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芳
一、何谓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实际成长的特点相结合,高中政治课程的总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而分类目标则由“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走向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二、让时政热词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之养成齐飞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又能够有效兼顾高考,是每个政治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而我的法宝就是时政热词。时政热词综合概括当下国家及社会最新的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是国家及公民共同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众所周知我们的政治高考从来就不回避时政热点,近年来以当下时政作为命题背景的高考政治又无不渗透着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考察。福建省福安一中陈琼莹老师在今年福建省高三政治学科尤溪教研做讲座时直接点出“时政知识储备与能力素养是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的重要因素,也是决胜高考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近几年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很重视时政热点的考查,始终是考查的重头戏,70%以上的选择题和全部的主观题都采用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素材”。因此在高中三年的政治课堂教学及课后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时政,储备时政治知识,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结论得到高三政治同行的一致认同。时政知识储备匮乏,是当前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根据政治学科本质及育人价值进行教学反复实践,精研课标,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会关注热点,开阔政治视野,增加时政治敏感度。比如从高一起建议学生订阅类似《时事》《半月谈》等报纸杂志,初次较为系统地知晓当前最新的时政资讯;鼓励通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第一时间掌握当前国家大事与社会热点;晨起睡前利用空闲放松的时间聆听时政音频,让耳朵放松的同时大脑不停滞;与家人利用吃饭等休闲时间一起讨论时政,让家庭充满时政思辨的良好氛围——当然,以上的任何一种途径,都离不开政治教师的有效引导。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还应该把这些时政热点与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时事政治,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了解资讯的层面上渐渐学会思考思辨其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学会理论与实践结合,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相衔接,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我喜欢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让给学生,让学生当一回“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进行“时政播报”。具体做法是,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这一期的时政播报的选材内容,并制作成为一个短的PPT,让一位学生代表上台为大家做一个5分钟左右的“时政播报”,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点评。这是学生每周上政治课最为期待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培养学生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时政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既满足高考考试需求,同时也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时政热词“数字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新四大发明”“金砖国家”等热词可以有效贯彻政治认同,提高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热词“人口红利”、“机器换人”、“人工智能”、“河长制”等可以唤醒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及学科批判思维;“国歌立法”、“憲法宣誓”、“简政放权”、“打铁还需自身硬”等热词则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推进中国依法治国进程;“顶层设计青年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热词引导学生公共参与,培养合作责任担当意识。
以近年来的长效热点“五大发展理念”为例。“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共包含五个话题:话题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话题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话题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话题四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话题五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教学中,老师先用PPT展示这五大发展理念,让学生初次认识这五个名词,然后班级10人左右为一组,把学生分为5组,分别各自探究一个发展理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思路:如何理解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什么要提倡这些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在国家生活中是如何得以贯彻,通过分组讨论实现了与教材知识有效衔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析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担当的意识,探究过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掌握了新知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与支持,贯彻了政治认同、提升了理性精神、培养了法治意识、引导了公共参与,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政治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及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