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玉良是中国近代著名女画家,一生经历坎坷,她作品很多,女人体绘画占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潘玉良的人生经历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潘玉良女人体绘画的艺术特色和绘画风格,从而了解潘玉良的人体画艺术。
关键词:潘玉良;女人体;绘画
第一章:潘玉良的人生经历
潘玉良一生经历坎坷,1985年,潘玉良出生于扬州的一个穷苦家庭,8岁那年成为孤儿,被叔叔收养,后被卖到妓院,17岁被潘赞化所救,成为潘赞化的小妾,这是她人生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后潘玉良开始学习绘画,在1918年考入上海美专。在校期间,潘玉良的生活并不如意,她熱衷于人体绘画,当时守旧的中国人尚无法理解人体美,加之过去的妓女身份,因此与同学格格不入。1921年,潘玉良去往法国留学先后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等学校学习。1928年,潘玉良回到祖国,回国之后是潘玉良参与各种活动的高峰,她先后举办过5次个人画展,发表个人画册,参加各种展览等,并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执教。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受到战争、过去的身世、原配夫人刁难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潘玉良又一次去往法国,之后她数次想回国,却因国内局势各种变化,没有机会,知道她去世都没有再回国。
第二章:潘玉良女人体绘画艺术特色
潘玉良一生的绘画作品众多,其中,女人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从她在上海美专学习一直到她去世,女人体绘画贯穿了她一生的绘画生涯,女人体的绘画数量也远超了同时期其他画家。从19世纪至20世纪,女人体绘画成为西方热门的艺术主题,20世纪初,上海美专也开始有了“绘画模特”,然而,经过这种波折,没过多久便夭折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人体绘画依然是“伤风败俗”的,潘玉良早期顶着巨大的压力创作女人体绘画,也成为她回来去往法国的原因之一,20世纪的法国,早已将人体艺术与色情相区分,女人体绘画是当时常见的绘画题材之一。潘玉良的女人体绘画中母子题材、浴女题材、照镜题材是几个格外引人注意的题材。
1、母子题材
潘玉良一生并为生育过,但她的人体画中,有许多母与子的表现题材,并常常将人物画在开放的自然界中。这一切源于她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八岁丧母,终身未育,她只能通过绘画表现对母爱的期盼和成为母亲的渴望。在文明诞生之初,母亲往往与生殖有着密切关联,这一点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可以从早期母神崇拜中看出,例如西方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中国红山文化出土的女神雕像。潘玉良虽然结过婚,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生育。她有关母与子的作品中,不少是关于哺乳的,例如《哺乳》 、《哺乳人体》孩子趴在母亲怀里喝奶,母亲处在自然环境中,一手揽住婴儿,目光慈祥,面漏笑容,将母亲的慈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对于做母亲的向往。另一幅《母与子》 中,母亲一手拉着女孩,另一手怀抱婴儿,三人有说有笑,这中间我们更多的看出画家对于家庭生活的渴望。潘玉良常年居于法国,举目无亲,且她自幼失去父母,孤苦伶仃的生活使她比其他人更渴望家庭的温暖。
2、浴女题材
潘玉良的绘画中,浴女经常出现,这一类作品中能看到作者内心女性意识的表达。潘玉良笔下的浴女,多处于海滨、森林等自然环境中,人物成群出现,这种置身于自然界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海边五裸女》 、《春之歌》。《春之歌》中,创作于1930年,画面中既有中国画的美感又带有西方的透视关系,画面中的人物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体。《海边五裸女》画面中三个女子在河边洗浴,另外两个女子在河中游泳,画中人物体态自然。从中我们能看到作为女性画家的女性意识解放,身体裸露置身于大自然中,从身体和心灵上的解放。女性意识的解放与潘玉良幼年被卖到青楼以及自己在美专学习时同同学格格不入有很大关系。
3、照镜题材
镜子在绘画中经常出现,往往带有一定的含义,即自我反省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女性对于美的追求。过去中国绘画中,镜子的出现,虽然意味着女性对美的追求,实际上是在女性为了取悦男性的前提下追求美。潘玉良作为近代的女性画家,她笔下的女性并非是传统男权社会下创作的。作品《照镜》 中,画面中红衣女子衣服敞开,手中握着一面小镜子,在镜子前欣赏自己。潘玉良的画面中裸女香艳却不色情,这源自于画家从女性的视角来表现女性。
照镜题材不仅表现了女性对自己美的认识,同时映射了当时社会中女性觉醒尚处于萌芽期的忧郁。
第三章:潘玉良人体绘画风格
潘玉良人体绘画风格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潘玉良在上海艺专学习后留学巴黎,这时期她的绘画受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影响,画面中人物造型较严谨,画中体面感较明显,例如《非洲裸女》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潘玉良绘画风格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衰落,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兴起,潘玉良这一时期的人体绘画受到了后印象派、野兽派绘画的影响。例如《春之歌》中画面中人物采用了较为平面的处理方法,人体的体积感比之前下降了许多,背景色彩热烈、颜色浓厚,画面中逐步有东方女性的美感。1950年以后是潘玉良个人风格的成熟期,此时潘玉良绘画中东方色彩明显,画面形体感消失,依靠简单的线条勾勒人物外形,画面中装饰感明显,人物神态也更具东方韵味。
潘玉良成熟的绘画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种近似白描的女人体线条风格。人物线条简单却富有变化,几笔线条就能勾勒出人物神韵,这一点来看,潘玉良成熟期的绘画慢慢像中国画的特点回归。但是在色彩方面,潘玉良的绘画不像中国画中用色浅淡,她的绘画中颜色浓重,这与她常年居于法国受到当时梵高、马蒂斯等人绘画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彩墨风格。潘玉良的绘画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在学习西方与中国传统之前找到了自己的路,从而在近代“中西融合”的绘画道路上画出浓重的一笔。
小结
潘玉良绘画中留下了大量的女人体绘画作品,从中我们能看到不仅仅是她痛苦的生活经历,更是近代女性思想的一次萌芽。她的人体画中,有对亲情的渴望;内心女性意识的表达和女性追求独立、追求美的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1]周昭坎:《潘玉良美术作品精选》,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2]刘海粟:《女画家潘玉良》,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3]《哺乳》,油画,创作于1941年。
[4]《哺乳人体》,油画,创作于1961年。
[5]《母与子》,彩墨纸本画,出版于《现代及日本艺术拍卖会》,阿姆斯特丹,1962年10月29日,图片刊于图版第8页。
[6]《海边五裸女》,油画,创作于1958年。
[7]《春之歌》,油画,创作于1941年,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8]《照镜》,纸本设色,年代不详。
[9]《非洲裸女》,油画,创作于19世纪20年代。
作者简介:原怡萱(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