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香蕉 不过是自然淘汰的次等品

2018-05-30 10:48:04
科学大观园 2018年8期
关键词:香蕉

时常有着“香蕉灭绝”的说法,香蕉当然不会灭绝,上千种野生香蕉能为食用香蕉无限续命。

果香精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发明,一方面它能让吃不上新鲜水果的人们品一品异国风味,一方面它又经常以拙劣的口味轰炸我们的味蕾,香蕉香精也是其中一员。不过讲道理,香蕉香精真不能怪化学家,要怪只能怪香蕉自己不争气。

人为选育的“特长生”

香蕉可谓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

2017年,有92.6万吨香蕉从世界各地销往中国,占我国水果进口总量1/4,是当之无愧的进口大户。但早在19世纪时,盛行的香蕉却不是现在的华蕉品种,而是一种名为大米七的香蕉品种。大米七香蕉不但香蕉味更为浓烈,口感更好,也比现在的香蕉更方便运输储藏。

大米七香蕉繁盛的时期正好是“人造香蕉味”诞生的时候。

如今我们感觉香蕉味的糖果不像香蕉味,其实只是不像华蕉的味道。大米七香蕉远比华蕉好吃,那为什么如今都不常见到?究其根源,是因为生产模式上的特殊,犯了农业种植上的常识性错误——单一栽培。

单一栽培招致毁灭性的真菌疾病,最终大米七香蕉彻底退出了水果舞台。最后一批大米七香蕉在1965年运抵美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大米七已在美洲和非洲绝迹,只有泰国仍在少量种植。这种无意中保留下来的“大米七风味”,也算是对昔日香蕉霸主的一丝缅怀。

野生香蕉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它们的存在从未引起先民的注意。因为野生香蕉的果实内含大量种子,这些香蕉无论味道如何,光是硌牙的感觉就能让人望而生畏。

直到生长于东南亚的小果野蕉与原生于印度的野蕉杂交,才产生了美味的爱情结晶。尝到美味的人们从此找到了香蕉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有的食用香蕉是人为选育出来的“特长生”,风味独特而且没有籽吃起也不费劲。但没有籽是因为它是三倍体,从我们高中的生物知识就能知道,三倍体不能正常减数分裂。失去了生育能力的香蕉想要延续后代就只能依靠人类的力量。

香蕉的无性繁殖一般是從最优母株上分出插条,埋进土里,就能长出植株来。

又或是用尚未开花的植株做材料,切块培育、成批栽植,这种方法不但成活率高,而且结果整齐,适合大量育苗。

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等同克隆了母株,每一株香蕉都将拥有同一套基因。

每一根香蕉都和其他香蕉长得一样,大小、味道、口感惊人的一致。

大米七香蕉曾经风光无限

香蕉的美味在19世纪初达到巅峰。

法国博物学家尼古拉斯·鲍定在东南亚游历时,寻到了一种风味独特的香蕉——大米七香蕉,带往加勒比海区的植物园种植。

随后在1870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创始人贝克船长首次将大米七香蕉销往美国,受到美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香蕉。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即现在的金吉达品牌国际公司,是美国香蕉和其他农产品的制造商和分销商,曾是美国最大香蕉分销商。

大米七香蕉的成功带来巨大利润,贝克以此构建起一个庞大的香蕉帝国。

危地马拉是如今的香蕉主要出产地,在当时便是联合果品的主要种植基地。公司付给政府一定的金额,换取土地种植香蕉,为了方便运输香蕉,他们甚至为这个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

在当时,香蕉一年的销售额赶得上危地马拉整个国家两年的GDP。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白菜与国王》中,用“香蕉共和国”一词讽刺这些经济命脉被他国香蕉业所把握的国家。

惊人的利润、强大的市场力量,让全球多数蕉农都选择种植大米七香蕉。

其实就食用香蕉而言,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例如发现于中国的华蕉(Cavendish),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同样成为新的市场选择。但在当时,华蕉根本无法与大米七香蕉相提并论。

大米七香蕉太过优秀,《香蕉密码——改变世界的水果》一书的作者丹恩·凯波认为:“如果大米七的口味是哈根达斯级别的,那么华蕉的口味就是超市里廉价的冰淇淋而已。”而且大米七香蕉更耐储藏、口感更好,相比起来一无是处的华蕉只得退居二线,成为贵族眼中的观赏植物。

单一种植导致植物危机

过分受宠也成了大米七香蕉灭绝的重大原因。

当时的香蕉行业发展近乎畸形,全球的香蕉拥有同一套基因,长着同一副模样,有着同样的味道。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种植单一的香蕉克隆绝对是聪明之选,但问题也显然易见,再大的作物集群也无法承受病害的摧残。

历史上因为单一栽培招致病害影响的案例不胜枚举。

19世纪初,英国殖民地锡兰是英国主要的咖啡种植地,巨大的需求让这个地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同一种咖啡树,咖啡带来财富,银行、公路、酒店不断增设。

但一场咖啡树锈病席卷整个锡兰,相同的基因让咖啡树们同样脆弱。一棵树倒下了意味着所有咖啡树死亡,同时也意味着庞大的咖啡帝国崩塌。

19世纪中期的爱尔兰土豆大饥荒同样印证了作物带来的繁荣是多么的脆弱。

爱尔兰人曾依靠土豆这种作物,人口增长了17倍,养活了全国800万人口。但同样的错误招致了相似的灾祸,爱尔兰的土豆遭到了马铃薯晚疫病的袭击。这一次后果更为可怕,空前的大饥荒席卷爱尔兰全境,1/4的爱尔兰人饥肠辘辘地死去。

香蕉产业所面临的危机正是如此。

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单一栽培的错误,灾难总是来得比醒悟早。

名为香蕉枯萎病1号的“巴拿马病”侵袭而来,真菌感染香蕉树,使其无法运输水和营养物质,香蕉树最终枯萎而死。

最为糟糕的是,这种真菌能在土壤中生存长达几十年,受感染的植物园将再也无法种植香蕉,堪称“香蕉的癌症”。

华蕉成功上位

1890年起,“巴拿马病”开始席卷全球香蕉种植园。当时人们所拥有的防治技术根本无法阻止它的蔓延,全球香蕉业逐步被侵蚀殆尽。

蕉农们所看到的是一样的场景:香蕉树日渐枯萎,长不出哪怕一根香蕉,昔日郁郁葱葱的蕉园如今只剩一片暗黄。大量农地被迫荒废,新的植物园也逃不出真菌的魔爪,多数蕉农成了这场大风波的牺牲品。

我们应对作物病害向来乏力,不但要考虑产出食物的安全,另一方面作物的自体系统也与人类大不相同。在如今的农业系统中,病害防治技术向来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从开始种植时就要考虑品种的抗病能力。在处理危害时,“可接受范围”(如少量虫害)可以考虑不处理,农药的使用已经算是高危的治理手段。因为没有专门的杀菌剂,应对巴拿马病的最佳方法无非是种植抗病株。联合果品当时便是采取这样的应对方案。他们想要找到一种能够抵抗巴拿马病的新品种,而外形又与大米七香蕉相似。那些在贵族观赏园里的华蕉正是最佳选择,尽管味道不尽如人意,但为了重建香蕉帝国这绝对是最佳选择。

为了让顾客能够接纳这种味道糟糕的华蕉,联合果品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活动。

极为巧合,当时恰逢美国人口向城市迁移,原本浓烈的香蕉情结也因此冲淡了许多。

再加上除了个别香蕉出产地的居民仍有其他选择,多数人目光所及的香蕉品种也只有华蕉一种。

三种因素相互推动之下,华蕉成功上位成为香蕉界新霸主。

食用香蕉能无限续命

大米七香蕉的衰败已经让我们意识到单一栽培的危险,这种为了产量最大化的生产模式意味着我们随时要付出沉重代价。可是华蕉并没有因此摆脱单一栽培的模式,超市里的每一根香蕉依然是旁边那一根的克隆。就在20世纪末,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和巴拿马病致病菌密切相关的镰刀菌新菌株,进化后的病菌能同时杀死大米七香蕉和华蕉。

这种称作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的疾病已经肆虐将近30年,这一次人类的负隅顽抗起到了作用。为防止华蕉也惨遭灭门,各国建立专门的检疫体系,细微到蕉园人员脚底的土砾也需要谨慎对待。

同时对已被感染的蕉园,人们会将病株杀死填埋,反复进行消毒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只是封堵策略要出现一丝漏洞,便会导致香蕉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与4号小种的斗争之中,人类仍处于劣势。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科研人员已经着力于提高种植香蕉的遗传多样性。野外记录了超过千种香蕉,它们能够提供丰富的基因选择,现代科学能够让我们有选择地挑选出我们需要的品种进行杂交(尽管杂交是最繁杂的方法)。

如今有的香蕉园主已经在用一种生长于中国南部的红色香蕉取代华蕉,保护香蕉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网上时常有着“香蕉灭绝”的说法,香蕉当然不会灭绝,上千种野生香蕉能为食用香蕉无限续命。

只是每当真菌病害席卷之后,我们对香蕉的定义就要变一变,昨天还是黄色的,今天就成了紅色的,明天或许是绿色的……

猜你喜欢
香蕉
古代香蕉原来并不好吃
军事文摘(2024年4期)2024-01-09 09:07:14
摘香蕉
幼儿画刊(2023年8期)2023-08-11 07:48:38
你喜欢香蕉吗?
香蕉弯弯
好吃的香蕉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8
快手香蕉饼
摘香蕉
娃娃画报(2018年4期)2018-08-15 12:38:26
香蕉
瓶里有香蕉
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