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建议

2018-05-30 10:48张卫其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例文事物习作

张卫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有哪些特色?我们如何以教材为本实施精准教学,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

一、读懂教材,梳理特色

习作教材依据2011年版课标编写,既致力于习作素材的长期阅读积累,又注重从课文中学习习作方法,内容的安排呈现序列化,习作能力呈现螺旋上升,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大大降低了习作起步阶段的难度。

1.对应课标要求,明晰学段目标

统编教材编写以课标为总纲要,分解落实学段目标和内容,在习作训练目标与要求上体现出层次性和发展性。

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着力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在习作话题的选择上,强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习作兴趣的激发,如“猜猜他是谁”“我来编童话”“我有一个想法”“那次玩得真高兴”等都是学生愿意写、容易写的话题。同时,“写日记”“我来编童话”“我有一个想法”等都是启发学生表达个人的真实体验,启发学生“我手写我口”。

其次体现在习作的要求上,落实学段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字数多少不限,鼓励学生自由地写。其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习作氛围,让学生放胆作文。

再次,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分享与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培养,落实学段目标“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三年级上册有7次习作交流和自改习作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并在分享习作中体会习作的乐趣。

2.明晰习作内容要求,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习作内容明确,明确“写什么”。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相互配合,并加强应用文的练习。记实作文的话题从自己到他人,从亲身经历的事到看到的、听说的事,范围逐步扩大。应用文,重视让学生初步了解并学习不同应用文的表达技巧,如图纸、日记、书信、解说词、演讲稿、倡议书、简单的研究报告。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的篇章页提出了习作要求或点明了习作要素。习作内容围绕着习作要素编排。习作内容的编排有四条途径:一是随机安排在课后练习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练习。如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写一段话: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这是从课文中学写,这样的练笔本册有6次。二是安排在“词句段运用”栏目中,要求“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是对单元习作要素“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落实。三是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进行梳理和总结:关键句可以在段前、段中、末尾。四是设置 “习作”栏目,进行单元习作: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儿真美”。教材以单元整组方式进行编排,统筹学习习作,阅读和大习作前后贯通,相互促进。

习作要求清晰,指导“怎么写”。以第一次的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教材用“指导语+示例”的方式,提示了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指导语明示了习作要求,示例从人物外貌、特点、表现、爱好等多个角度提供表达样例,启发学生介绍一个人可以有不同角度,同时进一步提示了习作内容。指导语明确习作的基本规范“写的时候,注意开头要空两格”,并对写完之后怎么做提出了建议。

3.整组编排阅读与习作,统筹学习习作

“整合有力”是统编本教材的特点之一。三年级教材以单元整组方式进行教材编排,阅读和习作前后贯通,相互促进,重视阅读和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为例:

第三单元课文的单元主题是童话,课文内容都是童话故事,习作内容是“我来编童话”,阅读和习作内容在主题上趋向一致,阅读为习作提供思路和语言范式。同时,单元课文的选编、助学系统的安排、口语交际的设置与习作之间也有较高的一致性。第六单元也呈现了这样的特点,既为学生创设了多次迁移阅读中习得的表达方法

的机会,又为单元大习作做好了充分的铺垫,避免了低水平的平行

练习。

4.独立编排习作单元,突出习作关键能力

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安排在阅读单元的习作训练,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相互配合,并加强应用文的练习;二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独立出现,这种单元自成体系: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例子,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其中,以“交流平台”的形式对本单元学习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或要求进行梳理和提示;“初试身手”提供一些片段练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最后,在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进行单元大习作练习。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在“习作例文引路、单元课文呼应”的一体化编排中,着重引导学生从无意观察转向有意观察,积累习作素材,破解“无内容可写”这一难题,帮助学生从写话向习作平稳过渡。单元主题是观察;精读课文的内容是事物、場景,来源于生活观察;习作内容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是突出习作的重要性,二是更加重视习作的关键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依据教材,精准施教

针对学生习作中的现实困难和统编本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有必要调整视角,着重从鼓励自由表达、学习积累素材、突出习作重点、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依据教材实施精准教学。

1.唤醒生活体验,鼓励自由表达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8次习作练习,都非常重视习作内在动机的激发和习作兴趣的保护。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具有相似性的任务,唤醒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以“猜猜他是谁”为例,可将习作与游戏有机融合,安排四次游戏逐步推进:第一次可根据学生的口述,现场生成范例,而后让学生根据范例猜一猜写的是谁;第二次可在全员习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相互猜一猜写的是谁;第三次在四人小组游戏、评价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推荐一篇习作参加班级集体游戏;第四次,将没有参加集体交流的习作全部贴在墙报上,继续开展“读习作猜人物”的游戏。游戏中可以用猜中者获得一颗星的方式来鼓励。

教学“这儿真美”,可以开展“最佳本土小导游”评选。比如,(1)创设评选小导游的情境;(2)布置观察任务;(3)围绕一个意思先说后写;(4)模拟当导游,同桌互评;(5)班级交流,投票评选最佳小导游。当然,在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游戏和习作的关系,游戏只是习作的载体,在游戏中应以指导“写”和“评”为重点。

2.指导留心观察,学习积累素材

“没有内容可写”是习作起始阶段学生面临的大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观察大多是“无意观察”,这就需要指导学生“有意观察”,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适时布置观察活动: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甚至可以在课中进行。还要适时提醒学生观察时应注意学习课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比如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事物的多个方面等。

比如,在學习了《金色的草地》一文后,为了落实抓住事物的变化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训练要求,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把这种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记录下来(如下表),从而为“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某一种事物”积累素材,也为单元习作做铺垫。

观察记录单暗示了观察的顺序和观察的重点,并启发学生将观察和思考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提取相关信息进行习作。

3.突出单元习作重点,不拔高要求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在篇章页和每篇习作的提示中都有明确体现,读懂读透篇章页和习作提示材料,是实施有效习作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扣住单元习作要素展开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其次,要读明白习作提示材料,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习作提示材料中一般都包含四个部分,先是讲“为什么写”,接着讲可以“写什么”,再具体指导可以“怎么写”,最后提出了“怎么评”的要求,在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

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习作要求是“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习作单元的重点:一是学习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目的是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二是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不必过多强调观察的方法和乐趣,而要突出观察的细致。如果要求学生把事物或场景的特点写生动、写具体,那就是拔高了要求。不要在写了一句话之后就回头看看有没有用上形容词,有没有用上比喻句,甚至不要管句子是否完整,“写出来”,就是起步阶段习作教学期待的优质结果。

习作例文的学习要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可以借助课后题了解作者的观察所得。学习《我家的小狗》,围绕小狗的淘气可爱和同学交流作者的观察发现,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通过填写课后的表格,引导梳理出作者的观察发现有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三方面,在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中,进一步了解观察时可以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

教学中应注意,习作的指导不必集中在习作例文学习之后,而应与习作例文的教学紧密融合,同步穿插。要把习作例文作为习作、指导、评改的全过程的范例。在习作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两篇习作例文,还需要注意适时回顾本单元已学的教读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再次小结:观察时要细致;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可以在学生练写前回顾,也可以用于学生试写后的讲评指导。

4.保护习作兴趣,实施多元评价

保护习作兴趣,首先要打破教师“说了算”的做法,实施多元评价,尤其要充分发挥“同伴评价”的作用。教师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学时,教师不宜拔高习作要求,而应把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大同小异”“平淡无奇”,甚至不怕“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因此教学时应结合单元习作要素,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以“习作单元”为例,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根据这一要求,在习作讲评中,要紧紧围绕“能写清楚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评价,适时引导回顾教读课文、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呈现的样例,明确写清楚可以多感官观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让评价有据可依。

评价时以鼓励为先,评价形式要多元,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比如可以选择几篇达到要求的习作作为范例,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发现习作的优点。没有达到要求的习作,应鼓励学生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也可以把所有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起来,从习作要求的维度进行归类梳理,聚焦“写清楚观察所得”上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评价重点,进行习作心得体会介绍,明确习作好在哪里,怎么写更好。必要时还可以再次引入课文、例文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例文事物习作
美好的事物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