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芊霓
宫崎骏,不少人将他看作日本的符号或代名词。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他的知名度不亚于迪士尼。今年年初,有媒体放出宫崎骏的新短篇动画《虫虫的故事》将在吉卜力工作室上映的消息。这让不少粉丝热血沸腾,甚至专程赶赴日本,只为第一时间看到他的作品。
这已经是宫崎骏七次宣布退隐后,再一次不忍寂寞地带着新作品反悔复出。不变的套路,粉丝们早已习以为常。他们把此形容为:“让宫崎骏放下画笔就和戒毒一样困难。”然而,这样的套路屡试不爽——每次宫崎骏再次“复出”,粉丝们不但热度不减,反而兴趣更浓。这样一个反复的老头子,为什么让人对他依旧喜爱?他的作品里有什么东西让我们如此着迷?
大约是因为观看宫崎骏的作品,是一种很美妙的精神体验。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作品里的角色,喜欢宫崎骏式的奇幻魔法世界……但凡能被称为大家的,都是创造了一个全新世界的人。他在搭建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与内心交流,找到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看世界的方式,如此持之以恒,不断创造,直至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与现实世界平衡的宇宙。
这或许就是我们爱宫崎骏的原因:他向我们敞开了自己的内心,并且为我们创作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魔法世界。
关于“灵智”的名字魔法
在宫崎骏所构筑的幻想世界里,出现的奇妙事情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名字魔法”。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是大家熟知的作品。它的日文片名是《千と千寻の神隠し》,直译为中文是《千与千寻之神隐少女》。“神隠し”是个很有趣的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被神仙藏起来”,日本人用这个词来指孩子或女子无故失踪、无法找到的情形。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千与千寻》的故事了。这是一个“名字魔法”的故事:汤婆婆夺走了女主角千寻的名字,将她取名为“千”,千寻必须记起她的全名才能救出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千”与“千寻”分别指的是女主在两个平行世界里的名字。千寻因为名字而与汤婆婆签订了契约而在汤屋工作。
如此奇妙的名字魔法,怕是和宫崎骏酷爱的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有不少关系。在娥苏拉·勒瑰恩的《地海战记》小说中,就有万物皆有“通称”和“真名”的设定。若能知道某人或者某物的真名,就能随意控制对方。反之,若是让他人知道了自己的真名,就有可能被操控。
其实“名字魔法”在宫崎骏更早的作品中就已经有所体现——漫画版的《风之谷》,巨神兵被娜乌西卡命名为“奥玛”之后,智力飙升。要知道,在此之前,它的认知水平和幼儿不相上下,娜乌西卡一怒,它便吓得抱头喃喃:“妈妈好可怕……妈妈生气了……”谁知改名之后,它竟语出惊人:“奥玛乃脚踏后轮的调停者,乃与生俱来的战士。”宫崎骏的徒弟庵野秀明曾评论《风之谷》:“一改名就变聪明的巨神兵”是个有趣的设定。可见这是宫崎骏团队比较满意的一个魔法设定。
從“名字魔法”说事,《风之谷》中巨神兵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变得智慧,而《千与千寻》中千寻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变“笨”,忘记回家的路。可见在宫崎骏的世界里,名字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项事物,如果说人体是“躯壳”,那么名字就是“灵魂”,唯有“灵魂”和“躯壳”俱在的时候,才是“活”的。
“变形魔法”诠释逐渐完美
宫崎骏的“魔法”不仅限于名字,还有着一套超自然的想象力。他似乎对猪的形象有莫名的喜爱。《千与千寻》里少女误入异世界,父母变成猪。而《红猪》里直接是一头猪当了主角,这头猪堂而皇之地在人类世界开飞机、吹牛、泡妞……这样诡异的场景,让人在观影时,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并无“违和感”。不得不说,让这些异常共存得那么理所当然,正是宫崎骏的高明之处:他能在描述“异常”的同时,让观众觉得“这是正常”的事,这是宫崎骏的魔法之一。
《红猪》就是这样存在宫崎骏建造的魔法世界里,而我们觉得没什么奇怪的,事情就是这样。原作中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主角会是一头猪。当宫崎骏要将其改编成拥有真实世界观的电影时,为了交代主角的来头,他在电影里增加了这样一项设定:主角因为魔法变成了猪。没想到电影情节中,主角变成人的桥段让观众印象深刻,偶然的产生情节反而收获了不错的观影效果。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变形的魔法有很多,而《红猪》属于他比较早期的作品设定。在此之后,这样的变形魔法依旧在不同的作品中“施展”——《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一自卑就会变老;《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波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半人半鱼状态……
不过,说起“变形魔法”,《哈尔的移动城堡》应该是宫崎骏运用最娴熟最传神的一部。女主角苏菲会因为内心的心理活动不断变化她的年龄与外貌,将内心情绪变化具象化,这样的表达方法算是出神入化了。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当哈尔称赞苏菲:“苏菲很漂亮啊!”苏菲就立刻变成了老太婆的模样,这多让人惋惜和揪心。而当苏菲袒护哈尔时,她的长相变得越来越年轻了。此时观众是看得又激动,又暖心。在观看《哈尔的移动城堡》的时候,观众的情绪也随着苏菲的形象变化而跌宕起伏。用形象变化来展示爱情故事的源头有没有呢?想来想去,似乎在作品中并没有找到类似的先例……
若说苏菲的形象变化是在“人”的基础之上的,而波妞的变化就又不一样了,她是半鱼半人的形象,波妞的形象明显偏离了“人样”,与我们熟悉的人鱼形象不同,波妞是一只圆滚滚的金鱼,整张鱼脸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让人觉得可爱无比。波妞的形象变化也许是宫崎骏在享受人物形象变形设定挑战的一个过程之一。明明都是变幻不定的形象,而如何让观众接纳,并且跟随故事一起推进而不跳戏,将其认知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这也许是宫崎骏变形魔法功力的一次完美诠释。
“多世界”下的梦幻与现实
很多人认同宫崎骏在人物形象设置方面的巧妙与高超。其实这都是为所构建的宏大魔法世界作的铺垫。正是如此,它才精彩纷呈。各种奇幻的魔法在作品中频繁登场,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会说话的不一定是人,生灵万物皆有灵智,无脸男说不定会突然出现在门口,小煤炭就藏在老家荒废多年的阁楼里……仿佛现实世界的科学根基在宫崎骏的异世界里轻轻一晃就会动摇。当然,动画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不得不佩服的是,宫崎骏正这样带着我们,一步步融入他的“魔法”故事中,穿梭在不同纬度的世界。
在《龙猫》里梅与五月打开门,看到小煤炭的那一瞬间,两个小姐妹的惊讶与激动,观众忍不住倾身跟着好奇与兴奋;在《千与千寻》中跟着千寻一家穿过昏暗荒废的通道,光影一闪,观众也会跟着被拽入到宫崎骏的奇幻世界。所谓的宫崎骏的“奇幻”的魔法,也就是他可以引导观众很自然进入到新世界的“魔法”。
在安德鲁·亚当森执导的电影《纳尼亚传奇》里,衣柜成了连接现实与魔法世界的通道;在《哈利波特》里通过霍格沃茨特快列车连接魔法学院……可见,奇幻故事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世界才能成立。在宫崎骏的作品里亦是如此,既有西欧的世界,也有日本的日常生活,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文风俗为舞台,在两个不同地域里再创造出不可思議的魔法现象,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现实世界观,带领观众进入到宫崎骏的异世界里,而创造这个世界的人,他无时不刻总是在观察着好几个不同的世界。
在《魔女宅急便》的故事里的设定,这是一个一开始就有魔女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魔女是很正常的一种职业,虽然魔女的数量在变少,但是魔女骑着扫把满天飞,在这个世界里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琪琪作为一个魔女,居然不会飞,那在这个世界的观念里,这样的魔女存在是世界观的震撼。一个不会飞的魔女对于琪琪来说,这是多么残酷和伤自尊的经历。宫崎骏将《魔女急宅便》讲述为主角魔女琪琪回归“会飞的世界”的故事。
在宫崎骏的多个世界里,是梦境与现实,也可能是理想与当下,但是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无论是哪个世界,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宫崎骏的奇幻世界里总有让人无法离开的魅力,甚至能在平行世界里找到另外一个自己,让人惊喜又心生恐惧。“好几个世界”绝对不会让人过上太平的日子,因为这些世界总是相互对立的。想要跨越世界的界限,也要付出你无法想象的东西。
《龙猫》里的超自然现象悄悄地介入日常生活,将主角引至异世界,却不能多做停留。千寻“不情愿”地成了汤婆婆世界里的居民,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工作。哪怕是看起来似乎没有反派角色的《悬崖上的金鱼姬》,波妞也是随着可怕的灾难——海啸来到人类世界,虽然波妞单纯善良,但波妞的世界——大海,也会不时地让灾难降临,一样也有可怕的一面。
好在几位主角的经历虽然一路波折,好事坏事轮番而至,但故事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尾谢幕。这样福祸相依的故事情节,我们在观看的时候融入得很自然,跟着会与平行世界比较而发出不一样的感悟。也许宫崎骏也认为,充满魔法的异世界即使看似不可思议,充满魅力,也绝不可能只有快乐的天堂。对于宫崎骏而言,他的魔法是让观影者感同身受在另外一个平行魔法世界里冒险。
双重结构之上的人生迷宫
宫崎骏的“多世界”,与复杂并没有划上等号。纵观他的作品,故事情节一般相对简单,结构明了。很多时候像只是在讨论成长的故事,仿佛一条笔直的大路。但若仔细品味,却会发现,在这条笔直的干道上有着无数的路口,各入口宽敞,却过程蜿蜒曲折,抵达出口又回归简单。无论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还是入戏的观众,宫崎骏能让每个参与者在当中不断探索,而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游戏体验,这种惊喜或许就是作品最大的魅力。
此时再想起现实中的宫崎骏,公共场合他总是斩钉截铁,但从不在作品中下定论。而他的果断又与细腻并存:尽心尽力地描绘,将每一个角色的动作、内心变化都刻画细微。同样,梦境与现实,理想与当下,影片与观众,在不断的双重结构之上,他的作品的主题变得越发让人深思费解,宫崎骏的粉丝们也越发迷恋在他的奇幻魔法世界里不断探索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