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安徽省北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面向长三角,背靠中西部,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区位优势显著,连续8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全市辖3县4区,幅员面积5950.72km2,总人口379.52万;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7亿元,增长9.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蚌埠作为军事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垓下之战”;近有著名的“淮海战役”;解放后,是国家发展“三线”时期的后方,“一五”时期、“二五”时期的重点建设城市。蚌埠集聚了各类军事院校、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为蚌埠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军情的变化,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蚌埠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以禹会区为主承载区成功创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规划用地7km2,含军工企业7家,军民融合企业61家,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服务制造等行业。2017年,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完成工业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24.3%。可以说,军民融合产业在蚌埠有需求、有产出,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有基础、有优势。关注军民融合、支持军民融合、参与军民融合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蚌埠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谱写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新的篇章。
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设备、设施和人才优势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了蚌埠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东部地区以电子信息等生产为主要产品的集聚区,西部地区以武器装备、新材料生产为主要产品的集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加快发展,固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沫河口精细化工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8个,建成面积达127.7km2;孵化培育了依爱产业园、MEMS产业园等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园区。以电子器件、专用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有效带动了全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军民融合产业版图已延伸至航空、航天、舰船、军工电子、核工业等领域,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蚌埠双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军民融合企业为“神舟”飞船、“长征”系列火箭、载人航天、“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服务。
围绕军民融合创新主体,蚌埠创建创新平台60多个:打造了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子仪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流动博士后工作站4个,完成军民融合类国家项目1000余项,获得有效专利169项,实用专利379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完成的“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等3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类研发平台,以及企业技术中心为皖北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提供了特色服务。全市现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1个,国家级人才18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3人,安徽省“百人计划”8人,“115”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4个,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千余人,高级工以上技能工人3万余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6千余人。敬业精神强、技术水平高的各类产业技术工人,为蚌埠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依托扎实的工业发展基础,蚌埠出台了大量优质的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强企兴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企业上市政策、产业孵化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工业优惠政策,保障了蚌埠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出台了对新取得“军工四证”的企业给予10万元、20万元不等的奖补,规划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用地7km2,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0.67km2土地指标等军民融合专项政策。各个县区均设有帮办服务中心,可为企业审批、建设、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为企业营造舒心、安心、宽心的发展环境。
依托蚌埠本地优势企业、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广阔的市场辐射,蚌埠希望在军民融合相关领域寻求合作,热忱欢迎各领域企业家的莅临参观考察,寻找机会,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