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柯元南 图片提供/壹 图
利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预防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但是,由于阿司匹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不宜在所有患者中使用。一般应根据以下原则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1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等,如果没有阿司匹林过敏史,且没有溃疡病、胃肠道出血史,均应当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常用剂量为100毫克/日。
2 急性心肌梗死做急诊冠脉支架(急诊PCI)的患者,应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除了阿司匹林外,还需要联合另一种作用机制(ADP途径)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而且首剂剂量增加至阿司匹林300毫克、氯吡格雷300毫克,以尽早并更充分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急诊PCI的患者,放置药物涂层支架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需持续半年至1年,以防止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后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长期维持。
3 急性心肌梗死未做急诊PCI者,入院后也应加强抗血小板力度,包括双联抗血小板和首剂强化,病情稳定后可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维持。
4 冠心病患者择期做冠脉支架术(PCI)者,特别是选择药物涂层支架患者,为了防止支架内血栓栓塞,也应当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既往未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还需要首剂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半年至1年后,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长期维持。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复习有关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出了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建议下列高危人群应使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 / 日)进行一级预防。
1 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 <150/90毫米汞柱),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2 患有2型糖尿病,40 岁以上,同时有以下心血管危险因素者: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②吸烟;③高血压;④超重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⑤白蛋白尿;⑥血脂异常。
3 根据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评分,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 的人群,或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①血脂紊乱;②吸烟;③肥胖;④ ≥50 岁;⑤早发CVD (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 55 岁、女性< 65 岁发病史)。
但是,对于只有单个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病危险评分属于低危或中危患者,考虑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不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是500~1000毫克;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常用剂量是75~150毫克/日,临床上我们常用100毫克/日的肠溶阿司匹林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更低的剂量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不如75~150毫克的效果好;而更高的剂量并不能提高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还有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诊PCI时,为了尽快发挥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需要首剂给予300毫克,嚼服。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血小板接触阿司匹林后便丧失了聚集功能。由于血小板的平均寿命是7天左右,停用阿司匹林后,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够多后,才能恢复聚集功能。故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需外科手术,应停用阿司匹林5~7天,以免手术中出血过多。
阿司匹林是一种酸性药物,对胃有一定刺激作用,可能会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胃肠道出血。因此,有溃疡病或胃肠道出血史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当慎重考虑,权衡利弊,最好改用对胃刺激较小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如必须使用阿司匹林,可同时服用抗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喷妥拉唑等。
目前临床使用的阿司匹林一般都是肠溶制剂,这种制剂在胃酸环境中不会崩解,而进入肠道碱性环境中才开始崩解,这样可以减轻对胃的刺激作用。所以,为了减轻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作用,最好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这是因为空腹时胃里没有内容物,药片随胃蠕动很快进入小肠,在小肠碱性环境中才开始崩解,阿司匹林的酸性被碱性的小肠液中和,这样可以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一般我们不建议餐后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餐后药片和食物混在一起,在胃中逗留时间明显延长,可能会引起药片部分崩解,而对胃产生刺激作用。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尤应注意。
●阿司匹林除了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外,还可能引起其他部位出血,如皮肤瘀斑或其他内脏出血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请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应在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才考虑使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会增加脑出血风险。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考虑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在规范地使用阿司匹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这种情况叫作“阿司匹林抵抗”。出现“阿司匹林抵抗”有以下三种可能。
1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一步发展,导致心脑血管病事件出现。
2 由于个体差异,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够。
3 真正的“阿司匹林抵抗”,即患者对阿司匹林反应较差。
目前评价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的实验室指标有: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弹力图等。由于这些实验室检查都是在人体外进行的,血液标本取得后很多因素都能影响血小板聚集,所以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人体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实际情况,只能作为医生的参考。
患者一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检查整个治疗方案有无不当,进行适当调整。
2 增加阿司匹林的剂量。
3 改用其他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
4 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而优秀的药物,价廉物美,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就能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