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恩泽 周靖明
摘 要:在当今阅读形式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淳朴的纸质书籍以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占据着书籍设计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从纸质书籍带给人们的触感体验以及纸质文化的魅力等角度分析现代最美书籍的审美特征以及设计趋势,力求寻找紙质书籍设计的新发展。
关键词:纸质书籍;文化魅力;触感体验;创新统一
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价值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书卷美与现代装订形态相互交融的过程。设计出一些能够启发读者与书籍之间精神交流的读物,从而使读者能够快速地、有效地体会到此书主要讲述的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并且为整本书籍营造一种有趣的氛围,在书籍具有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正确的传达完整信息,体现出设计书籍内容的层次感,以丰富的表现力来打动读者。
日本著名的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曾提到:“以包容生命感的造型为突破点,以浩瀚、冗繁、魅力无边的图像中寻找其源流,从层层包容无限内涵的造型中分辨破译,寻找宇宙万物的共通性和包罗万象的情感舞台。”同时回顾到春秋时期《考工记》中的论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而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其主要讲述的是书籍美学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万物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形神兼备。而书籍设计是否精致出彩,都取决于书籍设计师如何对整本书籍的把控,在书籍统一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些趣味性的设计,可以呈现出一本优秀的书籍设计。中国著名的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在自己出版的书中曾提出:“书籍设计者的工作就是将信息进行美化编织和使书籍具有丰富的内容展示并以最易阅读、最有趣、最便捷的当然是最美的表现方式传递给受众”。
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索一下纸质书籍的魅力。
一、探索书籍的魅力
通常美的纸质书籍可以做到让读者在翻阅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纸文化”悠久的历史底蕴,体会不同材质的纸带给我们的不同触感。我认为纸是有情感的,因为它是由有生命的植物加而工成的,所以书籍也一样具有生命的灵魂。高尔基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所以纸质书籍的魅力也体现于此。
在书籍设计领域当中极其具有影响力的一个评选活动就是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书籍”的评选,在众多的优秀作品中也有不少是来自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例如,著名的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书籍设计作品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书籍”和“世界最美书籍”的称号,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书籍设计作品的名字是《不裁》。这本书的设计看似平淡,但却处处流露出设计师的小心思,整本书选用的是具有自然毛边痕迹的纸张,为整本书注入了生命,它也曾在2007年获得“中国最美书籍”和“世界最美书籍”。这些获奖作品不但为中国设计师带来优秀的学习案例,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经验,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书籍设计在世界艺术道路上的快速发展,并且弘扬了中国书籍的文化魅力。
纸质书籍的魅力不该着力于过度华丽的、与书本中心内容无关的装饰工艺,而该着力于书籍设计中的形式感与书籍内容的完美统一,以及对整体感的把控,同时把视、触、听、嗅、味的五官体验融入于书籍设计当中去。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书籍”的大赛中,曾经的评委会主席,同时也是德国著名设计师乌塔女士曾就“怎样的书籍设计才称得上最美的书”这样一个话题时谈到,针对设计书籍,要以书籍的中心内容和整体的统一关系为重,而不能只是单纯地考虑设计封面的美感。
(一)书籍传承的魅力
我国是发明造纸的古国,同时书籍艺术在中国也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背景。但在书籍艺术的初期,书籍的装帧方式并不是以纸张的形式来呈现,而是由竹木、树皮、甲骨和石头等来作为载体,直到后期才发展成为纸质装帧。在古人创造的这些丰富的书籍艺术瑰宝的基础上,作为书籍设计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地吸收传统书籍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时代美感的书籍作品,体现书籍传承的魅力。
(二)纸张质感的魅力
如今纸张仍然是文字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其他材质都不可替代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是纸张质感的魅力,赋予了书籍如今的辉煌。不同的纸张材质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准确地选用纸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凸显书籍设计艺术魅力的关键。
当我们手握一本书来翻阅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是整本书带给我们或轻盈或扎实的质感,随后又可以感受到纸张材质带给我们丰富的触感体验。人们常说:“墨香纸润,开卷有益。”此时纸的触感,墨的香气,随着页面的翻动的沙沙声扑面袭来,同时刺激着五感神经。古人读书时,可以听到贝叶书、竹简书、缣帛书等各种不同音色不同起伏的摩擦声,而如今厚重的辞典可以击打出啪嗒的响声,绵软无骨的线装书却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魅力的书籍设计会触及读者的五感,从而形成了对书籍的整体印象,其中视觉是最直观的体验。
以之前提及的“世界最美书籍”作者朱赢椿设计的《不裁》这本书为例,其虽然没有繁华的装饰和过多的设计,但是往往最能打动读者的就是看似平淡却又走心的设计。它是一本三十二开的平装书,纸张的选用也并不复杂,但为了给这本书添加趣味性和生命力,作者在这普通的纸张上做足了文章,把它设计成了一本能够边裁边看的和读者有亲切互动的毛边书,使读者在翻看的过程中会增添一份小趣味。例如用纸刀裁纸时发出沙沙的声响,裁纸过后纸张边缘出现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毛边,这样有趣的创意给书带来了生命力。
纸的魅力体现在自然的痕迹,即使如今是电子数码主导的时代,人们仍然在探寻纸张魅力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亲近感。
(三)创新统一的魅力
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创新的设计要建立在统一和具有美感的基础上,即书籍的设计开本大小、整体调性与书本中心思想完美融合。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和编排将整本书籍内容和氛围烘托出来,达到整本书的浑然一体,同时再利用推陈出新的理念把理性美学与感性领悟融会贯通,汇聚成一本具有充满个性魅力的书籍设计作品,最终将其书籍中心内容完美地诠释,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日本著名的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先生说过,书籍的本质表现为两种个性,一是作者的个性,二是读者的個性,设计即是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可以相互沟通的桥梁。所以设计师要具备创新的精神,使得读者思想与作者的内容产生融合和碰撞,那么设计作品的创新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二、探索当代纸质书籍的发展
把开拓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书籍设计艺术的范畴中,从而更好地发展纸质书籍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新媒介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纸质书籍仍然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五感体验以及同时拥有自然气息的特质,不可替代地屹立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根据这样不可比拟的特性,纸质书籍设计仍然有可以探索的无限的可能性和创新性,需要广大的书籍设计爱好者们去发现和创新。我们要秉承 “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做设计,不断地尝试用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纸张等方面搭配出更多具有生命力的设计方案,在设计实践中体现出书籍整体化设计的重要性。
时代不断地进步,作为设计师的我们也要及时更新设计观念,不要过于追求迎合市场,要擅长应用设计的创造力传递给社会正能量,从而逐渐地提升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优越生活质量的向往。同时我们可以注重从“装帧”到“书籍设计”上的意识转换,我们可以把一些代表着中国传统书卷韵味的书籍设计带向世界,例如,《中国记忆—五千年文化瑰宝》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同时受到了广大书籍爱好者的称赞。整本书的设计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包括装帧方式、排版形式等,无一处细节不彰显出中国文化丰厚的底蕴和东方文化的个性。所以我相信即使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书取代不了纸质书籍,因为纸质书籍本身承载着属于它独有的文化魅力。
三、结语
书籍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除了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外,同时还担负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探索书籍之美的同时,还要不断地给予书籍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姜靓.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袁恩泽,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周靖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