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师不提问

2018-05-30 10:48:04杨再隋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之桥特级教师课文

杨再隋

课堂上,如果老师不提问,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如果老师不提问,疑问从何而来?老师不提问,难道学生没有疑问吗?没有疑问,教学活动如何开展?

今年四月,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用他执教《桥》的课例,解答了上面的问题。

上课伊始,老师板书课题《桥》,同时板书:“无提问自主学习活动”。明确告诉学生,这堂课学什么,怎样学。

老师先講《桥》的体裁是小小说,是一种以简练的语言、有限的篇幅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学样式,它具备一般小说的基本特征。继而,教师简要讲述小小说的几个要素:人物、场景、情节。之后导入正文学习。当学生自由而充分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从重点段落切入,紧扣关键词语。再通过“读”“思”“议”,自主梳理文章脉络,明白故事起因、发展、高潮、结束的过程。同时,指导学生品析重点语句,感受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教师没提问,不是学生没疑问,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问、互问,问书本、问老师,老师从旁释疑、解惑、提醒、激励。

其实课文不过几百字,无生僻词语,五年级学生不难读懂。真的有那么多疑问需要老师不断提问吗?

老师深知,本课的重难点不是解读词句,而是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己揣摩之后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结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有独特的感悟和独特的理解。

课中,老师相机引出文章的基本表达手法(如“悬念”),然后反扣课题,点明文中的《桥》不仅是生命之桥,也是心灵之桥、精神之桥。桥坍塌了,但老汉村支书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课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月后,重庆市秀山县特级教师黄光辉采用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方式,在渝、黔、湘边区学校,同样执教《桥》,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说明这种教法适应性很强。教学中,黄老师锦上添花,课尾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希望出现的故事结局。这种读写结合的练习,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延伸了学生的思绪,而且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当前,繁琐提问和当年的繁琐分析一样,成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习惯性病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依次提出问题,平推式地驱使学生走完教学过程。提问完毕,课也就结束了。课堂上师问生答,表面很活跃,但问题多是浅问题、小问题,还有假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可应声回答。有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照念不误。这些问题既无语言训练价值,也无思维训练价值,更无思想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问之何益?还由于这些问题多数是教师主观设定,既非文章的精要之点和精彩之处,也非学生内心真实的困惑和疑难。学生答问自然被动消极。从本质上看,教师用“问题”的绳索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是一种改头换面的灌输和貌似温柔的填鸭。这样做,只会造成学生对语言的冷漠和思维的疲惫。

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提问(少问、精问、巧问未尝不可),教学活动不沉溺于琐碎的一问一答之中,不为浅层、劣质、低效的提问浪费宝贵的光阴,也不会为课堂上外观的活跃而自我陶醉。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静心读书、沉潜思考和课堂练笔,从而实现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再到语文智慧的提升,学习阅读到用阅读来学习的转型,学会理解到学会运用的跨越。语文本应是学生心中的歌,生活的诗,当语文教学魅力四射之时,语文就进入了生活,融入了学生的心灵。

猜你喜欢
之桥特级教师课文
茅以升:立强国之志,建强国之桥
创意与设计(2022年5期)2022-11-16 08:11:00
天空之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欧洲之桥
《仙境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