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哲学思考

2018-05-29 09:14占妮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境界美学人生

【摘 要】美是和谐的,是人类心理愉快的体验,是个人的感受。和谐是美,无论主题是什么,它必须是和谐的,它源于人的心灵的平衡。距离可以产生美。共同的社会心理产生共同的審美体验。美来自内心深处。

【关键词】美学;人生;境界

四年前,当我在大学的第一年,我真的开始寻找生命——美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是为了什么?寻找这个答案,直到现在,我已经能够体验和思考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即使现在,我对我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事物处于一种功利的、现实的关系之中。起初,我想体验不同的生活。但当我经历一些困难时,我明白生活不需要经历,幸福的生活就足够了。我们或者是在学校里接受各种知识,从而获得自己理想中的事业,或者是在道德、法律和宗教的领导下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更高一级的精神追求。在远古时代,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那么的弱小。人类遥望无际的天籁,风、霜、雨、雪都从那里产生,而这些令他们如此地恐惧,于是他们对此万分地崇拜,万分地敬仰上苍,于是他们崇拜星星、崇拜月亮、崇拜太阳,崇拜火、崇拜江湖、大海。那时的艺术创作主题是这些他们无法支配的代表自然的力量。这源于他们对于力量的向往,因为他们缺乏力量。另外,远古的陶绘有大量地动物、鱼类、性象征,这源于他们对于食物与生殖的向往,他们认为这很美。我曾经很清楚地问过自己:仅仅是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中,不知道生活的真相,或者清楚地说,世界的现实,尽管面对痛苦的生活,我还是想选择后者。人们生来就希望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实现更高的人生境界,来构建出一个更完善、饱满的自我。与此同时, 我们也会观察、感受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希望发现它们的本质,从而与它们建立一种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和谐关系。我晚上在收音机里偷偷地听了十一点的情感节目,我喜欢走了很长的路去探索灵魂。我们喜欢“哲学”这个词。它对哲学的偏爱从未减少过。现在,对“哲学”的解释是“爱的智慧”或“追求智慧”,这是对生命意义的概括。虽然我对自己说,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学习和思考,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道教和其他宗教是对儒家思想的解释,但认为自己更多的本质是一种哲学的思想家,基础心理学、儒学与建设道路的知识系统,是建立在哲学的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哲学思考是在任何其他方面的心理等。感谢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安排,我听到了“哲学”这一个探索人生的话语,爱上了,勤奋地开始买哲学书籍,到了高中是投入和享受马克思哲学的学习。而后来一切都遇到哲学哲学之后,真的自己,无法分离,在我的一生中,注定要贯穿。

人生真的是一分的境界,追求美的超越是和人的自我期望紧密相关的。审美是一种体验,人类之所以会有相对统一的审美标准,是源于人类有共同的潜意识的愿望。这种愿望有社会影响与启发的成分,有社会环境要素的熏陶如教育等因素,所以给人一种美源于社会的、源于客观的误解。美是来源于人的生活并将最终归结于人的生活的。追求美的超越性是一种对现在生活的艺术性的诉求。从那时起,我知道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从生命的意义和思想的哲学命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开始从周围的事物中认识到美了。这么多年来,在不断的心理学过程中,道教和其他宗教中,意识到,这样的人生境界不是单一的,而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开关在不同的领域和领先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这篇文章的美展现了一幅不同的哲学图景和人生境界,这是如此的清晰和美丽。美的存在让我们体验到一种超越的精神享受。它是对生命最高的圆满境界的追求,能够引导人回到生活的本质。

美是和人的境界息息相关的,我们在瞭望大海时,不仅仅能看到海水的颜色,还能感受到它的博大、辽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最能体现出画家的思想和境界,一笔一画皆可入情,宁静的星空,寂静的山谷,蜿蜒的河水都显得格外灵动,这就是我们的内心和外界事物产生共鸣与契合的结果。文明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进入到奴隶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领袖的社会,需要组织形态的社会,于是艺术由对于领袖的崇拜升华到对于诸神的崇拜。艺术主要表现宗教主题,神实际上是奴隶主精神力量的体现。这时的艺术,一般是表现群体的——即组织的形态。人们画龙画蛇,都不是画一条,而是很多条,互相缠绕,相互依存。这些都是表现社会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达到的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神妙境界,有着更深层次的意蕴。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看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就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不为事物的外在表相所迷惑。审美使我们能够深入观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任何艺术作品的背后,都含有作者的内心情感与价值观,不断地给予我们提醒与启迪。我们通过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提升自己的境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光明,以多重角度来观察世界。有了对这种圆满境界的追求,带给自己的最大感受是哲学的美,或者生命意义的美学。人的存在才可称为完完全全的存在,从而引导人的超越;自从认识到美的存在,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它的追求。

作者简介:占妮(1993-),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湖北省武汉市,当前职务:研究生,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原百玲.“时代之眼”对美学研究的启示——兼论艺术研究如何走出纯粹美学话语[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8(02):74-79.

[3]段国重,顾明栋.主体的演变与生存美学——福柯与拜厄特的主体化艺术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02):45-52.

猜你喜欢
境界美学人生
仝仺美学馆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盘中的意式美学
人生中的某一天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人师”的境界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