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你别用假睫毛戳我

2018-05-24 08:57张明萌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苦日子林超贤假睫毛

张明萌

第二次见林超贤的时候,他刚运动完,紧身服裹身,哪里看得出过了50岁?说话中气十足.音量隔着玻璃都能打穿。眼神坚定,又有些混沌。一副受过苦却又纯粹的样子,像沙粒里的钻石.亮得刺眼。睫毛很长,甚至长过上下眼皮的距离。后来采访海清,聊到睫毛,她说在现场总是会和导演打趣:“导演,你别用假睫毛戳我。”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注意到。

林超贤的苦日子很长,入行二十多年.电影没有一部卖座。90年代初赶上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尾巴,学了些本事。跟着陈嘉上拍电影,白天在片场死打,没工资,晚上去机场开出租车补贴生活。独立当导演了,遇上亚洲金融风暴,没人投资电影。这一波过去了,盗版潮又开始,电影院票价从50元降到25元也没啥人看。挨过去了,SANS波及香港.没人敢出门拍片。接下来又是金融危机。到底是为什么坚持下来的呢?

从2008午的合拍片开始,《证人》《线人》《激战》《逆战》《破风》.风格大变,竟然也走出一条路来。北上导演大多水土不服,他反倒因投资的扩大放开了手脚。该惊险惊险,该刺激刺激。当年的本事开出了花.内地观众眼前一亮,竟然有电影能媲美好莱坞的动作场而。《湄公河行动》大概是这么找上门的.公安部牵头,最后票房口碑大丰收、《红海行动》随之而来.海军全力支持,片子更上一层楼,53岁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这样的生活是他想要的吗?他当然也没有意识到。那些苦日子也没人愿意过,况且等到五十多岁才冲破困局,实在过于漫长。不过看着他那么有神的眼睛和那么长的睫毛,应该还能拍出更多好片吧。

大家都是这样吗?当时苦不堪言,事后过眼云烟。就像记者赶稿、导演死扛着拍片,只好安慰自己,乐在其中。

最乐在其中的大概是《江湖告急》,传言当时香港只有两部电影在拍,这是其中一部。它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他最后一部电影。结果呢,这部反类型的黑帮片笑点十足,每个镜头都苦中作乐。不过可惜啊,从那以后他再也没那么有趣了。

第一次采访意犹未尽,本想补一个电话采访,没想到导演直接说明天再来一次吧,我也好久没有讲过这么多话了。他的倾诉欲真强啊。

不过整个过程都是笑着的,或许是心情好,采访前被数次提醒要用粤语,见我时间了句你会不会,就改用国语了。

宣传说导演之前国语表达不太顺畅,讲的话也容易被误解,跟我聊的时候倒是没太顾忌,只是语言转换有些慢,加上口音.配上长长的睫毛,竟有些可爱:

想到当时做彭于晏的稿子找林超贤做外围采访,他和监制正在拍《红海行动》,电话打到摩洛哥,隔着屏幕都能听到呼呼大风.说出来的活都裹着沙子,颗粒感十足。如今以这样的方式面对面.是缘分吧。

又一次深夜走過香港的街道.难得住在尖沙咀,虽没了白目的熙攘,夜里也尽是烟火气——繁华地方的特权。南亚人在重庆大厦门口说着咖喱咖喱,带着酒气的大叔从路边小巷探出头来。某个拐角不知道去了哪里,走进一片夜深人静。

我又不可避免地想起春夏了,两年前的采访,也是这样混混沌沌的夜,3月的香港并不凉爽,闷热的空气密不透风,厚实的高楼,狭长的街道,若有若无面无表情的路人,另一面的香港。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会不会有分裂感?

又想这种分裂感存在于很多地方.比如林超贤白天拍戏晚上开出租车的时候,那不是漫无目的地疲于奔命,或是有理想有梦地冲向未来,而是一个人可以置身不同时空切换角色,互不干扰又都得卖力,这种感觉很奇妙,尽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那特殊的是什么呢?

大概是五十年如一日的长睫毛和小风大浪地狱天堂都改不掉的拍动作片的心吧。

猜你喜欢
苦日子林超贤假睫毛
读懂“苦日子”
一年卖出70亿元,这个小镇包揽全球70%的假睫毛
徐克携徒孙林超贤:一起北上“长津湖”
赛雷三国
平度“假睫毛小镇”传奇
短命鬼的选择
林超贤“行动”是我人生的一种态度
假睫毛的3种危害不可不知
滚开吧,假睫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