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年前的地球,还是一片荒野。千千万万不同的生物涌现出来,给那片死寂的土壤帶来了鲜活的生命。于是万物复苏,直到人类出现,这美丽的花园终于被定义为世界。
生命的延伸呈辐射状。世界中万物的存在,都得益于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然而预测,则是预先推测生命的发展,是将无限的可能性局限和扼杀了。
可见,生命活动不需要,也无法被预测。
正如乔·希尔所言:“我们整天工作,却睡在草堆里,到死才发现这是个陷阱。”当我们开始预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和拒绝极大多数人生中的可能性。在一味的预测中发展的世界,是单一而无意义的。
当一个人预测自己将来会做什么时,他的未来只有可能成为预测,或者永远盲目地追逐预测的目标,不撞南墙不回头。就好像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农民总是认为自己第二天可以碰巧抓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就只是一场空。所以,预测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但是却忽略了达成预测目标的过程性。预测可能只是一句话,一种想法,却埋葬了整个过程。如果这个世界在形成之前就带有极强的“预测”性,那片荒野就永远都只能杂草丛生,万物也不复存在,我们也再不可能遇见各自的朋友和亲友,更遑论既定的现实世界了。
文天祥幼年困苦,还被人误会是小偷。他身边所有人都预测他会永远默默无闻,然而他最终却金榜题名,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代民族诗人;爱因斯坦小时候寡言少语,父母甚至觉得他的智力有问题,估计这个孩子没有未来。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为这个世界找到了太多独创性的理论,为全世界的科学发展带来福祉。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预测生活,也不惧生活中的预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追随自己的内心前进,寻找世界中一切的可能性。
预测的目的,是预测未来。而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创造未来。一味的预测没有用处,实际的创造才是世界的良方。没有创造,没有新事物的产生,也就没有生活,没有世界,甚至荒野也都不复存在。
创造未来,不就是不局限于预测吗?生活很美,美在有可能,美在还有未来。生活永远都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假想,生活需要我们的创造、生活需要可能性、生活需要探险的美、生活需要从荒野到万物,最终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别再去预测生活,生活从来无需预测。
如今我们生活着的美丽的世界,并非是凭借预测得来的。八方延伸的生命创造了这个世界,万物共生。
生活不需要预测,那片未知的荒野,从来就无法预测。
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进行论述,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观点鲜明。文章开篇,考生在简要描述世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命活动不需要,也无法被预测”,观点鲜明。接着,引用乔·希尔的名言,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文天祥和爱因斯坦等中外名人的事例,论据充分,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然后,进一步阐释了预测与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加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语言严谨,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迪。
计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等级10分=60分
(指导教师 安徽 刘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