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杜晓莺
秋意渐浓,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海淀区中关村双榆树三街整洁静谧。
午后,三街巷长王建峰又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巡街。400余米的背街小巷,每天他都得“逛”三四趟。到了双榆树西里门口,正坐着晒太阳的75岁老人张景旺老远就站了起来:“王巷长来啦。来家里喝杯茶?”王建峰是中关村街道城管科科长,可老人家却从不叫他的“官称”。一声“巷长”,道出了老街坊的亲热劲儿。“为啥请他喝茶?就是因为他干得好。你看看这环境,可是大变样了。”老人随手一指,就是美景。
从昔日一天接到五六十起投诉的“问题小巷”,一变成为宜居街巷,王建峰功不可没。这样的街巷长,海淀区还有很多。在2017年推行“街巷长”制度中,海淀区委结合每条街巷的治理难度和特色功能,选拔1186名优秀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担任街巷长,提升了党组织在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凝聚力和渗透力。
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党员街道干部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注重“面子”,对背街小巷“里子”的治理绕道而行;有的习惯坐在办公室工作看材料、听汇报,不善于深入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街巷长”制直指这个痼疾。
奥运北路西起地大附中,东至学院路辅路,长850米左右,串起了19栋居民楼和十几家单位,几乎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单位院门或者居民院门。由于路两旁没有停车场,车辆停放杂乱无序,有的塞在便道上,有的干脆就停在机动车道。这样的状况让道路沿线1800多户居民和十余家单位怨声载道。
街巷长王薇薇上任后,把“第一把火”放在整治乱停车上。整治乱停车是好事,可要按她的想法统一按时收费,却遭到了阻力。家住地质大院第二社区的刘阿姨,闺女回家时,车就停在院门口自己私装的地锁上。听王薇薇说要停车收费,刘阿姨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车停在自家门口,还得交钱,凭什么呀?”
王薇薇一直在机关工作,鲜有在“一线”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出师不利让她意识到,街巷长不是说说大道理就能当的,归根到底,得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替百姓着想。她开始认真研究“乱停车”的原因,又选择不同的时间段了解背街小巷的停车情况,挨家挨户了解车主们的诉求,请居民代表,单位负责人,物业公司共同开协调会商议。协调会开到第10次,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街道统筹协调公司与小区居民的错峰停车位,同时与停车管理公司签订分时计费协议,绑定亲情车主信息。现在,刘阿姨女儿回娘家,车停进了安全的停车位。
“街巷长”制度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涌现出一批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的一线干部,他们到现场发现和解决问题,找到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也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
统筹共治“分内事儿”
海淀区的背街小巷长的1000多米,短的不足100米。在这样一条条不长的小巷里,街巷长们虽没有执法权、行政命令权,但却是城市精细治理的“管家”和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这就需要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街巷发生的大小事都看成自家的“分内事”。
中关村双榆树三街的巷长王建峰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巷长就像一支绣花针,要全面统筹街巷内各级党组织、在职党员等各类党建资源,把他们聚成治理的合力。”
鼎盛时期,他管辖的这条400多米的小巷曾聚集了100多家小门脸——服装店、小饭馆见缝插针,造成油烟扰民、道路拥堵不堪。“现在虽然好多了,但偶尔还有游商占道经营。”王建峰说。下班高峰到时,他的“巡街”又开始了。这一“巡”果然又发现了问题:卖水果的小商贩占道,眼瞅车辆越堵越多。他马上打开“一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微信群——这个平台整合了公安、食药、交通等30多家单位负责人。王建峰分别@中关村交通大队孙军、@食药所孔平说明情况,“一声哨响”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排查,路况马上好转了。
“街巷长”沉入一线,强化党建引领,协调各类资源,变分散执法为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王建峰说:“我们每周都要开党建协调会,下一步的任务是商议清退扰民业态后,引进哪些便民的业态比较好。我们的标准很明确,安全卫生、不扰民是硬杠杠。”
居民评价成为考核干部的标尺
在北下关街道五塔寺街心花园入口,有一块指示牌。这上面不仅有英文,还有盲文,经常有居民路过停下来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块“街巷长”的工作公示牌。公示牌上不仅标明了“街巷长”的名字、联系方式等内容,还绘制了“街巷长”管理范围的地图。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居民可以了解“八无、两规范、一创建”的内容,并以此对照检查“街巷长”的工作情况。
现在,这些内容也成为党组织选拔、考核优秀党员干部的一把标尺。北下关街道工委书记张泽根说:“街道党工委为了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啃硬骨头的驱动力,专门聘请地区‘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监督评价,作为街道干部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实话实说,去年年底的考核结果并不理想,这让我压力很大。”五塔寺地区“街巷长”宋晓彤边巡街边说。五塔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眼前的街心花园曾是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上下两层106间的违章建筑,房间出租给多达500余名流動人口居住。这个建筑产权关系错综复杂,拆违难度很大。居住在其中的侯大爷夫妻俩年迈多病,每月5000多元的出租房费是大部分生活来源。“‘拆违也要让制度与温度并存。”宋晓彤说,通过协调,他和包括老人在内的多名业主达成了先腾退简易材料搭建的违建,再择机拆除其他违建的“两步走”拆除方案。合情合理的拆除方案赢得了大多数院内住户的理解和支持。以往杂乱无章的大院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街心花园,今年年中考核,宋晓彤考核成绩大幅提高。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