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
抚触是指经科学指导,对新生儿进行有序的、有技巧的按摩。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摸,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的操作方法[1]。抚触最早起源于1881年,1995年引入中国,并于2001年得到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围产医学会分会及中华护理学会的认可和推荐抚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医疗技术,它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刺激,以按摩、捏、提等方法,在婴儿体表某一部位推穴道、走经络,刺激机体体表的感受器,调节大脑皮层和脏腑功能,从而促进强身健体,有易于婴儿生长发育。抚触技术国内已开展多年,研究证明抚触不仅可以促进婴儿体质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也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82例正常足月分娩、无窒息史、出生体质量在2 500~4 000 g、孕母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抚触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
抚触组采用新生儿抚触法;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抚触时间 出生24 h后,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20 min,在进食前或后半小时,清醒、安静状态下进行。出生后第一日由护士操作,以后经过培训由产妇或家属操作,护士负责监督。
1.2.2 抚触手法 (1)头面部:①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至太阳穴;②用两手拇指从鼻两侧向下滑动至嘴角后反向上推拿至两耳前方。(2)胸部:两手食指以30°从剑突至肩峰向上滑动。(3)腹部:两手依次从婴儿的右下腹经上腹扶到左下腹,同时避开肚脐。(4)四肢:轻提婴儿手部,以食指在掌心顺时针滑动,再以两拇指一次向上推拿手背,一手握住婴儿的一只胳膊,另一手从婴儿腕部至肩部做环形按摩。最后用手提起婴儿双臂,作外展、环转及拥抱动作,以占压合谷穴结束上肢按摩。下肢同下肢,以点压足三里结束。(5)背:使新生儿成俯卧位,两拇指相对向上滑动,并依次按压胃腧、脾腧及大椎穴。为了减少摩擦而造成新生儿不适,在抚触前用婴儿润肤油滑润双手,按摩动作轻柔,适当用力,以皮肤微红为宜。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抚触组新生儿出生后15天、出生后42天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抚触组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出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抚触组新生儿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抚触组新生儿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两组治疗前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新生儿抚触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科学育婴新理念,是一种对新生儿健康十分有益的自然健康医疗技术[2]。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3],体质量是衡量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抚触有效刺新生儿体表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促进机体胃肠活动,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刺激胃酸分泌,使胃肠蠕动增强,有助于新生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4],使婴儿体质量增加。
表1 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比较(±s,g)
表1 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比较(±s,g)
抚触组 41 3 508.7±441.4 3 601.5±325.6 4 165.7±561.2 5 578.0±642.0对照组 41 3 445.1±324.8 3 587.6±359.1 3 915.9±368.4 5 154.2±393.3 t值 - 1.210 1.350 2.383 3.604 P值 - >0.05 >0.05 0.020 0.001
表2 新生儿胎粪排除情况比较(n)
表3 新生儿睡眠情况比较(n)
表4 新生儿临床疗效比较 [n(%)]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s,μmol/L)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s,μmol/L)
抚触组 41 303.4±33.6 132.4±32.5 0.000对照组 41 306.3±34.0 155.8±29.1 0.000 P值 - 0.685 0.001 -
抚触可刺激新生儿神经系统,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和利于新生儿的精神发育。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皮肤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并使心脏泵血作用增强,血流加快,生长激素水平增高,血红蛋白合成增加,抚触能使新生儿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灵敏,获得深度睡眠[2],即抚触后很快入睡,而且不容易惊醒,延长睡眠时间。这是新生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反映。同时抚触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充满爱意的抚触通过皮肤的刺激,给新生儿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抚触可以促进母婴交流,令新生儿感受到母亲的爱护和关怀[5]。
抚触应注意:新生儿显得疲劳、烦躁时,不要再刺激他,应让其休息等醒后再进行抚摩。开始时应轻轻抚摩,逐渐增加压力,好让新生儿慢慢适应,不要强迫新生儿保持固定姿势,留心新生儿的反应,如果他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下来,然后才可继续,不要让新生儿的眼睛接触润肤油,在脐痂未落之前不要按摩该区域,注意室内的温度和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并防止噪音。上肢抚触近端至远端依次按摩手掌、手背及每个手指,下肢抚触方法同上肢;背部是新生儿俯卧位,两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以脊柱为中点,向外侧抚触,从上到下进行,然后再从上到下按摩脊柱两侧的皮肤;臀部是两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从臀部内测向外侧做环形抚触。正确的按摩手法时取得良好的抚触效果的基础,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8]。
新生儿抚触融合了心理和生理的交流,增强了新生儿的食欲,提高了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促进胎粪尽早排出,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降低发生核黄疸的危险 。对新生儿黄疸予以抚触等护理干预后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提早,排便次数增加,每日吸吮次数明显增加,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亦显示,对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患儿的临床有效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这说明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通过有顺序有规律地抚触患儿全身,继而刺激患儿迷走神经,并进一步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提高患儿摄入量、加强患儿肠胃蠕动、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排泄[9-10]。增加了抚触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效果更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较大,黄疸消退时间较快,这与相关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1]。
抚触不仅在早期可以满足孩子被珍惜、被爱的需求,而且还能使孩子感到安全、自信; 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 而是一种被关爱的体现,一种维系母亲与孩子之间感情交流的纽带。在抚触过程中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12]。对于婴儿的近期及远期发育都有不可估量的益处。同时,它成本低廉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1]刘彧卿. 浅谈新生儿抚触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6):786-787.
[2]刘迎,杜光,王继彦,等. 新生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98-4600,4564.
[3]陈昌辉,吴青,李茂军. 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及其相关问题[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32-1136.
[4]杨艳秋. 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125-126.
[5]梅劲芳.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14-115.
[6]江雪娟,陈建汤,卫红项,等. 自控式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配合家庭化导乐分娩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29-131,134.
[7]刘有红. 腹胀新生儿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51-52.
[8]孙建华. 过期妊娠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机与胎儿预后的分析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9-20.
[9]林蔓彬,钟富珍. 新生儿抚触方法的改善探究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84-85.
[10]胡霞. 游泳抚触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167-169,174.
[11]兰卫华. 抚触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指导[J]. 医学信息,2013,26(1):115-116.
[12]张帆,张昊. 浅谈新生儿抚触按摩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