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中职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分析

2018-05-30 23:10官水凤
天津教育·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技艺校本文化遗产

官水凤

《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是美育的重要补充,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能丰富其知识结构,增强情感体验。而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由于其自身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校本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开发。下面笔者结合福建省当地特色对中职学校开发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民俗性、传承性和技艺性,具体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中传统手工艺和社会风俗中的民族服装均属于美术类。我们可以以美术四大领域来归类,具体为建筑、雕塑、绘画、设计。例如,在福建省的一百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中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属于建筑艺术类;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寿山石雕、德化瓷烧制技艺、软木画等属于雕塑艺术类;漳州木版年画、永春纸织画等属于绘画艺术类;畲族服饰、惠女服饰、泉州花灯等属于设计类。总之,在界定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当主要从建筑、雕塑、绘画、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考虑,从而将更多具有美术欣赏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校本课程中。

中职类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是职业化的高中,也包括部分高中后的职业培训,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综合知识方面不如高中学生,但是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关键是,这些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都会根据自己的师资特点和办学优势对某些专业有所偏重,有的以设计为主,有的以数控为主,有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主,有的以影视广告为主,还有的以酒店服务为主。其中设计类专业、影视制作与广告、学前教育以及数控造型中的产品设计专业都与美术密切相关,因此以这些专业为主的学校非常有必要利用当地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自己的美术欣赏型校本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学校的教材和课程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国家有国家教育,地方有地方教育,学校也应该有完善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教育,从而强化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使全社会的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为了学校的专业进行开发,为了学校的特色进行开发,以学校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为依托进行开发。此外学校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比如,对于中职类的学生,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减少理论性的内容;反之,对于本科以上的学校来说,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则应当对理论性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总而言之,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区位特点、优势专业以及学生的综合特点,从而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特色。

中职学校开发《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的意义

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对于与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非物质文化美术类欣赏课有助于增强其审美能力和设计灵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是上百年的民间视觉艺术的精华,其融汇了区域的和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比如,欣赏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可以丰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和装潢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思路;欣赏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寿山石雕、德化瓷烧制技艺、软木画更有利于模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欣赏漳州木版年画和永春纸织画则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有较大帮助;欣赏畲族服饰和惠女服饰则更能开阔服装设计及鞋类工艺专业学生的设计视野。总之,欣赏这些优秀的视觉艺术可以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美术素材,从而为他们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丰富学校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材主要为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指定的教材,其内容过于宽泛,不能完全适用于教学中实际情况的需要,如果仅仅依靠这种教材难免会使学校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自身特色,并且这类教材往往更偏重于专业,而忽视了艺术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美术的感悟。而《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弥补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空缺,使学生在欣赏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地方性美术的认识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并且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会被这些充满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视觉艺术所感染,从而对当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传统美术技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风格融入到自己的专业设计中去,这样也就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笔者认为,如果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开来,将会大大降低我国设计领域“千城一面”的尴尬状况。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渐渐被人所淡忘。如果不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宣传,这些遗产将会得不到继承。因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课程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这些传统艺术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还可以使他们将这些艺术的风格融入到专业成果中,从而使这些艺术遗产能够得到更广阔的传承。

中职学校开发《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的策略

重实践轻理论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学校,并且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中职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他们的长处在于实践。因此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注重减少纯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并且将本校所开设的专业与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的特点相结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升该课程的实践性。比如,建盏上千变万化的釉滴珠形态可以广泛运用于装潢设计和广告设计当中。再比如,畲族服饰的蓝黑主色、花卉鸟兽图案和彩边等元素可以更多地融入服装设计当中。总之,在《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術类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将非遗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从而提升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机构的交流

开发《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民间机构或个人手中。因此学校应当与这些机构展开充分地合作,可以以聘请技术顾问的方式,让掌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校本的开发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从而使校本的开发能够真正吸收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

突出情感体验

中职学校在开发《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的时候,应当充分突出情感方面的体验。这样一方面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进一步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则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从而在毕业后更好地融入本地区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比如闻名全国的寿山石雕、建盏以及客家土楼都积淀了几千年来福建当地人的艺术智慧,这些都是广大福建学子引以为傲的艺术精华,欣赏它们,可以大大提升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结语

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校本迅速兴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支持。中职学校在开发《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类欣赏》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校本开发的核心思想,即“以校为本”,结合学校专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将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同自身的优势专业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更多在思想、审美、情感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生。

猜你喜欢
技艺校本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