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蒋茜
摘要:难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存在作品译介不足、高质量论文匮乏、研究视角狭窄、研究缺失审美性等方面的不足。总体而言,目前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地域,加强跨学科研究,改善目前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引起更多人对难民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难民;小说;述评
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难民,但难民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從20世纪开始的。德国作家海里希·玻尔(Heinrich Boll)曾说过,20世纪将主要作为难民的世纪而被铭记。[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难民的数量不断增加,遍布世界各地。事实上,难民问题同样也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16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最新《全球难民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范围内共有6,56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其中有2,250万是难民,难民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2]而由难民引起的社会治安、毒品走私、人口贩卖、艾滋病扩散、跨境赌博、宗教渗透、非法移民、非法跨国婚姻等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难民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世界难民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1)难民的概念;2)难民产生的原因;3)难民问题的影响;4)地区和国别难民问题;5)难民与法律问题;6)难民保护问题;7)地区和国别难民政策;8)难民机制建设;9)难民问题的人道性和政治性;10)区域性难民问题的解决对策和难民事务管理对策;11)国内抗日战争与内战时期各地难民的安置和救济问题。难民问题由来已久,引起难民问题的原因极其复杂,并且对难民输出国和接收国之间的国家关系、经济发展、边境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分别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视角撰文探讨难民问题,而文学艺术界也通过小说、诗歌、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探讨难民问题,以文学艺术形式表达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国内难民题材小说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的文献收集与整理情况,目前国内学界对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香港难民题材小说研究。例如,赵稀方的《五十年代香港的难民小说》一文论述了香港50年代难民小说的特征,以及简要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3];蔡益怀以二战以后二十五年间(重点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小说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论述香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4];古远清分析了王敬羲小说的创作手法与赵滋藩或其他“绿背作家”的不同之处,认为王在创作《女房客》时并没有在“难民”身份上做文章,而是以回忆为视角,着重挖掘平民对日常生活的感悟,王的创作中的抒情传统与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坛的“难民文学”与“通俗文学”两股潮流相区别[5]。
第二,比较视角下的难民形象研究。例如,金丽花通过比较韩国50年代末期的三部小说《误发弹》、《肖利·金》、《不信时代》与美国的《我是泥土》中的女性与难民儿童形象,批判这场战争给朝鲜半岛女性与儿童身心造成的极大伤害。[6]
第三,文学理论对难民题材小说的解读。例如,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因其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胡赛尼的“阿富汗三部曲”一经推出,即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好评,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评论的热点之一。国内最早研究胡赛尼的是尚比武、刘爱萍,2007年两人翻译《卡勒德·胡赛尼访谈录》。同年10月,两人在《外国文学动态》发表推介文章《托起“灿烂千阳”的“追风筝的人”——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其人其作》。此类书评旨在向中国读者推介作品作家,并未过多涉及文本分析。[7]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创伤理论、伦理叙事、叙事结构、叙事策略、叙事手法、后经典叙事、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等视角对胡赛尼的小说进行解读。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胡赛尼作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零星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外,绝大部分论文发表层次不高,研究视角雷同,研究方法相似,缺乏原创性,并且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版相关学术专著。
第四,难民身份问题研究。例如,胡倩借助心理学相关理论,剖析黎巴嫩女作家迦娜·法瓦兹·哈桑的小说《第99层》。小说围绕生活在纽约的巴勒斯坦二代难民麦吉德的身份困境而展开。胡倩的论文剖析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创伤,并通过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杂交理论,分析小说作者所提供的身份重构方式。[8]
第五,犹太难民小说研究。例如,德国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上海,远在何方?》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成功再现了德奥犹太难民为躲避二战期间的纳粹暴行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上海避难的那段历史。沈晓露的论文从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两个维度探讨这部小说[9];向兰英从小说的叙述技巧和上海犹太人的流亡这两方面探讨《上海,远在何方?》中流亡者的身份问题。[10]
第六,难民文化记忆问题研究。例如,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小说《蟹行》讲述了主人公图拉固执己见,不断回忆自己年轻时经历的古斯特洛夫号难民运输船被苏联潜艇击沉这一灾难,导致了儿子的不理解并将孙子引上歧途的家庭悲剧。张硕的论文对《蟹行》中图拉、保罗、康拉德三代人的记忆特点以及相应媒介进行了阐释和论述,还原了充满矛盾的历史真实。[11]
第七、难民创伤记忆问题研究。例如,《失踪者》这部小说回忆了战后德国一个普通难民家庭找寻在二战末期被迫从德国东部逃难时丢失的大儿子阿诺德(Arnold)的经历,展现了这个家庭在战争创伤阴影笼罩下的日常生活及叙述者自身痛苦和压抑的成长历程。刘海婷的“家庭创伤记忆与自我身份认同——特莱谢尔的《失踪者》”一文分析《失踪者》中家庭创伤记忆的生成、传播和固化以及叙述者如何通过受害者回忆叙事找寻自我身份认同。[12]
二、研究现状分析
总体而言,国内难民题材小说研究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对单部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还缺乏研究专著;论文总量偏少,并且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极少;对一些重要作家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有零星研究者从创伤理论视角对难民题材小说进行解读,重点探究文本中的创伤记忆、文化记忆和文化身份等问题,但目前尚缺乏对难民题材小说的创伤叙事、历史书写、历史再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描述微觀的个体体验为主,缺失分析难民题材小说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型”的研究,即通过分析宏大历史叙事反映难民所承受的苦难和创伤,以及通过分析难民生活描写再现历史的研究,并且对难民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历史反思内容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难民题材小说涉及到历史、战争、政治、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但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绝大多数成果仅囿于文学研究视角,缺失跨学科研究成果。
第四,从研究范围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港、德国、阿富汗、朝鲜和上海等地区的难民题材小说,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关注较少。
第五,从研究视角来看,难民问题与政治、经济、宗教、国家关系等紧密相连,全球范围内严峻的难民形势使难民题材小说在创作上呈现浓厚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反映难民的精神创伤和身体创伤与难民的身份困境是难民题材小说的创作倾向。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从文化、身份、创伤等视角研究难民题材小说,而从小说的创作手法、文体风格、艺术特色、叙事艺术和审美等视角对难民小说进行的研究较少。总之,目前的研究更多凸显了文本的文化和政治内涵,而对文本的审美特征研究不足。
第六,从研究对象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妇女和儿童这两类人物,而针对文本中其他人物的研究较少。
最后,造成我国难民题材小说研究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对难民题材小说的译介数量有限,还没有形成译介规模,因此造成了研究资源匮乏的问题。作品译介数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难民题材小说在国内的普及度,进而制约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三、研究展望
难民题材小说涉及历史、战争、政治、哲学、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征,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国内学界对难民题材作品的研究还十分薄弱,遑论在多学科交叉地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促进该类小说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建议:
一是拓展研究视角。目前国内学界主要从创伤和文化身份等角度展开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今后应扩展研究视角,尤其是加强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多角度挖掘难民题材小说的丰富内涵。
二是拓宽研究领域。从现有研究文献情况来看,大多数研究者仅把难民小说当作文学作品来对待,而很少将研究延伸到与难民问题相关的其他领域,例如目前的研究很少关注难民题材小说反映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流离失所者问题、人口流动问题、跨境婚姻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儿童教育和妇女发展问题等,缺失多学科视角下的交叉性综合研究。
三是扩大研究地域。难民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研究者主要聚焦于香港、朝鲜、德国等地区和国家的作品,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难民题材作品研究较少,存在研究地域不平衡的问题,无法全面揭示世界难民问题。
四、结语
难民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种族歧视、宗教压迫、经济恶化等原因而被迫逃离本国的人所引起的全球性问题。在当今全球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难民题材小说的写作和研究对推进难民问题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对问题的关注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总体而言,国内难民题材小说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难民题材小说的研究,致力于推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减少全球难民数量,消除难民产生的根源,直至彻底解决难民问题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瑞典]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挪威]阿斯布佐恩·艾德,主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M].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联合国难民署发布《全球趋势》报告.http://www.sohu.com/a/150143539_157267.2017-06-19.
[3]赵稀方.五十年代香港的难民小说[J].甘肃社会科学,2014(03):11-15.
[4]蔡益怀.香江浪子悲歌——二战后25年香港小说人物形象论[D].暨南大学,2004.
[5]古远清.香港王敬羲小说的异质性——读《女房客》[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49-51.
[6]金丽花.女性与儿童难民形象背后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韩美朝鲜战争小说《误发弹》、《肖利·金》、《不信时代》与《我是泥土》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
[7]转引自 王娟,孙妮.卡勒德·胡赛尼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1-95.
[8]胡倩.小说《第99层》男主人公身份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9]沈晓露.关于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在华德奧犹太难民记忆问题和身份认同的叙事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10]向兰英.流亡中的身份探寻——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小说《上海,远在何方?》中叙事和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
[11]张硕.君特·格拉斯小说《蟹行》中祖孙三代人的记忆解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
[12]刘海婷.家庭创伤记忆与自我身份认同——特莱谢尔的《失踪者》[J].德语人文研究,2017(1):15-20.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