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并举 打造规范化特色高中

2018-05-24 10:21赵良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范化人文科学

赵良

【摘 要】本文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分析和总结北流中学、北流九中等学校充分挖掘和传承校园文化元素,坚持科学与人文并举的方式所取得的特色办学的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特色高中的策略。

【关键词】科学 人文 规范化 特色高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7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探索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元素,科学与人文并举,建设优质校园文化,打造规范化的特色高中,是学校积极应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一种群体文化,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从狭义上说,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活动中,所共同拥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說,校园文化融于校园精神传统、校风、学风、教风、校训、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之中。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1.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对高中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对学生的行为有着良好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引导着高中学生的思想、言行,具有强大的规范功能。校规校纪、工作条例、教学制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言行起着明显的规范作用。一方面,这些因素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和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另一方面,这些因素通过课堂纪律、宿舍纪律以及其他方面的日常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促使学生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内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

3.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凝聚师生力量,共同奋进。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是学校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体现着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可以产生一种向心力,把全体师生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可以增强每一个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师生共同奋进。

二、人文与科学并举,打造规范化特色高中的策略

(一)举文化旗帜,凝聚力量

由于各自需求、利益诉求、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师生的认知与具体价值取向往往难以一致。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广大师生在教学与日常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增强学校发展动力。

笔者曾在北流中学等高中学校担任校长,现为北流市第九中学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传承百年北中“诚朴弘毅”的精神,挖掘百年文化元素,筑起北中“以文化人,以文厚校”的校园文化,致力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高考,致力于师生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凝聚,引导教师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坚守教育理想,积极引导师生做一个正直、勇于担当的北中人,做一个向善、为善,播种善因的北中人,做一个富有文化底蕴、传递正能量的北中人。

在实践中,笔者秉持“真诚与尊重”,以“学校史,懂校训”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以开展“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北中人的专业行走方式”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觉,以开设“骨干教师大讲坊”进行榜样引领,以“精美校园,精致校园,精品校园”建设,让校园文化播散浓郁的本土人文种子。这些“文化塑魂”系列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使得北中人更加谦卑有礼,微笑与爱洋溢在校园,促进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开创了在北流市普通高中学子考上清华的先河。

(二)科学管理,筑教育底线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本,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科学管理,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教育的底线,彰显学校应该具有的教育本色。

学校科学管理就是围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方法,管好教学质量,理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利益关系,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行机制的优质高效,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形象。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本,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管理机制。在规范化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要以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方面。教师也应该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要回归到素质教育的本质上来,注重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片面地追求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三)注重人文关怀,重视师生的成长

人文关怀与学校科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管理既要兼顾学校建设与发展,又要考虑师生的成长。这就要求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一名老师和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掌握师生的愿望与需求,树立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思想,以求得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规范化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是现代中学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抓住这个核心和基础,重视教师自身的成长,打造教学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实现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全面协调发展。

1.优化学校人文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心情。干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广大师生产生自律、愉悦的感觉,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条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加强校园内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适宜学习、交流的自然环境和教学氛围,是打造规范化特色高中的必由之路。

(1)美化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是广大学生和老师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书香盈门、文明儒雅、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2)优化教学设施设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活动也需要接地气、与时俱进,把新技术新设备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北流九中以“党建+”模式领航、超越,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学校预计总投资 3500 万以上,再建新教学楼、宿舍楼和体育馆,改善教学设施,彰显北流九中“阳光体艺”的办学特色。

(3)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北流九中前身是由进士党庆奎先生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铜阳书院,从创办时间和创办者的身份可见九中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 通过制定“知至意诚,砥砺敦行”的九中校训,兴建“二十四节气”国学文化墙以及“知至文化广场”尽显九中文化风采。开展九中文化艺术节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以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校园书画展、“曹灿杯”演讲比赛、疯狂读书、疯狂英语等活动,以活動为载体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个个健康成长、人人都能成才的自信文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教学的激情。

2.优化教师成长机制

(1)优化教师评优评先。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评优评先激励机制,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动力所在。要注意发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外,还必须针对当代教师人心思新、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特点,进行精神奖励。教师评优评先必须严格程序,如在北流市第九中学,由校级领导、学校中层骨干领导以及教师代表组成评优小组,采取自下而上推优和自上而下评优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评优细则评分标准,以事实为依据,以规章制度为准绳,评出各类先进。只有这样才能让评优评先活动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

(2)优化教师成长平台。在打造规范化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关心教师的成长,优化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培训等教师成长平台,定期开展培训,引导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题研究活动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教师自身成长提供机会。在北流中学,笔者通过开展“北中骨干教师大讲坛”活动,注重骨干教师的中坚作用、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在北流九中,由学校科研处牵头开展“青蓝工程”培训,加大对大学新毕业老师或者毕业后工作尚未满五年的老师进行培训,使其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教务处、科研处、校办联合举办“学习十九大,师德师风大讲堂”活动,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树立学校师德师风结合起来,把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只有教师在自身成长中得到激励、找到坐标,才可能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促进自我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利益诉求渠道。在学校管理和打造规范化特色高中的过程中,要基于人文关怀,兼顾各方的利益。这就需要在制定或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让广大的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才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北流九中是由北流市师范学校转制过来的,师资队伍中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笔者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师代表的作用,让教师有话可说,有地方可说,通过这个渠道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在北流中学担任校长期间,笔者采取党代表接待日、校长接待日等方式解决教职工的困难,解决好学校管理上的问题,解决好老师与学生的问题,等等。对于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主要倾向于住房婚姻问题,学校通过多方渠道兴建集资房、公租房满足青年教师住宿需要;通过团委,妇联举办联谊活动或“青年教师沙龙”给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及交友平台。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了教师利益诉求的优化,使学校管理更为人性化、人文化。

3.优化校园活动,把阳光送给学生

教育的真谛就是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德育,就是照亮生命的阳光教育,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笔者事必躬行,秉持“德育的任务就是把阳光送给学生,塑造美好人格”的理念,坚持“专业、审慎、务实”的原则,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创新德育途径,组建德育办,抓好养成教育;开展寻找“阳光教师,阳光学子”活动;开展“动起来,做有领导力的北中人”的(下转第75页)(上接第71页)文化周活动;组建“爱心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以文化的滋养、传统的熏染、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手段,着力培养“情感积极、品德良好、人格健康”的阳光学子,塑造理想人格,使学生在温暖的阳光中得到成长。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种文化、思潮的强烈碰撞、冲击,学校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的管理。因此,抓好学校管理这一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极具现实意义。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应当站在时代前沿,充分运用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把人本管理的思想应用到学校管理中,科学与人文并举,关怀师生的情感、尊重人格、保障权利,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学生、教师和学校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把学校打造成为规范化特色的高中。

【参考文献】

[1]曹传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综合素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2)

[2]彭 彩.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高等教育,2017(1)

[3]吴 志,刘 欣.初中学校管理中应如何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

[4]王斌斌.浅析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

[5]吴明新.探究人文关怀下新的中学学校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及发展[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

(本文系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系列成果之一)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规范化人文科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