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物质极大的丰富,精神更不可谓不富有,但读书这件自古以来都算不得不平常的事,却显得有些奢侈。且不论,在任何一个城市,一平方米住房的价格对比堆满一平方米面积的实体书累计的标价有多么不和谐,就说耐心坐着从头到尾品味一本书都颇为难得。五年前,一位文化副刊的编辑常感叹,罕有年轻作者来投稿,自我安慰说也许是因为纸媒的没落;五年后的今天,纸媒早已纷纷完成转型,转战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来文化板块投稿互动的年轻人依然凤毛麟角。这就不能归咎于形式,而应查找内在的问题:如今具備高质量阅读能力的年轻一代不多,这必然限制了他们笔下的作品。
眼下这代年轻人,在他们求知欲最强的年纪,恰逢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大行其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其中碰撞出的一些文化现象,确实值得思考。我们的手机里,每天海量的微信推送不能说全部都是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但以赚点击量为第一要素的“标题党”,依赖复制粘贴的“剽窃党”,动辄喊打喊杀呼吁抵制的愤青“檄文”,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纷至沓来的海量资讯,不仅文化格调普遍不高,其中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虚假新闻也是大行其道,不由分说先入为主的笼统说教意味更是浓重。年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不可能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去明辨这其中的微妙是非。更无益的是,快餐式阅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压缩了思考的时间,大家都乐于顺顺当当地接受讯息,久而久之就退化了分析、理解和消化讯息的能力。如果长期浸淫其中,即使知其然,也难免不知其所以然,有“鱼”而不会“渔”。
2018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的背诵要求又有所增加,在课程和考试的新一轮改革中,语文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业界一度发出“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惊呼。最有效的背诵方法,自然是建立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而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正是“读万卷书”的渊博和“行万里路”的摸索。没有大量扎实阅读的积累和输入,何来高质量的输出?愚以为,语文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高质量的阅读。这与当下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的改变又形成了剧烈的冲突。
但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新媒体的冲击,文化传播方式的剧变,也加速了新闻、文化产品的洗牌。在现实世界里,大量低端、同质化、缺乏受众基础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地淘汰,只有走精品化的路线才能赢得一线生机。因此,现在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报章杂志书籍,品质必然不低,而且这种竞争在将来仍会不断加剧。在这场行业厮杀中,始终获益的一方肯定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读者。十年前,笔者还在上学的时候,《读者》《青年文摘》《读书》这一类杂志备受师生欢迎;现在,《三联生活周刊》《财经》等专业性程度更高、细分更具体、更具思想性的杂志更受推崇和喜爱。
前不久,同事才上高一的儿子告诉我,他捧着金庸的《天龙八部》去学校,和同学们读的课外书一对比,显得很“low”,同学们动辄拿出《耶路撒冷三千年》这种在他看来晦涩高深的书,令他感到非常惭愧。还有些中学生,已经发展到了买书挑选出版社,能够明辨各版别毫厘之差的境界,令人赞叹。
我们无可奈何的是时代的变化,我们能够把握的是自己,外界的浮躁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内心的小宇宙却是自己做得了主的。能在众人低头看手机的时候,闹中取静、舍快求慢,耐着性子读本书、反其道而行之者,一定会眼中有束光,心中有片海,在这个时代占得先机、胜人一着。
《人类简史》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此书以小中见大的叙述方式解读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很多我们历史教科书上生硬的知识点,被作者有趣的解释串联成了他的观点:融合统一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不断提升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从而驱使人们不断追求幸福感的提升,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作者: 郑天挺
此书和前阵子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相映成辉,平铺直叙的日记,反映了西南联大在烽火岁月里艰难办学的点滴琐事,体现了那一代学人的风骨与精神。读者能在质朴的文字里领略到一代大师略带孩子气的纯真品格,和他们昂扬向上、百折不挠、在山河破碎之时挺起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