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病变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05-24 03:41仝占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局灶性病变螺旋

仝占胜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且多种重要机体活动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对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效的良恶性鉴别对于患者及时实施正确合理的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和MRI都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2013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两种方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多排螺旋CT诊断判断存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且两种方法检查的时间检查在1个月以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且在本次研究前无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史。患者均无扫描相关禁忌证。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男42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31~86岁,平均年龄为(54.6±4.3)岁。经最终病理诊断(经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手段及组织病理学综合诊断及近1年的随访最终判断病灶的良恶性,以患者的病灶大小不变、逐渐变小甚至消失为良性,以患者的病灶增大为恶性[2])。70例患者中,共有105个病灶,包括良性病灶45个、恶性病灶60个。

1.2 方法

MR扫描:检查时使用飞利浦Achieva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配套的腹部4通道/8通道相控阵线圈对患者实施常规横断面迅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双回波T1WI序列、自旋回波序列抑脂T2WI序列、抑脂迅速成像稳态获取序列T2W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分别为:T1W序列:TR/TE=500 ms/8 ms;T2WI/TR=4 000 ms/95ms。扫描的层厚、层间距分别为8 mm、1 mm,矩阵为256×256。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的静脉内团注浓度为0.1 mmol/kg的Gd-DTPA,注射速率为2.5~3.0 ml/s,行横断面动态增强扫描或三维快速多期扫描、肝脏加速容积采集等,获取其影像学资料。

CT扫描:患者检查时使用飞利浦 iCT256及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扫描仪实施扫描和诊断,先行常规平扫,设置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5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层间距5 mm,螺距1.026,进床速度为每周25.65 mm,探测器宽度为0.625×40i,矩阵为512×512,必要时可对局部病灶行薄层扫描,扫描层厚为2.5 mm。然后经肘静脉注射浓度为300 mgI/ml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射量为100 ml,速率为3.5~4.5 ml/s,实施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30 s、全肝扫描)、门脉期(60~70 s、全腹扫描)、平衡期(120~180 s、全肝扫描或病灶局部层面扫描);对诊断中疑似存在血管瘤的患者可以在注射后的5 min加行扫延迟期。将扫描获得的资料传送的工作站实施MPR三维重建,重建厚度为1 mm。

由两名经验丰富、年资高的影像学医师实施盲法进行阅片,分别对MRI、多排螺旋CT的扫描结果进行比较。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别对其诊断不同肝脏病变的准确度等进行计算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MRI和CT的诊断结果,其肝脏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0.95%(85/105)和72.38%(76/105),两组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其对不同肝脏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24%(75/85)和63.16%(48/76),MRI高于CT,两组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文的研究分别对MRI、多排螺旋CT诊断不同类型肝脏病变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可见无论在肝脏病变的检出率还是诊断准确率上都有MRI高于CT的情况,特别是在诊断准确率上,MRI(88.24%)与CT(63.1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了脂肪肝的诊断准确率均为0.00%,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外,其余肝细胞癌、胆管癌、血管瘤、炎症等的诊断准确率也均表现出MRI高于CT的情况。这与王建军等[3-5]的诊断结果一致,其还对两种方法鉴别良恶性肝脏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了分析,按照MRI、CT的影像学表现对确定存在、疑似存在病变的位置、大小进行记录,并按照3级分类法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评分(1分为良性、2分为不确定、3分为恶性),二者的诊断特异性差别不大,但灵敏度的比较上MRI仍表现出明显优势。这是由于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过程中,病灶的信号强度或强化方式是疾病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多排螺旋CT在诊断中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软组织分辨率较低,无法实现病灶的准确定性,而MRI的应用则可以通过良好的组织对比度,在不同序列上对肝脏的良恶性病灶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性信号[6-7],具有更好地鉴别效果,在肝血管瘤、肝脏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均可以接近或达到100.0%,的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突出[3,8]。

综上,CT、MRI均能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有效检查,但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表1 MRI、CT诊断不同肝脏病变检出率比较(n)

参考文献

[1]杨悦,朱晓琳,刘辰,等. 增强CT、MRI与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4):342-346.

[2]Eiber M,Fingerle AA,Brügel M,et al.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multi-slice CT[J]. Eur J Radiol,2012,81(4):683-691.

[3]王建军,程广河,姜怀洲. 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94-95.

[4]任宏伟,王强,许强. 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91-3392.

[5]李小庆. 联合Gd-EOB-DTPA动态对比增强MRI与多排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 桂林:桂林医学院,2014 .

[6]Salvatore V,Borghi A,Sagrini E,et al. Quantification of enhancement of focal liver lesions dur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 Analysis of ten selected frames is more simple but as reliable as the analysis of the entire loop for most parameters[J].Eur J Radiol,2012,81(4):709-713.

[7]程广河,姜怀洲,朱海东. 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比较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3):6911-6912.

[8]Park HJ,Lee MW,Lee MH,et al. Fusion imaging-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of focal hepatic lesions with poor conspicuity on conventional sonography[J]. J Ultrasound Med,2013,32(9):1557-1564.

猜你喜欢
局灶性病变螺旋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旋风“螺旋丸”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线粒体SOD和MDA水平影响实验研究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