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燕
惊蛰一过,万物启芳华,竞相斗艳的花季来了。
如果将人的一生分为四季,那在《红楼梦》中,宝黛钗们的年纪可谓正值生命的春天,整部作品即一所“青春的大观园”。本期杂志以《红楼梦》中的植物为引子,通过大观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的自然属性,看曹雪芹如何以植物来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白先勇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有探索不完的秘密。就算是大观园中那些不太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是信手写上的。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为什么种斑竹?在海棠诗社起社时,探春提到了其中的缘由。她说,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所以斑竹又名“湘妃竹”;而林黛玉住的潇湘馆有很多竹子,她又爱哭,所以探春给她起了个“潇湘妃子”的雅号。
一如潇湘馆,大观园各个院子中都种有各类不同代表性的植物,不少是春天愛开的那些,大观园俨然被曹雪芹装点成了一座人间的“太虚幻境”。在这里,花开满树,是生命的欢乐,繁花映射着阳光,一切都显得熠熠生辉,暗合着院子里少男少女们会发光的青春。然而,开到荼蘼花事了,极致的美也会带来一种怅然若失的伤感。残花渐落后,“便是红颜老死时”,人世间的起起落落似乎也跟着青春的花期流转,象征着大家族的繁华落尽、大厦轰倾。
好在自然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花开花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随着文化的变迁,当代人更中意的是花开时的姿态,假若天朗气清,即可呼朋引伴,去郊外观赏花朵具象的美;花落后,也不会有谁再作“怅然”状吟诗唱词,更不会学黛玉去葬花。
何况在春意阑珊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盛大的夏季便将来临。春夏更替,其实只是造物主将大自然的主色调由“怡红快绿”变成“绿肥红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