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8-05-28 09:00黄承彬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鼓浪屿遗产文化遗产

黄承彬

(福建省厦门市文化遗产监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12)

0 引言

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并改变了文化遗产的监测方式,为文化遗产提供了主动保护,而监控系统的构建,也加入了对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为文化遗产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故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的构建,是按照相应的设计原则,给出设计的思路与框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1 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1.1 原则

确定价值核心:系统应用的价值是遗产价值,基于这一价值,预测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遗产价值,并对这些风险进行重点监测,避开监测的盲目性;实现互联互通:鼓浪屿监测系统内有多个子系统,其中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根据总平台提出的要求,实现国家各遗产平台间信息的有效沟通,完成数据共享和交互,并建立业务间的互通;保证安全:系统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安全保密条款等提出的要求,以及制定的工作规范,保证平台无论是网络的建设,还是各类系统与数据的使用,都有安全保障,特别是在重点遗产的保护中,必须保证所有操作的安全,避免数据有误或泄露;使用先进的技术:设计使用的技术应是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正处于主流的系统操作技术,这类技术使用后,可保证技术的使用符合科学性、有效性提出的要求;经济合理:根据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实现人工与技术监控的融合,实现分工统一,避免资源过度使用,增加了经济成本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重复建设[1]。

1.2 思路

其设计思路的选择,是在满足遗产监管需求的基础上,为项目升级留下空间并把项目作为整体操作的核心。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优化硬件的性能,为软件的使用提供好的平台,实现硬件、软件的兼容,避免同一部分的多次投资,实现资源整合。所以,它的设计思路是:明确驱动的力量——需求,任意一个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的构建,必须结合遗产的基本情况,包括遗产的格局、载体变化等,了解其提出的实际需求,优化平台建设,并让设备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优;确定设计的导向——应用,每个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为满足遗产的基本需求,会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明确使用的手段——整合,此处提及的整合是整合资源,包括数据、网络、设备等,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使用,避免因为信息沟通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影响系统使用的效果;最后,确定依据——标准,系统的设计既是独立的,也可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有明确的规范与标准,在这一标准下,实现了平台、行业的数据共享,保证了信息安全。

2 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鼓浪屿文化遗产的监测对象与内容

其监测对象的选择是遗产内的核心建筑、遗产与自然景观等,具体的内容是建设的控制情况,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旅游、游客的基本情况,遗产保护工程的建设,自身病害与自然环境、单体特征[2]。

2.2 系统框架

该监测系统的设计是以预警系统为主,使用的技术架构是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且整个系统被分成五层,依次是设备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表示层,这几层组建了安全保障体系。这些层次的基本情况如下:

图1 小型气象站

图2 离子浓度监测

设备层,它的内部多为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有机房、服务器、监测用的设备、网络等;数据层,这一层中会构建数据模型,为数据存储提供空间,可储存的信息有与地理定位相关的信息、档案内容以及大量图表,从这些内容中得到相应的信息后,可选择数据模型的类型与基本框架,进行业务封装等操作,处理基础数据后把所有数据整合,放到数据库内;服务层是框架的中心,会为提供服务构建体系结构,构建组建模型,这一层具体操作中,会用定义、契约把多项服务连接,其中定义的连接方式是连接接口,这些接口独立于系统,如此,是让多个系统用统一的方式连通,并在恰当的时间交互;应用层,它是在服务层操作结束后,确定主要连接的接口,把它们连接后,构成系统,让系统高度耦合,可根据具体业务的操作,改变操作模式,用应用系统服务,包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监测预警系统、人工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等,而它所有的接口都由服务层提供;表示层是用展示的方式分析功能,根据使用者提出的需求,用多个技术建设平台。

2.3 操作实现

该系统对鼓浪屿的监测,是使用大量的监测设备,并用人工采集数据、使用外单位提供的数据等方式,同时也会用无人机拍摄遗产整体的景观,制作遥感影像。本小节是以人工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与旅游与游客管理的监测为例,阐述实际操作的过程:

首先,确定用户角色。系统内的用户角色共有五个,包括管理处、街道办、游览区管理处、自管单位与私人业主,他们都是数据采集人员,负责遗产内不同对象的数据采集。其次,用户信息录入,这项操作是利用系统内的个人信息模块完成,具体方式是确定用户角色后,由系统技术人员担任管理员,录入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电话与所属单位等,而为保证用户顺利登入系统,防止其他人员进入,也会设置登录模块,且用户登录后只有验证通过才可登录信息。最后,用户查看任务模块内的信息,从中可看到已经完成的任务,或是未完成的任务,以及未完成任务对应的地点,按照规范,采集数据,具体方式是拍摄对应位置的照片,而若是需要高空拍摄,可用无人机操控,或是把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到系统内,完成模块内的任务。如此,实现鼓浪屿遗产内多处数据的采集,及时发现现有的病害。

旅游与游客管理的监测,是监测某一时段内游客的数量,如果游客量过多,就会影响整体景观的舒适度。所以,它的应用是以遗产内的日光岩旅游人数的监测为例,根据得到的数据,以及网络与单一卡扣技术的使用,确定游客数量。具体操作的方式是,根据摄像头拍摄到的游客数量,计算走入与离开的游客数,因为摄像头最小的照射面积是2.3米,最大的范围是6米,所以,在入口处,可安装两个摄像头,记录人员的流动情况,然后用智能视频计数器计算,得到信息,根据得到的数据,日光岩2015年某日接待游客的数量超过限定人数500人,到达橙色预警的标准。

3 监测系统设计的效果分析

从上述监测系统的整体概述,可总结出系统设计并实践后的优势是,实现了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有效监控,对遗产内的游客人流量以及各个位置的数据采集工作都有积极影响,并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可及时发现建筑、景观的病害,加以保护[3]。也就是说,通过系统内人工数据的采集,对遗产现有了情况有基本了解,即可从数据中发现现有的病害情况,预测病害对遗产的影响,从而发现自然环境中的风险,及时控制。但即便如此,也有技术使用不成熟,或是预警不及时的情况,增加了遗产内风险出现的概率,给鼓浪屿遗产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带来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情况,系统的设计需要优化技术的使用,控制风险,发现潜在的风险,为鼓浪屿提供全面的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另外,为优化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可在管理中加入大数据等技术,并深化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系统,实现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的全面管理。

4 结语

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系统设计与实际应用,是按照设计的理论与基本要求,根据鼓浪屿监测对象与内容,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并让方案在实践中应用,以此做到对遗产的软保护,在这一保护下,可控制遗产内各类风险的出现,保持良好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好的游览环境,保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留下文化瑰宝。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墨樵,张小古.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监测体系构架路径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17(1):70-75.

[2]王茜,孔非非.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文化学刊,2016,70(8):133-134.

[3]刘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监测中的应用——故宫古书画展厅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建设[J].电子制作,2013(8x):167-168.

猜你喜欢
鼓浪屿遗产文化遗产
鼓浪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千万遗产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