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语》导读的经验与困惑

2018-05-30 10:48温红博刘小莉
语文建设·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学生

温红博 刘小莉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传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引导学生读书、积累和感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北京市中考语文在阅读板块增加了对《论语》的考查,以进一步引导考生走进名著,引导名著阅读教学。2016年围绕《论语》前两篇《学而》和《为政》,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年新增《里仁》《八佾》两篇,侧重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2018年将保持上一年的篇数不变。在教学头绪繁多、课时紧张、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面对这样一部文字艰涩、结构松散、因不断阐发而众谠林立的厚重典籍,究竟应该“导”什么?怎么“导”?以下是笔者两年的《论语》导读实践,以期有助于名著导读课程的资源开发。

一、导读要点

初中名著导读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坐下来、读进去。初二、初三学生已具备基本读写能力,几乎可阅读所有读物。而此阶段的阅读训练,核心目标应从教师主导的辅导型阅读,向学生自主自觉的非辅导型阅读转变,引领学生向高中及之后的自我发现型学习过渡。语文课名著导读,重点应教给阅读策略、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激发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读有一定难度的书,提升理解力,拓展阅读范围。

两千多年来,从事《论语》校释、考证、义理分析的文献卷帙浩繁,更遑论哲学、历史、文学、政治、教育、艺术等领域持续涌现的研究成果。面向初中生的《论语》导读,既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如何取舍就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论语》阅读的重点是认识孔子的思想。而该书是以松散对话形式呈现的语录体,各篇章排列未必有什么道理,前后各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如果放手让学生逐条通读、释义,其阅读所得仅限于片言只语,难以登堂入室。如果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扼要介绍历代论者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便于学生在自主阅读前了解全书概貌,那么面对众说纷纭的探微、正义、论争,教师该如何遴选、整合,也颇为棘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追根溯源,先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再看针对上述问题,他所倡导、传布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天子共主地位已一去不复返。大国诸侯争霸之战此起彼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已成常态,社会进入一个大动荡的变革时期。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身居下层却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希望通过法先王、行仁政,恢复社会秩序,减轻人民所受痛苦。怀着这样的救世理想,孔子以“仁”为核心思想,以“圣”为人生最高境界,强调通过“克己”“修身”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进而肩负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庸也》)“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历史使命。孔子围绕“仁”所阐发的关于个人修养、人际交往的主张、评论,以及经世致用的抱负与理想,代代相传,长久渗透在中国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語、活动中,具有普世价值。

初中学生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期,在生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要经历巨大的转变。进入青春期,身心的空前变化困扰着他们,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变得敏感、自卑、焦虑、急躁。他们开始在意自我形象,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态度、看法、评价等,渴望被同伴认可、接纳。如何认识自我、待人接物,需要家长、教师指导,需要通过阅读汲取经验并触动自我反思。“长大”的冲动,也冲击着既有的亲子关系。青春期的逆反倾向,往往导致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使代际沟通陷入危机。这种情境下,经典读物中为人处事的忠告、劝诫、经验,能够帮助青少年自我调整并尝试适切的人际交往方式。随着心智的成熟,初中生活动、注意的范围大大拓展。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思考未来,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孔子在乱世中席不暇暖奔走列国,毕生渴望投身历史洪流,为服务公众贡献力量的事迹,是广大青少年的励志典范。

综上,初中《论语》导读的重点,应是这部经典中与当下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相契合的部分,即以“孝悌”为中心的关于人伦的篇章,致力于个人修养的篇章,以及彰显儒家济世志向、抱负的篇章。孔子对人们日常生活提出的各种见解、评论、主张,具体而微,但真要想到、做到,又不容易。也正因如此,它们对青少年的感召、警醒和鞭策,更显得无可替代。

二、经验与收获

根据以上分析,对《论语》这样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言经典著作,采用教师导读与学生课外自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收效较好。教师导读力求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学生自读就容易将零散篇章勾连起来,通过归纳整合,较深入地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

导读中,可采用“概述”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孔子核心思想“仁”,分板块引导学生了解全书概貌。“概述”部分主要导读提纲如下:

(一)孔子的思想

核心是“仁”

个人修养:仁爱

人际交往:孝悌忠恕礼信义

政治理想:德治仁政

哲理思维:中庸

教育学说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需要说明的是,在孔子及其与弟子的谈话中,“学”并不是与“孝悌”“忠恕”“礼”“德治”等核心观念相并列、具有特定人伦或政治意指的核心词。儒家论“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文化,更是指学做人,做“有道德的人”,包括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待人接物、管理国家等。“学”的途径不限于书籍、学堂,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涵养、身体力行、反躬自省、虚心求教都是“学习”。如果说儒家的“修己”“孝悌”“为政”等看法、主张,回答的是一个人要“做什么”的问题,那么“学”回答的就是“如何做”的问题,它们共同指向“成仁”这个思想核心。

儒家关于“学”的思考,因其原初的朴素性,恰恰更接近“学”的本质。这样的思考和主张,也适用于当下。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主要是为了“做事,做“有用之人”。而在持续的考试、升学压力下,中学生往往会把“学习”窄化为掌握书本知识、争取更高的课业成绩。鉴于此,在导读的“概述”部分,突出“学习”对于实现儒家“修身”“孝悌”“为政”等基本主张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并思考生活实际,才能充分发挥经典名著对青少年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专题板块,以“修身”“孝悌”“为政”为经,以“学习”为纬,对《论语》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进行归纳整合,兼及孔门师生论文学、艺术、教育、仪礼等问题的章节。专题导读伊始,教师示范如何按板块归类整理。例如,把《论语·为政》中关于“学习”的篇章整理如下: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随后,引导学生在归纳整理的同时,简要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如整理《为政》中关于学习方法的篇章,并在文后概括主旨: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

2.12子曰:“君子不器。”(博学多才)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执中)

《论语》的编纂出于多人之手,时有重复收录的情况。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章,同时见于《学而》和《里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见于《学而》和《阳货》。还有同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如果加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便是重复四次。另有一些篇章措辞不同,但内涵、主旨相同或相近。如“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与“就有道而正焉”(《学而》),都是说要努力追求真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与“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都强调少说话多做事。随着专题导读的推进,要提醒学生对各章中意思相同、相近的篇目进行归纳整理;在加深理解的同时,通过自主自觉的圈点批注,逐步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比如整理《里仁》中关于“学习”的篇章: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也。”(要得到重用,先练好本领)

归纳整理: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向优秀的人学习;遇到不良现象,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归纳整理:7.2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于《论语》中一些广为流传的经典篇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增进对原典的理解、体会,同时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相关行为。以《里仁》中关于“孝悌”的论述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理解:游,游历,外出求学或做官。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去远方游历。如果要外出游历,一定要有去向。”

主旨:要让父母安心。

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出门在外,要及时发信息、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向,以免父母担心。

在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学,也可利用在校的零碎时间,创设《论语》阅读的氛围。学校组织学生通过微课平台,在假期上网学习《论语》导读课程,拓展了课堂教学途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具体做法是:教师将导读课程制作成每课10分钟左右的系列视频,与教学课件一起上传微课平台;学校做好家长的宣传与沟通工作,鼓励学生在家通过网络自学;教师、家长借助微课平台的“学习数据统计”,可随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指导他们在各篇中选取自己感兴趣或最有话可讲的3~5章,仿照微课专题模式,利用早读的10~15分钟时间,作班级读书报告。针对《论语》中个别有争议、存疑的章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例如,对“无友不如己者”(《学而》)一句的意思,古今人存在不少怀疑。对此,教师并不代替学生思考,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让持不同看法的学生分别说说理由,再让其他学生评判孰是孰非。通过这样的思想碰撞,使学生明白:答“赞成”或“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理有据、理性思考。

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对《论语》这样阅读难度比较大的经典作品,采用灵活多样的导读方式,确实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网络学习形式新颖,时间更具弹性,学生可自主掌握学习进度。相比于“掰开揉碎”式的逐条导读,学习效果更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读书交流、自由辩论,营造了将《论语》阅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集体氛围。为了“听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在课堂讨论中不至于“坐冷板凳”,学生也愿意读一读《论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讨论和交流,促使更多学生将阅读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来自家长的反馈表明,假期微课导读的教学方式,也为亲子共读《论语》提供了契机。其阅读收益是教师的宣讲、说教所难以达到的。

三、导读《八佾》的困惑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八佾》,令人困惑。《论语》20篇中,《八佾》与《乡党》多言礼乐制度,前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后者主要是孔子践履礼仪的情况。根据张燕婴、杨伯峻等人的研究,《八佾》26章,讲礼、乐的共计20章(统计见表1)。

孔子师生讨论的“礼”“乐”,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基于“儒”这类文化人特有的关注点而阐发的,涉及先秦时期繁复的仪文制度。葛兆光指出,从思想发展上看,“儒”源于殷周时代参与仪礼操持的巫祝史宗一类文化人。他们十分注重服饰,相信通过这种“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可以整顿秩序。孔子明确意识到,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姿态,也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它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于礼仪的敬畏和尊重。时过境迁,对于孔子及其弟子来说,事关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这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要么不合时宜,要么不足效法。而初中学生要理解本篇内容,首先必须补充大量关于“礼制”的背景知识。大而言之,须明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形成、实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原因等;具体到各章节,则须铺垫诸如周代君臣之礼、祭礼、射礼、郊庙之礼,以及与各种仪礼相配合的舞乐、服饰等知识,才能批文入理,明白这些语录所言为何。毋庸置疑,《八佾》中关于礼、乐的章节,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夏、商、周以来的社会状况、历史变迁以及全面认识和评价孔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在教学时间有限、课业负担繁重的情况下,初中生要不要学习并掌握上述内容,值得考虑。

周代自平王东迁后,王室一蹶不振,维护周天子权威的周礼不可避免地趋于没落。孔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复“礼”的主张,是守旧的、不合时宜的。春秋时期“礼”的发展植根于社会结构的变动。从两周开始,宗法制度下的贵族等级扩大,社会阶层趋于细密,要求作为普遍适用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礼”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礼义立则贵贱等”(《礼记·乐记》),进而使“礼无所逆”(《左传·襄公二年》)。而到了孔子的时代,周王室已形同虚设,无力节制天下。就社会发展大势而言,诸侯霸政是推进新的政治力量整合的必然趋势。对此,冯友兰指出,周朝礼坏乐崩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仅周室的政治权力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瓦解了。《论语·八佾》所看重、倡导的各种礼乐制度,在当时已属“回不去的往昔”;孔子所坚持的这些看法、主张,使他站在了保守、落后的一方。而孔子竭力维护、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的“周礼”,就其实质、功能而言,主要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程海霞认为,孔子所论之“礼”,涵盖了以官制为代表的等级制度和以丧礼为代表的风俗礼仪,前者主要体现为君臣关系,后者体现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礼之本末,实是指以君臣父子关系为外延的社会秩序。而李泽厚早已提出,“周礼”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系统化、扩展化为一整套早期奴隶制的习惯统治法规(“仪制”)。钱穆坚称,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因而孔子维护礼,是出于人道,并非为在上者之权位计。但劳思光指出,孔子学说所遗留的问题之一,即政权转移问题。孔子说“君君,臣臣”,但如果“君不君”时,政权是否应作转移?转移之形式如何?主张复“礼”的孔子,并未解答这一问题,他的思想也难以容纳这样的理路。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八佾》所集中体现的孔子礼乐思想,已与他身后的生活及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了。这不应是中学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

总之,初中《论语》导读重在引导学生走近孔子,走进这部经典名著,以其鲜活的生命力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喜闻乐见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学生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