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梗
最近一只蛙很出风头,很多朋友都在晒他们饿几(网络语,儿子)的帅照。
有特别开心的,“我饿几去名古屋玩啦”“饿几出息了,居然有朋友了”;也有特别焦虑的,“饿几还不回家,不知道便当够吃吗”;还有的一脸嫌弃,“饿几都趴床上半天了,咋还不出去玩”。特别像你妈在家长会上跟人交流亲子经验。
原来他们都在玩一款叫《旅行青蛙》的游戏。
我也玩了一阵,发现这款游戏有两大特点,1.简单,玩家只需要干两件事,收割三叶草,给蛙准备食物道具,可谓前所未有的轻松;2.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蛙啥时候出门,又啥时候回家,更不知道它寄过来的明信片来自哪里。
刚玩那几天,我觉得很boring(糟糕)。但随着我越来越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款游戏的爆红不仅是广大小仙女的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
我有俩理由。
微观:蛙谁也不是,它就是成人后的你
当代年轻人很多都在远离父母家乡的城市刨活,苦哈哈地活在媒体的焦虑中。可在这款游戏里,他们自己就成了父母,失去的爱通过给予别人爱补了回来。有多爱玩蛙,就有多渴望家庭。比如,你天天往蛙包里塞高级便当,帐篷也尽挑高级的买,生怕蛙在外面饿着冻着,这不就是当年你妈对你做的吗?
比如,蛙出门两天都没回来,“这孩子玩心咋这么重,也不知道给家里打个电话”;回来两天不出门,宅家里一声不吭咔咔削木头玩,当爹妈的多焦虑啊,“饿几是不是有自闭症啊?赶紧出去找朋友玩啊!”
再比如,你点开相册看他照片,多像你妈翻你朋友圈;你在朋友圈晒蛙寄过来的明信片,不就是你妈在亲戚面前炫耀你的范本吗?看到蛙对着河发呆,你是不是也会想:“它到底在想什么?有没有想我?”
我觉得这款游戏有一个好处,因为它是成年后亲子关系的模拟,所以从父母视角我们更能看清自己,而那只蛙谁也不是,它就是成人后的你。在北上广工作的你,多久一次给家里打电话?寒假在家的你,是不是只顾看书睡觉玩手机,很少和爹妈坐一块儿聊天?
宏观:自由人的解放和巨婴的养成
不过除了一丝丝关于亲情的伤感之外,还应该感到一丝观念进步的喜悦——只有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才更能赢得我们的喜爱。《旅行青蛙》的流行,跟人们的内心需求是分不开的。这样的需求是永恒存在的,只是满足它的方式一直在更新。
时间往前推,10年前我们都在玩QQ宠物,20年前我们都在玩电子宠物。呱崽的出现,堪称电子宠物2.0。它跟过去的电子宠物有四点升级。首先,审美升级了,不是电子鸡那种像素动画,而是唯美手绘。
然后,过去的电子宠物培育操作还停留在生硬的机械操作和基本的生存层面,你与QQ宠物的关系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建立在圈养的基础上。但《旅行青蛙》不一样,它已经跨入生活形态,形形色色的可爱明信片就是你儿子牵挂你的证明,是你们情感的证明。
你对你的蛙没有绝对控制权,彼此是一种充满未知和期待的开放性关系,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蛙哪一天会离家出走,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來。
在这样的设定里,蛙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都要比当年的宠物鸡强百倍,所谓出门靠朋友,蛙的朋友从蜗牛、仓鼠到飞蛾,没有你它照样吃得很开。一对比,宠物鸡就是一个活在小农社会里的纯粹巨婴,离开家长就得死。
由此我越发觉得,这只蛙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传统家庭里的听话哲学已死,我们比以前更有个性,更自由,更现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程度,正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摘自微信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