的插皮接方法。首先在离地面高度0.6~0.8m处将主干枝用手据锯断,嫁接刀将截口修整光滑,对截口处自上而下纵切一刀,切入木质部,切口长3~5cm;接着用竹片或刀口把砧木皮层剥开,把接穗下端削成长3~5cm的斜面,插入砧木皮层裂口处,深度以接穗正稍面上端稍露为宜,露出的削面涂抹接蜡;所有接穗接好后,用塑料薄膜带捆扎、固定。根据砧木粗壮情况,一般在10cm以下接1个穗条,在10cm以上接2个穗条,每个穗条保持在2~3个芽。

高接时不宜剪除砧木上全部枝梢,一般每颗树上留1根枝条作为营养枝以维持根系生长,防止根系退化,到当年冬季修剪时,再把营养枝锯掉。

3 嫁接后管理技术

3.1 除萌和松绑 为了防止萌蘖影响接穗生长,与接穗新梢争夺养分,要及时去除砧木基部、接穗以外生长的萌孽枝,嫁接后每隔15d除萌1次,1年进行多次,直到基本不发生萌蘖为止。由于嫁接时对接穗枝段和砧木做紧密绑扎,当接穗成活进入粗生长时,如不解绑或解绑太迟,捆绑物将摞入砧木皮层,影响愈合,影响接穗生长,所以在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将捆绑物松开或解除。

3.2 摘心 嫁接当年要充分利用高接造成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暂时不平衡,即利用高接接穗生长优势,采用多次摘心,促发分枝,以求尽快恢复树冠形成产量,当接穗新梢长到30cm时可进行摘心,以后长出第2层枝条长30cm时可再次进行摘心,1年可进行3~4次。以此类推,两年就可以形成3~4层树冠,这样能明显增加结果母枝数量,快速形成较大树冠,为迅速提高产量奠定基础。

3.3 肥水管理 嫁接后林地很容易滋生杂草,每年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进行人工除草,禁止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结合施肥进行,改善土壤状况促进新梢生长,但要防止碰伤接穗新梢。果园全面施有机肥,嫁接后未挂果前两年施有机肥1800kg/hm2,每年冬季施1次,到第3年结果后,在每年6月中旬再追肥1次有机肥1350kg/hm2。

3.4 整形修剪 锥栗幼树易造成枝叶徒长,通过修剪控制枝梢生长高度和着生的位置,可促进分枝、增加枝级、促进幼树提早成形,调节树冠上下内外枝梢生长,可使树冠均匀结果,立体结果,树冠内部通风透光,保持树体平衡培育更多结果母枝。在每年6~7月,主要修剪密枝、徒长枝和枝梢,通过摘心、抹芽处理,一方面可控制冠幅,减少消耗,增加养分积累同时可以刺激剪口部位芽的萌发;冬季修剪(锥栗落叶后)剪除有碍于生长交杈枝、重叠枝、细弱枝病虫枝、徒长枝,培养矮化,开放型树冠;修剪下的枝条及时清除,对剪口进行涂抹50倍水溶液氯氰菊酯,锥栗树用生石灰、硫磺、水调成1∶1∶1溶液将树干涂白。

3.5 病蟲害防治 高接换种当年新梢生长旺盛,组织嫩极容易发生虫害,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病害主要有栗芽枯病、栗炭疽病、栗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金龟子、栗瘿蜂等,可使用石硫合剂和氯氢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4 结果与分析

4.1 换种后成活率 经过调查,5个标准地的锥栗成活率均在81%以上(表1),换种后成活率高。

4.2 株高、冠幅生长 经过除萌、摘心、除草、松土、施肥、修剪等技术措施,嫁接枝生长快,营养枝增加,平均每株有枝条骨干枝节15个,当年萌发枝有2~4个,分枝枝梢延伸形成快,且分布均匀,冠幅大且舒张,形成自然开放型的树冠,第3年平均树冠面积为4.5m2,树干矮化高度仅为1.9m(表2),树冠通风透气、光照足,为换种后锥栗结果奠定了基础。

3 小结与讨论

(1)对黄榛锥栗低产林用优良品种白露仔、长芒子、乌壳芒子3个品种组成“811”组合换种,早、中、晚熟3个品种的搭配在开花时时间错开有利于提高结实率。

(2)换种锥栗成活率在81%~90%。

(3)该组合便于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由于砧木树龄为18年且根系发达,树体贮藏大量养分,在接穗萌发后生长量大,嫁接第3年冠幅面积每株平均4.5m2嫁接枝生长快,平均每株有枝条骨干枝节15个,当年萌发枝有2~4个,分枝枝梢延伸形成快,且分布均匀,冠幅大且舒张,可减少施肥量;高接(嫁接砧木高度0.6~0.8m左右)降低了主干高度5.4m,嫁接第3年平均株高1.9m,使树体矮化,便于整形修剪,利于病虫害防治。

(4)该组合产量高,结果期提早。由于砧木粗壮、根系发达树体贮藏大量养分,使得新梢生长迅速,树冠成形早冠幅大,嫁接后第2年有65%植株少量挂果,第3年普遍挂果,比一般的实生苗提早4年左右挂果;产量高,通过2014—2017年调查,单株产量逐年增加,2017年单株产量平均达3.64kg,比2014年增产366.7%;比未换种前单株产量2.1kg增产73.3%。到2020年将进入盛果高产期,预测单株产量达到6.0kg,锥栗品种优化换种后为今后锥栗的丰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爱旺.锥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5(11):24-26.

[2]黄志敏.锥栗苗术培育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5):33-34.

[3]张跃林.板栗大砧低接换种试验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1996 (1):15-16.

[4]黄铭利.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4):52-54.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锥栗成活率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捡锥栗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打锥栗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