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去世那年我7岁,那时还不知道他,更不可能知道若干年后他的作品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占据十分重要也十分特殊的一个地位。我是先生的迷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却写出了那么多好的作品,美而天然,质朴又浓烈,极富生命力,自成一派。我常常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天生就是带着某种使命的,他们的天赋和光芒注定无法被埋没。也因为,在他的文字里,我能找到童年时的家乡,那些我仍清晰记得却无法描述念念不忘的美,在他的文字里,我能找回来。所以,读先生的文字,比读其他作家的文字,更多了一层情感上的共鸣,感觉自己的心变得更柔软,一些深埋的细腻的情感更容易被唤起,其实,这就是乡愁。
(@老妖)
我是个“大二”的在读医学生。我们的专业课程大多是由学校附属医院的老师教授的,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有些老师会讲述起自己身边的经历和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肾内科老师讲述的医患故事。
当时,老师实习正轮转到消化内科。某天,她跟着她的带教老师查房问诊后,正打算回办公室,一位打着点滴的患者找到她们,他说自己胸疼,想开点药缓解一下。带教老师有点疑惑,但表示理解,让患者先回病房,她待会儿就去检查一下。但几分钟后,医生走进那位患者的病房,却发现患者正全身抽搐,呼吸已接近衰竭,气息奄奄。带教老师和几个医生见此状赶紧抢救,但可惜,为时已晚。后調查发现,患者对他当时注射的药物有着极为强烈的过敏反应,而医生开药询问时,患者只字未提。
患者生前身居农村,平时无病征,只是那几天腹痛难耐,就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他猜测所患的只是小病,便一个人前往医院,打算看个门诊,检查、治疗、观察一天就出院,殊不知却发生这样的变故。医院赶紧联系患者家属前来医院协商事宜。
等到患者家人来时,医生们惊讶地发现随同家人前往医院的,还有律师,刚到医院便要求查看患者病历。医院也早已封存好物证,双方事宜一律依法处理。
回想起刚入学时的开学典礼,操场上,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满怀着新奇与兴奋的医学生们宣读着宣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克己奉公,高山景行,大医精诚。”一腔热血洒医学。
但现今,我们中的大多数,每天都在各式医患纠纷听闻中瑟瑟发抖,忧心忡忡。忧心自己多年研读的医学,人生与未来毁于一旦。
医患纠纷,能良好沟通、依法处理,固然是最好的。但寒假在医院见习时我才发现,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不觉间已消磨了医务工作者的耐心与精力,有时会出现医生语气较凶、缺乏耐心与患者沟通、顾此失彼的现象,故医患彼此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是不理智而引发的惨剧也随之而来,一切都是如此地难以预料。老师在讲述她的经历时,平淡地说:“这类事不时就会发生的。”说时,她嘴角边挂了一丝苦笑。
我的亲戚大部分都是医务工作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们表示可以选择老师、会计,但并不希望我踏入医学行业。分数不高的我,百般琢磨后,还是选择了这行。或许于我而言,医院是比较独特的,能给我带来一种特殊的安全感。我想,对于病患而言亦是如此,他们同样期盼着能在病痛的折磨下感受到一丝人文的关怀。医患关系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学医后逐步感悟到,人在病痛与生命面前,是如此渺小的存在。许多复杂的、掩盖的人性在性命攸关时,便展露无遗。而我们,就在这人性的交织中,感受生命的轮回。
(中读用户 长镜头的欢颜)
去移动大厅办理宽带业务时,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说,现在办理宽带业务可以赠送亲情号码或副卡,亲情号码享受通话优惠服务,副卡与手机主卡同享套餐业务,不用额外缴纳月租。一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将工作号码与私人号码分开使用,“公私分离”互不干扰,我当即就选了一个新号码作为手机副卡私用。
没想到新号码开通的第一天我就不堪其扰——骚扰电话接连不断,垃圾短信横飞满天,短短一天时间我就接到15个骚扰电话和十几条垃圾短信。来电话的人中有的直接问我“什么时候打款”,有的开口就说“后天晚上老地方聚餐”,甚至有人堂而皇之地“借宝马”“催合同”“相约自驾游”。起初出于礼貌,我对这些莫名来电都有礼有节地予以解释,但如此一天下来便早已没了耐性。到了晚上我开始有些神经衰弱,只能果断关机。由于在办理新号码时签了两年合约期,中途不能修改套餐,所以我只能继续忍受这般骚扰。这哪里是将工作与生活有效分离,简直就是自寻烦恼啊。
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几位文学圈的朋友诡秘地问我何时变得如此“闷骚”,居然用新号码注册了名为“辣手摧花”的微信号,头像是个赤膊威猛的肌肉男。我慌忙向朋友解释说,这是我新办的手机号,“辣手摧花”定是这个号码前主人的江湖绰号,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切勿对号入座。我的解释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朋友笑说,现如今每个人几乎都同时拥有几个手机号码,人口流动量大,号码更换频率越来越快,你从移动大厅办理的所谓的新号,基本都是旧号码,二手号码隐患颇多,而且你并不知道这个号码的前主人,在使用此号期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朋友的话也不全对,我也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但是使用这个二手号码两个月后,我大概知道了此号码前主人的兴趣爱好,因为很多手机APP都用此号注册过,包括邮箱,我时不时地还会收到网站发来的各种验证码,且每月下旬还会收到银行发来的按揭还款提醒短信。由于这个号码在很多软件和网站上都有过注册,且停机之前没有注销解绑,导致我的新号码除了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功能可以使用之外,根本无法用其注册其他账号。新号码非但没有让我拥有一份私密安静的生活空间,反而愈发加重了被打扰的烦恼,营业厅工作人员所说的“双卡同享一份套餐、让生活更加细致条理”的承诺成为空谈。
如若用户在注销手机号码之前,能将用该号码注册过的所有账号解绑,并及时告知通讯录里的朋友手机号码更换情况,或许就不会有后来者的诸多烦恼,但这又非通信部门一己之责。要彻底消除二手号码之忧,需要通信部门和其他所有需要手机号码实名注册认证的平台共同研制对策。
(合肥 艾科)
在我生活的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小城,“一小时交通圈”的说法甚嚣尘上,商品房的价格也因此同步攀升,高者每平方米已近万元。
但所谓“一小时交通圈”,强调的是我们这个县级市与长江入海口南岸的上海的距离,只有大约一小时的车程——这是说一旦高铁开通,那么,从本地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小时。故此,在不远的将来,本地必将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进而可能带来汹涌的购房潮。因此,对于手头拥有一定的闲置资金并希望它们能够保值与增值的人们来说,现在购房乃是大好时机。
两三年前,本地由于房地产过度开发,已经出现了卖房难的问题。我有一位老同学在一家上市企业的房产部工作,两年前他们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本地已建与在建的商品房存量惊人,足以满足未来7到8年的市场需求。即便是在我们这个小城的核心地区,主干道边的小高层与高层商品房,已经装修过的——装上了窗帘与空调外机的,以及晚上亮灯的不到两成,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区域该有多少空置房;另一方面,在我们这座小城里,很多家庭拥有两套以上的商品房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再说城乡接合部,那里的不少人家,因为拆迁而于一夜之间手头多出了两三套住房的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至于说到远乡的农民,他们更是不缺住房:他们中十之八九的人家住的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嘴里的“独栋别墅”,并且因为家庭中的年轻人多在外工作,这样一套“独栋别墅”,往往只有两三个、三四个老人与孩子留守。
在建与已建的商品房严重过剩,方方面面十分着急完全可以理解。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银行、地方政府以及业主,他们的切实利益都与商品房銷售紧密挂钩,大家自然劲儿会往一处使。
这样的现实让人十分痛心与无奈。在我们拼命炒作“一小时交通圈”以维持商品房的高价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以历史上的日本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稳定带来的冲击作为前车之鉴,保持适当的警醒,以避免那样的噩梦也降临在我们身上?
(江苏如皋 严阳)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核发情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14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期刊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有关通知》、《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三联生活周刊》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已领取或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5月28日~6月30日。举报电话为(010)84681039。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艾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