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
季节交替之际,陌生而又神秘的“非洲猪瘟”成为了这个夏末最为敏感的字眼,并很快通过各类渠道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的讨论。
早在1999年,非洲猪瘟就已经被我国列入了“一类动物疫病”的范畴,然而尽管各级农业部门发布了多重密集的政策,并进行了严防死守的管控,我国的养猪业终究没能逃避掉这个极具传染性且不易被治愈的生猪杀手。非洲猪瘟一路南下,已在我国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5个省份,相继被诊断,范围之广涉及东北、华中以及水系发达的华东地区。其实,早在两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经发出过警告:“全球近半猪肉来自中国,非洲猪瘟一旦进入中国,将对动物卫生、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造成毁灭性打击,并增加疫情向日本和朝鲜等东亚地区传播的风险。”而短短两年之后,这个预言就变成了事实,非洲猪瘟最终还是突破了中国的防线。
此次疫情传播之快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以及边境线,与世界各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往来或许是加剧疫情快速出现及以不可控之速度蔓延的主要原因。而该疫病虽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却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原因则在于,猪肉消费在我国占比很高,且疫情一旦暴发,扑杀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控制该病蔓延和传播的措施,这势必会造成生猪存栏量的下降。因此这次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养猪产业,更是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疫情还引起了大家对猪肉食品安全性的忧虑。所幸非洲猪瘟病毒虽在自然界中可长期存活,但在实际生活中,烹饪的高溫就可将它杀死,而且市场上流通的猪肉产品经过了严格的疫病检验,因此大可不必盲目地恐慌,抵制猪类产品。
伴随着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对于这个不起眼的产业也产生了更广泛的认知。它的影响不仅仅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和整个养殖生态,更深层次的是唤起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目前处境的思考。面对愈演愈烈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如何在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中进行权衡?这些无关战争却极有可能带给人类巨大打击的灾难,究竟是意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