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本斯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是巴洛克艺术在绘画领域的集大成者,其作品形象生动,色彩华丽,装饰性强,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本文通过结合鲁本斯的经典作品,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来阐述其精湛的绘画艺术语言。
关键词:鲁本斯;巴洛克;绘画;艺术语言
巴洛克艺术最早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在绘画、建筑、雕塑等方面成就突出,17世纪在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发展成熟,影响深远。巴洛克艺术是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追求不规则的形式,富有运动感的线条和充满激情的气氛,画面不再是理性的,而是强调人物动态的千变万化,色彩的狂放不羁。总之,巴洛克艺术具有宏大的场景和戏剧性的画面,在继承古典主义宏伟庄重的形式上,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一、鲁本斯简介
巴洛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杰出代表当属佛兰德斯画派的彼得·保罗·鲁本斯,他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与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风格,使他成为了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画家、誉满欧洲的绘画大师,其对欧洲近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亮,装饰性强,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鲁本斯的作品数量惊人,题材十分广泛,有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动物画等等。
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所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其余的画家无论如何伟大,总缺少一部分天才。”[1]可见鲁本斯在当时的佛兰德斯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本斯的父亲原是安特卫普著名的法学家,因怜悯新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而逃亡德国。鲁本斯于1577年6月28日出生在德国锡根,10岁时父亲客死他乡,后随母亲返回安特卫普。先入学校读书,后任贵族侍从,但在内心深处,鲁本斯还是想成为一名画家,在他一再的坚持和恳请之下,母亲终于同意他学习艺术。从学画之初即从尼德兰的民族艺术和意大利艺术两方面吸收营养,为了追求他所希翼的理想,1600年鲁本斯远赴意大利求学。鲁本斯在意大利任曼图亚公爵的宫廷画家,开始了为期8年的进修,他广泛深入地研究了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大师的作品,威尼斯画派对其影响尤甚。他先后去往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等地,以近乎虔诚的态度临摹前辈们的作品,比如提香的华丽灿烂的色彩以及米开朗基罗充满力量的形体等,学习他们的造型与构图观念,因而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非只是单纯的临摹这些精品,而是将所学的绘画技术融汇于一身,在掌握前人技艺的基础之上,创造出独属于他自己的绘画风格。直到1608年他才因母親的去世回到安特卫普,并在此定居。此后不久,鲁本斯成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宫廷画家,是当时最受欢迎艺术家。他接受的订单之多,以致难以完成,因而成立了类似手工工场的绘画工作室,还请了其他画家与之合作。
鲁本斯兴趣广泛,学识渊博,造诣高深,他经常游历各国,精通多国语言。此外,鲁本斯在政坛上也得心应手,他不仅接受委托为当时欧洲的各大宫廷进行创作,将佛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绘画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还在担任曼图亚公爵的大使后接受了西班牙王室的委托(安特卫普当时受西班牙统治),出访欧洲多国,执行外交任务。
鲁本斯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画家,63岁走完自己艺术的一生。其工作室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了三千余幅艺术珍品,他的绘画对佛兰德斯以及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鲁本斯绘画的艺术语言赏析
在欣赏鲁本斯的作品的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而后便是心灵上的触动。“如果说是伦勃朗将油画的语言和材质技巧推向顶峰的话,那么鲁本斯则是将油画的表现力和画面情绪张扬到极致的第一人。”[2]我们很容易就被他饱满而动感的构图、丰满而健硕的造型、华丽而热烈的色彩等方面所吸引,他以其饱满的热情和激情,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一)饱满而动感的构图
鲁本斯与那个时代的其他巴洛克画家一样,极力推崇贯穿于整个画面的对角线构图,以这种不均衡的动势,使观者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而同时辅助的螺旋形构图,又使得整个画面富有紧张感,这就是典型的鲁本斯式的动态节奏。在《下十字架》中,整个画面采用饱满而动感的构图,背景压缩至边缘占据微小的画幅,从而导致整体视觉上的扩张感尤其强烈。基督无力下垂的躯体引导贯穿了整个画面的大动势线,这条对角线把画面分割成近乎对等的两部分。而围在基督身旁的众人又组成一条椭圆的环行线,透过这些人物的姿态动作以及视线等构成一种视觉向心力,集中在基督的躯体之上,似乎就连光线也凝固在他灰白的躯体之上,透过他松弛的躯体,一种强烈的绝望情绪感染着观者。在这里,鲁本斯巧妙地设计了三条近乎平行的线来平衡强烈的对角线构图,即画面最右边的梯子以及处在梯子延伸线上的上下两个人物;中间最高处的人物、基督的躯体以及身穿红衣的圣教徒;再加上画面左边从上到下的这一排人物,组成的这三条平行线与主轴的对角线共同作用,使各个方向的力处在稳定的状态,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达到画面的完美平衡。
(二)丰满而健硕的造型
崇尚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鲁本斯在人物造型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充满生命力的丰满而健硕的艺术形象是他的标志之一。鲁本斯笔下的女性是丰腆完美的,他画中的男性也总是充满着强劲与健壮,这些都映射出鲁本斯对米开朗基罗人体造型的致敬与传承。
《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是一幅历史画,在这幅竖长构图的画面中,玛丽皇后来法国结婚,她的宫船刚刚抵达马赛,在人们的簇拥之下,她已盛装待迎,尊贵无比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准备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立在她身前的是一位头戴军盔,身着古罗马装束,象征着法兰西的姑娘,那向皇后伸展开的双臂表示着法兰西最高的诚意。在这幅画面的最前方的船只周围,是占了画面相当大篇幅的海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画面右下角丰满健硕的三位仙女,而这正是鲁本斯理想中女性美的化身。她们以丰腆健美的身姿、晶莹剔透的肌肤、惊艳绚烂的色彩、激情与动感的画面共同构成了鲁本斯式的造型特征。三位女神依次背对、侧对、正对观众,仅仅是在形体上就带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带给观者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享受。在鲁本斯的笔下,她们有着丰腆健美的身躯,光滑细嫩的肌肤,秀丽俊美的面庞,欢乐愉悦的神情,以及那柔软飘逸而又充满光感的秀发,使鲁本斯的绘画充满活力。[3]她们仰头向上看的姿势既引导了观者的视线又让她们有种向上升腾的感觉,迎合了神话题材的展现,那珍珠般的中间色以及富有动感张力的动作使人物形象充满了勃勃的生机,通过与周围强烈的明暗及色彩对比,三女神仿佛有种闪耀的感觉,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那略有夸张的体块起伏,外轮廓线在光与影的交相辉映下并不连贯,虚实相生间,赋予画面人物以强烈的动感和生机,激昂澎湃的生命力展现在观者的眼前,而肉体的魅力又加强了画面的神话色彩。光色的交融衬托出女子晶莹透亮的肌肤,细腻的笔触与绝妙的光影表现相结合,使丰满的人体肌肤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散发出迷人的肉感,他被誉为表现肌肤之美的圣手,实至名归。而女子如雪的肌肤又与旁边的古铜色的强壮男子的身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同时也是一种柔美与刚健的对比。在对人体结构精准把握的基础之上再融入画家乐观激昂的情感,由此造就了这样洋溢着对生命力赞美之情的经典作品。
(三)华丽而热烈的色彩
鲁本斯的绘画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我们,而色彩正是他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绘画语言,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擅于驾驭色彩的大师,以其卓越的绘画技法创造出无数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让后人为之折服。尤其是在有关神话题材的作品上,他的色彩魅力达到了极致,生动、感性且丰富。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是鲁本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希腊神话英雄波鲁克斯与卡斯托尔是孪生神灵,是丽达与宙斯所生的儿子。两人勇猛无比,波鲁克斯是全希腊最好的拳手,卡斯托尔则是优秀的驯马者。这幅画描绘的是“抢婚”的场面:波鲁克斯与卡斯托尔两个黝黑的壮汉把吕西普斯的两个女儿从睡梦中劫走,正准备强行拉上马背。画面中人和马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两匹马和两对男女的交错动势,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最先引起观者注意的就是柔润丰肤的女人体,女人体的色彩柔和靓丽,仿佛吹弹可破,这似乎是对女人肌肤最高的赞美。孪生兄弟的肌肤呈古铜色,马的颜色也是深色。女人体的浅颜色与男性和马的深色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加上由于质感不同,在视觉上形成了強大的反差。鲁本斯同时注重画面中冷暖色的对比,通过冷暖色的对比,使画面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如飘扬着的红色的布和天空中净透的蓝色就使画面显得充满生机。再从细处着眼,两个女人体虽然都处于亮部,但是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别:首先,为了能让上方的女人体成为观者的视觉中心点,光线主要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其次,相比于下方的女人体,上方女人体与周围的环境,无论是在明暗上还是在色彩上,都对比都更加强烈。每个女人体上独自的冷暖对比也充分的体现了鲁本斯对于色彩的精准把握。整幅画就像一首由色彩演奏的交响乐,愉悦着观者的视觉。[4]因为色彩的冷暖和明暗对比而产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形成了整幅画面律动的美。每一种色彩都有与其相呼应的色彩,各种色彩交融在一起,为我们渲染出了一个华美绚烂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艺术世界。
鲁本斯是巴洛克风格中一个非常卓越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透过他的绘画风格看到巴洛克最精华的部分,堪称“巴洛克艺术之王”。他用自己的艺术水平充分的诠释出巴洛克艺术的动感与魅力,他是巴洛克和佛兰德斯艺术史上最不可或缺的艺术家。德拉克洛瓦、康斯泰勃尔和雷诺阿等后来的艺术大师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而今天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虔诚地研究鲁本斯精湛的技艺,抛却狂躁与浮华,学习他的勤奋与渊博,创造出属于自己文化土壤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晨妤的博客.世界名画之一佛兰德斯鲁本斯艺术[Z],绘画雕塑.2011
[2]冯大康.鲁本斯绘画艺术的两点启示[J],美术大观.2010:57
[3]刘志超.论鲁本斯绘画的艺术语言[D],山东师范大学.2015:13
[4]郭柳兰.鲁本斯油画色彩研究[D],河北大学.2017:23
作者简介:韩晓瑞(1985--),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