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那是一个和煦的春天,我和8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把儿子送到离家不远的公立小学去读书。
从那天起,儿子就到那里上学去了。没有教科书、没有教学大纲、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各种考试,连期末考试也没有。黑板上写满了国际音标和拼写的单词,但是从来不要求学生听写、默写,单词也不硬性要求背。以至于儿子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时,只会看和听,不太会写,甚至有时竟然拼不出一个完整的较长的单词。在国内的同龄人能写出漂亮的作文的时候,儿子竟然不知道英语的星期一、星期二怎么写!这是什么教育!他在中国小学上了3年,成绩中等,在这里竟然数学成绩全班第一!
一学期过去了,儿子的英文口语倒是长进不少,可以自如地和同学、老师交流了。这段时间,我还发现了他的一些新变化。他放学以后很少回家,而是直接去图书馆,在里面折腾半天,经常背一大包书回来,问他借这么多的书回来干什么,他说是作业。
好奇心使我悄悄地注意儿子的作業。一次,我看见他的电脑上的题目是:《我所知道的中国文化》。啊,这样的题目,10岁的孩子能写出什么样的作文来呢?
一个星期以后,儿子的作业做完了。我看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十几页的小册子。一翻,里面的内容可真的不少!从几千年前的中国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简化汉字,从九曲黄河到长城内外……好一篇热闹的作文,这是儿子花了很多时间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后写出来的。这篇文章的最后,列出了参考目录,说明他所知道的中国文化是从哪几本书里找来的。
一年后,我惊喜地发现儿子学了一些在中国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从那次作文开始,儿子已经学会了自己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作业,他不仅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里用计算机做作业,查找各种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快速地找到有关的录像带,还知道哪样东西到哪里去找。而且,他善于钻研他不懂的东西,很少问大人,他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儿子的变化,使我对这里的教育慢慢产生了好感——这里的教育适合我的儿子!他生性活泼好动,在中国,他对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很反感,常常用各种小伎俩来应付严格的老师。而在这里,他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他头脑灵活、心灵手巧,不管是做手工还是绘画,他比其他小孩更能赢得老师的称赞。
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在美丽迷人的海滩、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我经常看到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学生们手里拿着纸和笔,他们不时蹲下来观察,且在小本上写着什么。别人告诉我,这是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呢。
至于悉尼市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更是孩子们经常去的地方,儿子最高兴的事就是背上水和面包,拿上纸和笔,到那里去“玩”。
我问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比如大量的单词(我儿子对很多单词能看不能写)。”老师笑着说:“对人的记忆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另一个就是他能够综合地使用这些知识开发新的创造能力。如果让他们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他们知识丰富,更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还会扼杀人的创造力。”
也许这位老师的话是对的。我想起我的大学同学们,他们在中国的学校里是佼佼者,从国内的大学本科到国外的博士,他们凭着自己的实力和学习成绩拿到奖学金。可是一到实践领域,要搞点研究和创造性的工作,中国学生往往没有外国学生那样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这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差异。中国人从小接受的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很少有自由发挥的时候,一旦失去常规的参照,可能得到的并不是自由,而是茫然和诚惶诚恐。
看到澳大利亚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欢蹦乱跳,无忧无虑,我不禁想起国内的小学教育,想起小小的年纪在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一年比一年沉重的书包,想到几岁的孩子在灯下做作业,想到那三天两头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