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帅
文章以意为先,意以真为上。虚假造作如同伪劣原料做成的食品,无论看起来多饱满、多鲜亮,都不会有人愿意吃。文章要想给人大快朵颐之感,非讲真话不可。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真诚待己,而自己写文章时,却往往缺乏真情实感。君不见,考場作文里,无数“丧父失母”的孩子伏案悲泣,万千“身残志坚”的少年摩肩接踵。不独学生作文,虚假的广告宣传比比皆是:“依山傍水”不过是开发商对小土堆和人工湖的“诗意美化”;“加量不加价”的背后很可能是缺斤短两;起初好评如潮的选秀节目被观众抛弃,很大程度上源于节目组给每位选手“加工”了悲惨童年后带来的副作用。
虚假内容一旦充斥文章内容,作文的意义将荡然无存。终有一天,会有人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一样,面对不讲真话的文章大喊:“天哪,这篇文章假话连篇,毫无意义!”到那时,写作者该以怎样的态度回应?
作文必说真话必表真情,作文者一定要敢说真话。赞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若以为世间只有“真的好事”值得书写,则批评便被视为偏激,揭发便被看作阴暗,呼吁也便成了僭越。如此,则离虚假不远了。写作为言心声,心声只为真而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写真话的传统.董狐直笔“赵盾弑其君”,“真”的是政治道德准绳;司马迁为李陵辩白,“真”的是家国情怀与世道人心;马寅初著《新人口论》,“真”的是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真理在前,岂可不言?真意在胸,焉能不抒?
说真话与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并不矛盾。文学创作不能只满足于“说真话”,文学创作需要虚构。在写作中说真话并不意味着每件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现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指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要写实,便寻找真实中的可记录者;若虚构,则不离事理人情的本源。抒情,不矫揉造作;议论,不唱高调。这样写,便有了好文章的根基。若离开了真事、真情、真意、真理,滑向“取巧”一路,便如在头脑中开设黑市、笔墨中掺杂白灰、思想上缺斤短两,白露马脚,看官白见分明。
有人中流击楫,誓北伐而复中原;也有人退隐乡里,著篇章以歌归去。人们歌颂前者,也尊重后者,原因无他,真诚地言说、写作、生活,终究会在自己的宇宙中顶天立地。
假话行文,欺人不过须臾;虚假落笔,误己何须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