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策略

2018-05-29 09:14郝刘霞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郝刘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条件,纷纷进城打工,把教育子女的重任全部抛给了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由于爷爷奶奶年迈体衰、文化知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宕昌县贾河镇实际出发,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前些年,数量还不是太多,特别是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陇南各县区留守儿童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全县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2018年春季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近两千余名。那究竟什么是留守儿童呢?“留守儿童”是指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把未成年子女留置在户籍地委托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管教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相隔两地,缺乏父母的细心关爱和正确教育,使他们在生活、心理、学习、安全等方方面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此次调查报告,谈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改革开放距今近三十个年头,但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工业已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之“农民工”在城市也应运而生,“留守儿童”伴随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农民千里迢迢进城打工,迫于城市昂贵的学费,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转到亲戚朋友家就读,更有甚者干脆把孩子丢在家中让邻居看管,自从离开那天起,孩子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有的甚至出现感觉综合失调现象。因为他们都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儿童,这一时期他们非常天真可爱,总爱把一天所发生的见闻回家后唠叨给父母听,若回家见不到朝夕聚室而居的父母,就会心灰意冷,这样长期以来在青少年中极易形成孤独症。笔者通过调查宕昌县贾河小学的80名留守儿童发现:焦虑心理的占28.5%,抑郁的占26.9%,易怒的占25.8%,这些孩子大都表现在语言倾向沉默,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严重缺失。留守儿童从小失去家庭的教育与监护,他们离开大人后行为上无拘无束,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及人格品质的养成。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根本无法判别对是错,据笔者调查发现,在贾河小学的80名留守儿童中,爱睡懒觉的占65%,起床不刷牙占71.5%,不吃早饭的占22.7%,不洗衣服的占91.4%,最让笔者可气的是,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竟占95%以上,特别是每周五布置的家庭作业,次周一能按时上交的微乎其微,大都装病请假,或是直接旷课。

再次,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隐患。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祖父母或亲戚,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看护。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是孩子学校的事情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留守儿童惨案件比比皆是。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目前,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大多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完初中就可以了,待个子再涨点儿,年龄再大点了,带上出门打工便是。另外,受周边务工人员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的教育关系。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亲情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父母可以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是直接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主阵地,因此,在倡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要挑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留守儿童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首先,学校要实行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办法。如完善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创建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制度,组织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定期进行家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等。其次,开辟留守儿童活动空间。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展示留守儿童的活动资料,张贴书画作品等,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外出务工家长联系。同时,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上的帮助。最后,开展留守儿童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结对,各乡镇中心校通过设立爱心基金、捐助学习用品、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争取经费支持,給予留守儿童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

(三)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同时,加强舆论宣传。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科学,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