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昶
房山区十渡镇北部涞宝路两侧,山清水秀、峰林叠翠。深山中有一个200余户人家的小山村——马安村,民居依山而建,山路蜿蜒曲折,悠闲舒适,景色宜人。
马安村最初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官亭、邙(音:máng )安城墙、点火台、理戍台、武街等近10处历史文化遗址。马安村享誉平西,不仅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因为它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个响亮的招牌——“抗日模范村”。
抗日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平西曾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一大批抗日將士和30万平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唐武向记者介绍了马安村的红色历史。
1938年,赵然同志以游击队长的身份,在马安村发展党员,成立了党支部,是房良联合县建立支部比较早的村庄之一。目前,村中留有房良县委和县政府驻地、南岭阻击战、东戍片战斗、康儿站战斗、房良联合县抗日高级小学、八路军休养所、八路军烈士墓等10余处抗战遗址。
因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突出贡献,1941年10月5日,中共房涞涿联合县政府在西庄村口的龙王庙(现平西烈士陵园)召开授奖大会,县长王天瑞亲自将绣着“抗日模范村”的锦旗授予马安村,以表彰马安村在反扫荡中机智勇敢、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慰问革命老区平西人民,将毛主席对革命老区亲笔题词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锦旗授予马安村,同时还赠送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慰问信及纪念章。
唐武告诉记者,马安村历任党支部对抗战老战士、老党员都关心备至。一辈辈的党性传承、一代代的口口相传,促进了马安村的红色文化传承。
记者随唐武走进了抗日英雄家庭84岁的老党员刘殿云家,聆听了他讲述马安抗日故事。
1940年秋天,日军分成十二路对平西进行大扫荡,其中一路从河北涞水出发,向十渡、马安、蒲洼一带偷袭。设在马安村的房良县委县政府不得不与大部队转移。当时10余万斤粮食来不及坚壁,一些文件来不及隐藏,八路军32团3营的40多名伤员也来不及转移。此时,马安村村民扛起了这份重任,把人、物、粮安全巧妙地转移到了后山山洞里。
“敌人在东山头上盖起了炮楼,监视村里的一举一动,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十几个人,把他们的炮楼给端了。” 刘殿云说,抗日战争期间,马安村没有出过一个叛徒,全村人一致抗日,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1941年,敌人在西庄村建立了临时据点,并三番五次通知临近村去据点开会,分派各村给他们送粮、肉、菜、柴。可马安村村民却对敌人不理不睬,反而参与支前,抬担架、送公粮、做军鞋。这引起了敌人的恼怒,他们放火烧毁了马安村470余间房屋。1941年秋天,中共房涞涿县县长王天瑞亲自将绣着“抗日模范村”的锦旗交到了马安村村长手中。
刘殿云说:“南岭有一处‘八路军坟,掩埋着30多位1942年在南岭与日本鬼子打阻击战时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的遗体。当年战斗结束后,马安村的百姓们赶到战场上,把烈士的遗体一一收殓安葬。从此,村民们每年清明都要祭奠烈士英灵,70多年从没中断。”前些年,房山区民政局把烈士遗体集中迁到了烈士陵园。但是,村民们每年清明祭奠烈士墓的习俗没有变,英雄抗日的故事在村里代代相传。
挖掘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马安村党支部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挖掘村内红色文化资源,村里邀请西山永定河文化建设和内涵组专家入村实地考察指导,积极申报抗战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同时,为了大力宣扬马安红色故事,村党支部还对红色教育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建红园、谱红歌、编村志、写剧本、制画册,不断延伸马安红色文化。
村里还请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把“老帽山六壮士”等抗日英雄故事,绘在了村里民居的墙上;把老人们的回忆整理成抗战口述史;村里还建起了红色长廊,集中展示村民参与抗战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大学生们还把马安抗战故事做成AR视频供人观看,并建起了红色马安网站。
近年来,红色马安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参观的人逐渐增多,一些单位还与马安村建立了党建结对关系,来这里开展党性教育、党日活动的党组织也越来越多。党员们在这里除可凭吊抗战遗址,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红色长廊,聆听马安红色历史外,还可观看纪录片《老帽山六烈士》《山区“铁脚板”任成水》《背篓商店王砚香》,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马安村“两委”班子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抓党建,强基础,抓产业,促增收,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村里正在加紧“四区、两中心、一基地”布局建设。“四区、两中心、一基地”,即抗战红色文化瞻仰区、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区、圣泉湿地保护区、高端民宿精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红色文化活动体验中心,以及平西红色抗战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新的产业布局,既体现文化生态旅游的自然特色,又凸显红色文化基地的精神意蕴,可使马安村走上绿色、红色融合发展的快车道,早日把马安村打造成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