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陆琼,陆晓玲,张峻峰,郭晟,吴耀持
扁平疣是一种发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多见于颜面部、手背及前臂,青年男女发病率较高,皮损表现为淡褐色表面光滑之扁平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时有瘙痒。中医学称之为“扁瘊”,属“千日疮”范畴[1]。针灸特别是麦粒灸治疗扁平疣是中医外治法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
笔者依据循证医学等研究方法,采用麦粒灸配合三棱针挑刺治疗扁平疣患者53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51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04例扁平疣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及其站点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与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51例。治疗组治疗期间因患者搬迁而脱落2例,对照组因患者电话号码变更而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共10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扁平疣的诊断标准。①好发于青少年;②皮损处呈米粒至高梁粒大小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孤立散在,淡黄褐色或正常皮肤色,或微痒;③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④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有空泡化细胞,核深染,嗜碱性。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皮肤病学》[1]的证候分型,风热毒蕴证表现为皮损数目较多,疹色淡红或皮肤颜色,微痒或不痒,有同形反应;伴口干不欲饮、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数。热瘀互结证表现为病程长,皮疹较硬,大小不一,色黄褐或暗褐,不痒不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6~45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④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有全身性胶原免疫疾病和其他急、慢性感染而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类等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药物者;③试验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①病程未结束而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者,根据医生判断应停止者,即中止该病例临床试验,但已超过1/2疗程者应该计疗效。②试验期间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有可能发生危险事件,根据医生判断应该停止临床试验者,即中止该病例临床试验,但已超过1/2疗程者应该统计为无效。
采用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扁平疣区域,然后在扁平疣区域涂少量冬青油或凡士林(以粘住米粒艾炷),取特级清艾绒(苏州艾绒厂生产,国药准字Z32021059)少许制成2 mm×3 mm的米粒状,放置于扁平疣之上方,用线香点燃米粒状之艾绒,让其自然蔓延,直至烧至皮肤有隐约痛感且疣体呈焦痂状为止,重复上述方法5次,麦粒灸时可用TDP照射患部上方,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然后,再用75%乙醇棉球消毒扁平疣区域,继续用三棱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苏医械登字(91)第2150012号,生产许可证号XK24-005-0030]挑刺呈焦痂状的扁平疣组织,并用血管钳轻轻予以剥离。每日1次,直至扁平疣被完全剥离,一般2周为1个疗程。
取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025%,国药准字H50021817,每支30 g)少许在睡前轻轻涂抹于扁平疣处,每晚睡前1次,2周为1个疗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扁平疣的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无痕迹,少数仅有色素沉着。
显效:皮损消退>50%。
有效:皮损消退20%~50%。
无效:皮损无消退或消退不足20%。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0.2%和62.7%,对照组分别为86.0%和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2 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2.2%和64.7%,对照组分别为86.0%和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例)
扁平疣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灵枢·经脉》有“虚则生疣”记载。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3]将其称为“疣目”,即“人有附皮肉生,与肉色无异,如麦豆大,谓之疣子,即疣目也。亦有三数个相聚生者。割破里状如筋而强,亦微有血,而亦复生”。明代《外科正宗》[4]则称其为“枯筋箭”,即“枯筋箭……初起如赤豆大,枯点微高,日久破裂,趱出筋头,蓬松枯槁”。清代陈士铎的《洞天奥旨》[5]中有“千日疮生于人之手足上,一名疣疮,一名瘊子,一名悔气疮。状如鱼鳞排集,层叠不已,不痛不痒,生千日自落,故又以千日疮名之”的描述。总之,本病多由气血失和,腠理不密,风热毒邪,乘机袭入,搏结于肌肤,发为皮部;或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或血虚肝失养,以致气血凝滞,郁于肌肤而成。若病程日久,毒邪进一步耗伤正气,则肝郁气血凝滞,形成肝瘀痰凝之证,毒邪更加顽固难除,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应以解毒化瘀、和血通络为法。
现代医学认为,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6]。病毒感染后,皮肤有明显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上部细胞有广泛的空泡形成,颗粒层均匀增厚,角质层呈筛网状,基底层内含大量的黑素,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种良性赘生物[7]。西医普遍认为扁平疣的发生、发展和消退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免疫力缺陷或扁平疣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疣体几乎不能自然消退[8-9]。扁平疣患者出现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或被抑制的情况,可能是扁平疣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的原因。
西医治疗扁平疣有电灼法[10]、激光法[11]、液氮冷冻[12]、自体疣移植[13]、内服或外用抗病毒药物等[14-16]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17]。中医学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18]中就记载,“取敝蒲席若籍之弱(蒻),绳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本),热,即拔尤(疣)去之”。艾灸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包括了热效应、药性作用及“综合效应”(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19]。其具有扶正固元、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解毒化瘀的作用。明代龚居中的《红炉点雪》:“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火有拔山之力……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可见灸法用广效宏。三棱针,属九针之一,《内经》中称之为锋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主要用于“泻热出血”,是“宛陈则除之”的具体应用。扁平疣为风热毒邪搏结、气血瘀滞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以麦粒灸配合三棱针挑刺治疗本病,既可疏风清热解毒散结,又可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标本同治,可有效预防复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麦粒灸配合三棱针挑刺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是一项“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此外,麦粒灸配合三棱针挑刺治疗扁平疣应注重稳、准、快,注意掌握灸法的火候与时间,以防烫伤。而三棱针挑刺后也要及时保护好创面,48 h内不宜沾水,以免感染。
[1] 曹丽英.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38-3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5.
[3]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5.
[4]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刘忠恕,张若兰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93.
[5] 清·陈士铎.洞天奥旨[M].孙光荣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07.
[6] 范雪莉,李汉臣,党育平.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病[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6):371-373.
[7]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5-416.
[8] Sterling JC,Handfield-Jones S,Hudson PM,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J].Br J Dermatol,2001,144(1):4-11.
[9] 孙文倩,曹碧兰,颜廷凯,等.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9):950-952.
[10] 陈晓霞,张培莉,赵静,等.高频电灼加利巴韦林外涂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6):732-733.
[11] 王德坚.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扁平疣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4):2077-2078.
[12] 帅茂圣,凌才英,赵建林,等.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40例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5):308-309.
[13] 李新芳,王晓云,仪晓芹,等.自体疣移植治疗扁平疣和寻常疣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1):67.
[14] 郑颖娜,张守民.脾氨肽联合干扰素α-2b及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4):43-45.
[15] 梁云川,卢会秀,李建英.阿维A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顽固多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6,38(10):1535-1537.
[16] 张碧红,张英博.异维A酸联合匹多莫德及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126-127.
[17] 孔珍珍.面部扁平疣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4):78-80.
[18] 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60.
[19] 岳公雷,杜广中,张磊.不同质量艾炷灸温度时间曲线变化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70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