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二)

2018-05-30 07:34撰文王固生
收藏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兽面酒器

撰文/王固生 王 茜

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用途分类,也有按形制分类。现在青铜器一般都是按照用途分类,其中容庚先生的《商周彝器通考》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分类、定名比较科学。大体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礼器、工具、车马器、杂器等。现分别阐述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的用途及器形演变过程。

食器

鼎:煮或盛鱼肉之器,也有祭祀和宴饮等用途。除了实用价值,鼎还是地位的象征,在古代社会中被用做“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据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候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或一鼎。

鼎也是权力的象征,是传国之宝,得国便得鼎,失国则失鼎,如“问鼎中原”“殷鼎西迁”,春秋楚王觊觎周室问鼎之轻重。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三足两耳,多为圆形也有四足方鼎,是流传最久、数量最多的一种青铜器,基本贯穿了我国整个青铜时代。

夏代是青铜器铸造的初期阶段,青铜鼎整体质朴、轻薄、无铭文、有简单的连珠纹、网纹等。

商代早中期的圆鼎体薄口宽、小立耳呈半圆状、深腹、腹下肥大、三锥足、少纹饰、无铭文(有各别族徽)。而商晚期鼎则形大体重、立耳稍大、柱足取代锥足、以兽面纹为主,出现三层花,普遍有铭文。除了记载族徽,也有简单述事,但字数不超过五十字。圆腹变浅,出现了扁足鼎和方鼎。早期为薄壁正方鼎,后期为长方鼎,体大厚重。方鼎流行于商中期,西周后期方鼎及扁足鼎消失。

同商晚期比,西周早期的鼎变化不大,仍为柱足,中晚期发展为蹄足。西周中晚期鼎铭文较多,大都是记事、奖赏、征战等内容。毛公鼎是铭文字数最多的鼎,达497 字,鼎体为半圆形,腹底收敛,纹饰由复杂兽面纹逐渐转化为简单的环带纹、变形龙纹等几何图案。

兽面纹觚 商后期 高32cm,口径1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匜 春秋中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钟 西周晚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秋时期的圆鼎有两种耳,一种为直立耳,外斜;一种为附耳,外撇加盖。腹变圆变浅,弧形盖,盖上有圆形钮,盖中有圆形握(多南方)。蹄足,足上部铸成兽首形(象鼻形等)。纹饰出现了蟠螭纹、蟠虺纹。铭文形体变的瘦长,开始出现鸟虫篆体,此时鼎分有盖和无盖两种。

战国时期鼎大且薄、多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钮或鸟形钮。外壁多为蟠螭纹或蟠虺纹,铭文多刻于器外表,内容简单、笔画细、色浅、不规整。

秦汉时期鼎腹比战国时期扁圆,矮蹄足是这一时期风格,纹饰少,多为光素器,少有纹饰且多刻于器外,器物也注意实用,礼器功能减弱。

鼎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造形、足、耳、盖、腹、纹饰和铭文上,通过仔细观察其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了解鼎在各时期的时代特征。

鼎是青铜礼器中主要食器,在王室贵族墓葬中大量出现。奴隶社会中要“礼藏于器”,鼎为奇数九、七、五、三制,簋为偶数八、六、四、二制。各级统治者需要配以相应的礼器,不得超越,否则为失礼,也就是“地位不同,礼也异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昔日礼制被破坏,诸侯各国开始随心所欲使用礼器。

鬲:古代炊器的一种,《汉书·郊祀志》谓鬲之“空足曰鬲”,可见鬲的形状是似鼎的空足,鬲多为炊粥之用,大口、中空足,袋形腹,为其显著特征。袋形腹因受热面积大能较快地煮熟食物。青铜鬲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鬲演变而来,始于商早期。流行于西周,战国消失。

商代鬲盛行直耳、圆体,分裆腹,多锥足,中晚期演变柱足,无盖,多兽面纹,少铭文。

西周流行板沿,鬲上部口沿外围直径大于腹围,多敞口柱足,圆腹浅裆,无耳无盖,多铭文,几何纹饰。

春秋无耳无盖,板沿比西周宽大,扁腹圆体弧裆或平档,有的腹部有扉棱。

甗:古代炊具,如同今天的蒸锅,多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放置食物,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煮水,上下之间隔一层有孔的铜片称为箅。甗始于商早期,盛行于西周至战国,沿用至汉代。

商代青铜甗为合铸,圆直腹向下内收,直耳、直口,箅上有三至九孔(为单数),分档底,锥足,中晚期出现柱足,兽面纹,铭文少。

西周均为合铸圆体,直立耳。中晚期出现附耳,侈口圆柱足,多有铭文,兽面纹、几何纹并存。

春秋时期出现分铸甗,腹部由上向下渐收,出现了方形甗附耳,侈口、敞口均有,弧裆、平底均有。

战国秦汉的青铜甗为圆形分铸,此时上腹部圆粗,呈圆筒锅形。附耳,秦汉时期为铺首环耳,出现半圈足和蹄足。

簋:盛放煮熟的黍、稻、稷、梁等五谷杂粮饭食的器具。簋出现在商早期,但数量很少,晚期逐渐增多,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商周时期也是重要的礼器,数量仅次于鼎(据考古资料)。商代簋体厚重,口微侈,颈部微收,腹微鼓。无耳无盖,底为圈足多兽面纹,少铭文。西周时期出现双耳造型,多为动物环耳,中晚期出现耳下垂,有珥。这也是区别商周青铜簋的一个重要标志,出现三足或四足,但都无盖。以兽面纹、夔纹、乳钉纹为主,铭文增多,春秋与商周簋最大区别为增加了盖,盖顶中心有圆形握,簋口内敛,出现了方座和三足簋并存现象,流行蟠璃纹、蟠虺纹。双动物环耳,有珥,少铭文,且均为刻制铭文。

盨:用以盛放黍、稻、稷、梁等五谷杂粮,与簋经常混合使用,清代学者将其分开。盨出现于西周,春秋消失,造型长椭圆形体,西周为环耳,春秋为双附耳,上下对称四圈足,为盖多以仰置盛物。

簠:始于西周,流行于春秋至战国,后期消失,与盨造型、用途类似。

敦:古代盛放黍、稻、稷、梁等饭食之器,始于春秋,盛行于战国,秦汉消失。其造型上下半圆,本体为圆形,上下对称,少数也有不对称的敦。春秋时上下都有环耳,战国为双环耳,盖组与底足对称,短足,盖多以仰置盛物。

豆:古代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的器皿,常以偶数组合使用,始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战国后期消失。西周青铜豆上部呈圆体盘状,下部多为筒形足,无盖无耳,浅腹,直壁,平底。春秋时青铜豆逐渐增多,柄增高,带盖,盖上有圆钮,腹部有环形耳,也出现过方形豆,饰有蟠螭纹和蟠虺纹。战国时期,变为高粗柄,浅腹,上部为盘状,多无纹饰。

酒器

爵 商晚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爵:古代饮酒器,功能相当于后世的酒杯。青铜爵最早在二里头文化期开始出现,基本形状为前有筒瓦状的倾注流,后有尖状尾,深圆腹,口沿上有两柱、一柱或无柱,下有三锥状长足。腹侧有鋬,由于人们惯用右手拿杯,故鋬多在流的右侧。流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晚期消失。

商时期爵长流、短尾、平底。晚期为圆底、三锥足,足细且直,因细直而有站不稳的感觉。扁平鋬,柱小而矮。

西周爵体积变小变厚,流逐渐变的宽短,流壁加高,双柱后移,鋬孔也变小,三锥足变短,足的外侈幅度加大,足呈宽刀形,腹部出现扉棱,铭文多在腹壁上。

爵这种奇特造形,为中国所独有。爵刚柔相济,极富装饰美,前流为圆弧形,后角为三角形,恰好一柔一刚,构成了异乎寻常的美感。

斝:古代饮酒兼温酒的酒器,形状似爵,但比爵容量大。形制为三足、无流、无尾、器上有两柱。商代为平底锥足,西周为圆袋形腹、柱足、鬲裆圆底。

觚:常与爵伴随出土,始于商,流行于西周早期。商代觚多为大侈口,粗腹,往下微侈,下圈足,足上有宽大的十字形孔。西周多出现细长腹的觚、侈口、圈足,体上多铸有凸起的扉棱,足上十字孔小或没有。

觯:饮酒之器,《礼记·礼器》记载“尊老举觯”,出现在商晚期,流行于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绝迹。

商晚期觯圆体鼓腹下垂、圈足、无流、无柱、无尾、无鋬,形“啖吁”有盖有钮。西周觯圆体或扁体两种,鼓腹下垂,圈足,同样无流、无柱、无尾、无鋬,无盖束径,多纹饰、铭文。

匜 春秋中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觥:是古代容量较大的盛酒器,出现在商晚期,流行于西周早期,西周晚期逐渐消失,时间短,器物少。基本形制为椭圆形或长方形,前有宽流,后有鋬手,流大且上扬,鋬手多为兽形,圈足。

卣:是专门用来盛高级香酒的器皿,其名为宋人所起,基本形制为椭圆形,深腹下鼓,直口上有盖,盖上有钮,覆盘式顶盖,下为圈足,上有提梁。始于商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西周晚期绝迹。

商代卣为椭圆体,鼓腹、短径,提梁多为绳索状,且两头兽形。西周多纹饰,铭文,腹盖多扉棱。

盉:盉是古代用来调和酒水及温酒的器皿,其实盉本身主要是盛水的,它与酒器组合,以水调和酒,与盘相结合,则起到盥沐作用。盉始于商早期,盛行于西周,沿用于战汉,使用时间长,和鼎差不多,我们现在所用的茶壶,就是由盉演化而来的。

商代盉,肩腹之间长直流,深袋腹,有盖有纽,束径三柱足,扁形鋬,整体形制较高而褊狭,兽面纹较多。

西周盉,长直流,平底、圆腹,变为四柱足,有盖有钮,多有铭文,春秋流部多为立体龙首,动物蹄足,足有扉棱,覆盘式顶盖。

罍:古代酿酒器,又为大型盛酒器,始于商晚期,流行于西周,西周晚期消失。商有圆形方形两种,敞口,短径广肩,以兽面纹和乳丁纹饰为主,高圈足,西周变两环耳,以火纹、乳丁纹为主。

尊:尊为大型或中型容酒器,始于商代,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商周多为大侈口,折肩,方足或圆足,深方腹或圆腹,多纹饰,三层花,多有扉棱。 春秋战国多为动物形制。

壶:壶是古代盛酒器,和鼎一样从商周一直到秦汉都有。商壶为圆体形制,鼓腹下垂,有圈足,无盖,有贯耳,西周变为圆体方体两种形制,有盖,多为兽首半环耳,鼓腹下垂,多纹饰。春秋壶大都无盖无耳,直径鼓腹,底圈足,以几何纹为主,战国壶大都无盖,有铺首环耳,铺首呈正方形,鼓腹束径。汉壶长颈扁鼓腹,圈足,有铺首环耳,铺首呈长方形,蒜头壶增多。

水器

① 蟠虺纹鼎 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盤:始于商代流行于西周至战国,与匜配合使用,即用匜来注水,用盤接,匜常放在盘内。常与匜一起出土,战国后被“洗”代替。

商盤圆口沿内收腹,浅腹平底,下有高圈足。商早期无耳,商晚期有附耳,盘内多水生动物纹饰,如:龙、鱼、龟等。西周圆口沿,浅腹,平底,下有圈足,有附耳。春秋战国早期变化不大,出现了三足盘,附耳位于口沿外敞。

匜:古代浇水器,始于西周晚期,盛行春秋,战国后消失,基本形制为椭圆形体似瓢,体前有流可注水,后有执拿的鋬手,有三足四足或无足。

西周多为四足,有动物或人形足,前流上翘,兽纹鋬手。春秋出现三足或无足,战国多为无足,多为兽形。

鉴:盛水或者盛冰之器,在铜镜还没有盛行时。古人常以盘鉴之类器皿盛水照容貌,大的还可以沐浴,故鉴加可用盛水,盛冰照容和沐浴,始于春秋中期流行于战国,汉消失,主要形制大口,深腹。战国有双耳,春秋无耳,有少数为方形,无足。

乐器

乐器是青铜礼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皆反映贵族的等级制度,礼制如果没有乐来配合很难体现礼的高低贵贱,也渲染不了庄严气氛。

铙: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用于进退军队时使用。与其他乐器配合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会。形似铃,但比铃大,体形短宽,上侈下敛,月牙形口朝上,有短柄,可安木把,便于执握,用时以槌敲击。钟是由铙演变而来,流行于商,周初消失。铙的形制变化不大,在商代有铙无钟,西周有钟却无铙。

钟:为祭祀和宴享时用的乐器,由商代铙演变而来,始于西周中期沿用至今。钟的音量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一般每件都能敲出两个音,一个音在鼓中心,一个在侧面,西周时三枚为一组,钟体形偏长,下部月牙形边朝下,上有长柄。以悬挂的方式使用,铭文多为乳丁纹。

镈:大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配合使用的乐器。镈的形制与钮钟相同,但形体特大。《说文》:镈,大钟,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深腔平口,顶多为动物或透雕蟠龙纹钮。

兵器

铖:是古代一种兵器和刑具,用以砍杀,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因此形状似大斧,刃部多为弧形,直短内,后有穿。铖有时也起着仪仗的作用,象征统帅的权杖,有“左仗黄铖,右秉白旄”出征,古文中的“王”字就是由铖造形演变而来的,春秋逐渐减少。但象征权力和威严的礼器功能却保留下来,很多建筑和墓葬中的门神或天王像等中也多执铖。

矛:矛是用来冲刺和扎挑的兵器。古代主要与盾配合使用,其形制主要有阔叶刃矛,凹式矛和叶刃带矛,始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汉代被铁器取代。早期矛较狭,春秋多为阔刃,即中间肥大,两边有宽翼,战国时变得细长,两翼变小,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枪更有杀伤力。

戈:戈是古代钩杀的兵器,用于进攻,古称钩兵。最早出现在夏晚期,盛行于商周至春秋战国,其形制主要有内戈,曲内戈。用于两军交战时,用戈横扫对方,戈头的刃口就会勾住对方的脖子,用力一拉,就会割断喉咙,两戈相交必有一残,所以残字有两戈相交之意。 在古代“戈”也是兵器与战争的代名词,如“大动干戈”“同室操戈”等凡是和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大多以“戈”作为偏旁,如“武”“战”。 商周时其援下刃的胡短,援粗下刃宽,内越直平。春秋战国援下刃的胡长,援细长上扬,内越上翘。

断代主要有三点:1.援下刃的胡越长,弧越长,年代越晚。2.援细长且上扬,上扬越大,年代越晚。3.内越又长又翘,并且有刃者,年代越晚。

戟:为矛与戈的合体兵器,始于西周早期,流行于战国时期,即在戈的顶端装上矛,形制像十字架,用于刺、勾对方,在战国时期使用较多,形式多样,出现整体合铸,也有联体合装的。

剑:又称直兵,是一种用于刺劈的直身双刃尖峰兵器,为古代贵族和士兵随身佩戴。始于商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人们佩剑还有表示等级身份的意思。汉以后流行铁剑,青铜剑逐渐消失。

商代剑呈长三角形,剑身扁平,有剑格,格上有二穿,可穿系佩带。春秋战国剑身略长,茎也较窄,格无二穿,剑身中的脊呈柱状,脊侧有的带有浅血槽。

弩:是古代人们远射和杀伤力较强的兵器,即射箭用的弓,弩机是木弩的铜质机件,装置于弩后部。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弩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楚国。发射时,扣住扳机,牙即缩下,其所勾的弦骤然松开,用力将箭发射出去。春秋战国时期的弩机均没有郭,仅有勾弦用的牙,瞄准用的望山和扣扳机的悬刀。两汉、三国时,弩发展起来,机件部分加大,弩机上均有郭(扳手外圈),铸造也精良,望山上也有了刻,有的还镶嵌了金丝。

华夏文明自夏商之际便以范铸法制作青铜器,并带动了礼乐文明的建立。《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宗庙祭祀,期间行礼奏乐,皆以铜器为之。行礼之器又分食器、酒器、水器与乐器,于是鬲、甗、鼎、簋、爵、斝、觚、觯、盤、匜、鉴、盉、铙、钟、镈等不同功能与形制的铜器由此而生。“戎”指征伐兵器,利用铜的坚韧特性,铸造剑、铖、戈、矛等兵器。各式各样、各具功能的铜器,其造型与纹饰随着时间演绎着多元变化,而铜金属不易损毁的特质,也使它成为铸刻铭文的载体,记录了华夏古文明的盛世。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兽面酒器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萌芽期|春秋战国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蕝”部小议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浅析殷周时期复合兽面纹饰
历史喵第二部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唐代酒器“双鱼榼”
B4RM4N智能调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