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春檑
摘 要:针对目前煤矿通风系统运行过程存在的安全稳定,文章从问题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问题及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控制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稳定性;环境因素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065
0 引言
煤矿资源的开发建设,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阶段,煤矿企业生产建设运用的煤矿通风系统,是保证井下采矿作业人员安全性的关键。但在实际系统构建阶段,系统运行效果会因外界因素、系统建设局限以及煤矿生产建设速度加快等问题影响,难以为煤矿资源的施工建设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故,煤矿工程建设者应将安全性作为通风系统构建的应用目标,即明确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的情况下,采用对应的措施方法,来提高系统运行的价值效果。
1 研究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作为排出井下工作区域污浊空气的重要系统,煤矿通风系统,以其能够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在煤矿企业生产建设方面,通风系统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安全性与事故防治控制效果。然而,系统运行易受诸多问题影响的特点,使得煤矿通风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这就为煤尘、瓦斯以及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煤矿通风系统的研究力度,即将预防作为优化控制目标,以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目标。如此,煤矿资源的开发建设就可在施工建设安全稳定性的保证下,提升资源的开发建设效率[1]。
2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安全性方面,煤矿井下生产过程,过于重视对资源开发生产建设目标达成控制,这就导致通风系统运行未进行相应的升级,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这里的煤矿通风系统未升级具体是指,系统运行设备存在老化与变形问题,存在出现冒顶事故的风险。此外,煤矿资源开发建设使用的通风系统运行缺乏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这就加快了设施使用问题出现与设备老化。上述问题的存在,将弱化系统对设施通风参数的控制,进而导致通风机故障。一旦煤矿通风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就会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井下开采作业,准备、投产以及结束等不同阶段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旦通风构筑物也发生变化,就会对系统运行的通风参数带来影响[2]。
在稳定性方面,煤矿通風系统运行具有一定复杂性且主要由井下巷道组成。一些煤矿的开采建设存在地质条件构造复杂、瓦斯涌出量变化大且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这就增加了通风系统运行的复杂性。此外,煤矿内外部的生产条件会对输入的参数带来影响,进而降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煤矿生产过程供电网电压的波动问题,就会引发风机设备运行出现不稳定性问题,进而导致工作风压与工作风量异常。此情况下,会造成矿井水灾与坍塌阻塞事故的发生。对于系统提升运行过程出现的活塞风速问题,也会降低通风系统运转的稳定性。
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煤矿通风系统安全与稳定性问题的优化控制,以使行业发展能够以可持续状态进行,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资源开发建设所产生的人员、设备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消耗成本。
3 优化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的控制对策
3.1 选用先进通风设备
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科技进步,使得煤矿生产市场环境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通风系统,其能够达到煤矿企业生产建设所提出的需求。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新型通风系统设备的引用力度,以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进而保证运行控制的安全稳定性。但在具体选用过程,因市场环境多元,相关人员应与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的实际进行充分结合,以提高新型煤矿通风系统设备选用的科学合理性。此外,新型系统设备的操作人员,也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以使系统设备应用的风量、阻力以及主扇工况等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不仅达到企业生产建设的经济效率目标,还保证了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煤矿通风系统的运用,还具备安全监督功能,即通过监督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来避免因施工不当问题而出现安全与不稳定问题,进而提高问题处理措施运用的合理性[3]。
3.2 环境因素控制
据权威数据统计,对煤矿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硬环境、软环境、火灾爆炸隐患以及危险大气状态等。因此,在制定煤矿通风系统管理方案时,即综合系统所处工程环境的实际情况,来保证系统管理方案的确定更具科学合理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利用先进系统设备的基础上,对开采作业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因素进行预报,并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来避免事故现象的发生。
3.3 人为因素控制
一方面,煤矿通风系统的控制应安排具备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并针对系统构建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使管理措施的运用更趋效果。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建立起完善的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与事故救援体系,进而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实现产业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工作人员对煤矿通风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视力度,以使煤矿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应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系统设备技术市场环境因素入手,通过选用先进的系统设备,来使问题得到最有效的控制。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具效用的煤矿通风系统运用于煤矿企业的生产建设,进而满足涉及行业的资源使用量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1):97-102.
[2]李新春,刘全龙,乔万冠,石甜.煤矿安全通风系统脆性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4):254-259.
[3]陈强,苏锋,焦士海.煤矿通风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践运用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7(24):59.
[4]杜永志.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