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中国情缘

2018-05-30 10:48
科学大观园 2018年7期
关键词:霍金的简史霍金

霍金曾经三次来华。在第三次来华时他表示,“我喜欢中国女孩,她们都很漂亮。我也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美食。”

霍金曾经三次来华:1985年来到中国合肥,2002年在北京和杭州作科普报告,2006年又到北京参加国际弦理论大会,2016年还开通中文微博成为“网红”。

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华。4月28日到 5月2日,霍金在合肥停留了4天,被安排住在稻香楼宾馆,是毛泽东在合肥的下榻处。中国科技大学是唯一的邀请单位,公众报告被安排在学校的水上报告厅。当时那批听众有三四百人,他们多数都是年轻的学生。

当时在报告厅的朱也旷曾回忆过当时的情景:

“霍金在助手的簇拥下进场了,果然如传说的那样坐在轮椅上。他系着领带,穿着整洁的白衬衫,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大框的金丝眼镜,看上去相当年轻。大厅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还夹杂着少许的叹息声。

那时霍金只有43岁,刚刚完成了《时间简史》的初稿,声誉正处于持续增长中,但还没有成为大众明星,因此几乎看不到记者在场。主持人介绍说,霍金先生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的卢卡斯讲座教授。这两个头衔对于在场的人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在整个报告中,霍金的脑袋朝一边歪斜着,目光似乎始终看着一个地方。”

霍金当时作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公众性的,主题是“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另一个专业报告则是关于黑洞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黑洞”是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小组的研究课题之一,科大也因此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三番五次邀请过这位第一流的黑洞物理学者前来讲学。只是由于合肥的具体条件和霍金的身体原因,这个邀请在1985年才终于实现。

离开合肥后,霍金又到了北京,他在没有提前计划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要上长城。

当时负责接待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刘辽,他是最早在中国研究黑洞物理与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学者。刘辽等向霍金解释,长城没有无障碍通道,很难接待行动不便者。但霍金仍然坚持要上长城,甚至威胁说,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就地自杀。

最终,刘辽只好请了几个物理系的研究生小伙子把霍金抬了上去。

2002年,霍金第二次访华的时候,他在中国已经声名远播。

此时距离他的《时间简史》发行,已经过了4年。这本书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销售超过千万册。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时间简史》,霍金的知名度未必会大过同样苦受病痛折磨的数学家纳什。《时间简史》真正让霍金从科学界走向了公众,普通大众甚至已经把黑洞、宇宙同霍金画等号。

然而,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时代》杂志曾说,那些买了《时间简史》的人,大多只看到(或只能看到)第三页。有学者还曾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这次霍金的中国行,是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促成的,他在1982年获得了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家。

2002年8月,丘成桐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数学科学中心,并召开了“2002弦理论国际会议”。霍金应邀在会上发表了题为“M理论宇宙学”的学术报告,向中国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和第一次合肥行相比,這次霍金的来访要热闹得多。

杭州之行结束后,霍金又再去了北京,这次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科学报告会上,报告的主题是——“膜的新奇世界”。2000人的大会场,座无虚席,黄牛票炒到了800元一张。

霍金这次表示,他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霍金在中国一共停留了17天,他还再度登上长城,这次他坐上了1988年引进的观光缆车。

把时钟拨回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华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

6月15日,作为来华第一站,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

在演讲中,霍金说道,“尽管身体残障,但思想却不能与之停步,别人不会为你停下来”。

幽默的他金句频出,还拿自己的日常生活开玩笑,“为何我是地道英国人,竟用美国口音?”他说,“我那个语音合成器在1986年制造,是美国货,一直用也没有大问题,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如果现在不用,我就要用法国口音的最新产品,太太不跟我离婚才怪!”

告别了香港,霍金来到第二站北京。抵京后,霍金首先来到了中国皇家祭祀园林天坛,并在皇帝祭天的圜丘上环绕一周,默默感受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

6月19日,2006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当霍金坐着轮椅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时,几十台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他,许多年轻学生欢呼着跃离座位,冲到主席台前,端着各式相机对准他一阵猛拍。

“你们听得见吗?”霍金以他招牌式的问候开始了45分钟的演讲。

穿着深色条纹衬衣、斜靠在轮椅上的霍金通过眨眼和目光移动浅显易懂地解释起了宇宙的起源。

在谈到第三次来华时,霍金表示,“我喜欢中国女孩,她们都很漂亮。我也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美食。”

2016年4月12日,霍金开通了微博账号,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向中国网友问好。他最后一条微博发于去年11月24日,回答了TFBOYS成员王俊凯的一个提问。截至去世,他一共发出了20条中英文双语微博。在这20条微博中,霍金与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生日感悟,为大家送去了中秋祝福,谈到了高考教育问题,还表示自己曾想出演电影中大反派一角。几乎每条微博点赞、评论以及转发数都上万,短短时间内累积起了相当高的人气。

猜你喜欢
霍金的简史霍金
《宋朝简史》等
书的简史
霍金的故事
《霍金》
霍金墓碑上刻黑洞图案
霍金的遗产——突破计划
吴忠超与霍金的师生情缘
心的简史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