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应处理好“三组关系”

2018-05-23 15:24李治国
新媒体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 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特定舆论环境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必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媒体条件的下新闻传播要求。笔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的改变要从处理好“三组关系”着手,才能更好的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典型人物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115-03

人物报道是每个记者都要面对的,在各类人物报道中,典型人物报道是党报党刊的“拳头产品”,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在各类信息并存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以感染力强的写作手法,写好典型人物事迹通讯,将典型人物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先争优的奋斗精神详细地呈现给读者,引发情感共鸣,引导价值取向。因此,写好新时期的典型人物,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公号、新闻客户端等为主要传播渠道新媒体发展迅猛,新的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在重新塑造着传媒格局,也在深刻影响着读者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习惯。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考察,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中,展现新优势,抢占主阵地,传播正能量,有效引导、积极影响社会舆论,发挥主流价值观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

1 典型报道的主要演变历程

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刊发了《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种粮特别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并配发《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由此,我国多了一种特有新闻报道样式,典型人物报道。

这一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让普通劳动者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这既是“群众办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由此拉开了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大幕。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典型人物报道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与当时人们欢呼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相呼应,与人们齊心建设新中国的迫切心情相呼应。雷锋、焦裕禄等典型人物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全国。此后,典型人物报道历经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扭曲,夸张、扭曲、失实一时成为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普遍现象,由此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反感和厌倦。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典型人物报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总体来说,典型的传播效果已经不能与建国之初的报道同日而语。值得注意的是,开放的窗口引来了新鲜之风,不少“苍蝇”也随着而来,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固有的陈旧思想的回潮。在这种情况下,如徐洪刚、孔繁森、许振超、任长霞等典型个人;如济南交警、九八抗洪战士等典型集体,这一系列带着明显时代特征的个人或集体的出现,既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维护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对这些人物的报道,对大力推进建设起到了“战鼓”和“号角”的作用。

当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对典型人物的报道进行了探索,2000年兴起的“人物榜单”,2002年开始的“感动中国年代人物评选”,近年来由光明日报与央视联手打造的“最美人物”系列,均打破了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的固有格局:人物的选取,变自上而下圈定为自下而上选定;人物的观察视角,变单一角度审视为多角度、平民化关照;报道手法,变单调的文字或者图像报道为多媒体融合互动

报道。

可以说,尽量挣脱话语的牵制,从事实本位的角度激活新鲜元素,让典型人物还原于日常生活之中,让生活的本来面目、朴素感情激发读者回应,这是近70多年来,典型人物报道历程留给媒体和读者的“反思”。

2 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弱化”的原因

虽然典型人物报道在引导舆论走向、树立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今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也存在这越来越明显“弱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三点。

2.1 心理抗拒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很明显,新媒体时代,读者对于典型人物的态度是抗拒的,甚至逆反心理。

宁听小道消息,不信主流报道;宁看批评报道,不信正面宣传。这是当前典型报道、或者新闻报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应该说,新媒体时代的读者,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制作中。单一“满堂灌”的传播手法,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代读者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心理预期。

2.2 媒体从业者素养匮乏导致新闻失实

《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县委书记黄爱国》(2006年12月23日《农民日报》)通讯,这就是一篇遭到质疑的新闻稿件。不少读者认为报道“太肉麻,受不了。”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新闻报道的主角黄爱国上,而是记者在写作中出现了失误。

该报道是典型报道中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典型报道中的“程式化”表现手法、“高大全”式写作方法,让读者排斥。虽然记者也写了“在沙洋,无论大街小巷、乡镇村组,都能听到黄爱国亲民爱民的感人故事”,然而,通篇稿件只是单向度的采访,没有呈现多个新闻源,因此,这让读者质疑就不足为奇。

2.3 受众群体文化辨识力提升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博兴,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壮大,大众文化的通俗娱乐性、流行时尚性,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文化形式和传播形式。所以,“宣教”式传播,自上而下的“满堂灌”,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强调互动性、参与性的信息传播模式。

3 必须处理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三组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实现的创新和突破?我们认为,这需要处理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三组关系”。

3.1 取与舍的关系

典型报道不同于写人物传记,不必面面俱到地展示人物的各个方面。典型人物报道需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需要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面貌。因此,在写作中,一方面需要努力挖掘人物身上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人物内涵;另一方面也需要努力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典型人物报道具有鲜亮的时代印记。这是我们努力处理好的第一组关系:取与舍的关系。

比如,2014年,经济日报社在筹备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报道方案时,就比较突出的考虑了“取与舍”的关系。邹碧华是一位用生命捍卫法律尊严的勇士,2014年12月10日他因突发心脏病去世,邹碧华的离去激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反响,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崇法尚德、执着前行的“邹碧华精神”能够永驻人间,全面依法治国、捍卫公平正义的社会正气能够发扬光大。

在采访之初,时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张小影同志就对这组报道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细致策划,她指示记者一定要深入采访,不仅要写出邹碧华作为新时期人民法官杰出代表的思想深度,还要通过真实感人的细节,写出他甘当“燃灯者”的高尚情操。

为了不辱使命,经济日报社记者在采访时与众多法官、律师、当事人和邹碧华亲属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看了大量邹碧华的影像资料,对邹碧华留下的照片、著作、讲话、博客、微博等都找来反复端详仔细阅读用心揣摩,努力感受每个人心目中的邹碧华,记录了近两万字的采访笔记,最终不仅仅理解了“时代楷模”邹碧华,还让这个人物在记者自己心里活起来。

在成稿之际,记者首先考虑到邹碧华身上一个核心亮点是勇于担当司法改革的重任,邹碧华奋战在他所处的变革着的大时代里,用他的热血和生命谱就一首“燃灯者”的壮歌,如果不把人物置身于这样的时代中,从他身上看到中国法治建设的希望,那写出来的至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苦行僧”似的法官。

出于这样的思考,记者下功夫梳理材料、提炼主题,初稿出来后又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力求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平实的语言写出一个真实感人的人民法官邹碧华形象,为了理想他可以奋不顾身,希望“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成稿之后,经济日报决定在2015年2月26日一版头条位置刊出消息,配发评论员文章,在后面第六、七版打通两个版,刊出长篇通讯《崇法尚德执着前行——追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典型报道这样的版面处理前所未有,报道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量读者来信表示这是“最有温度的报道”,“可能是近期人物宣传中最有力度的一次,体现了报社的重视和关注,更体现对法治中国的信心和向往。”

3.2 情与理的关系

典型人物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为了能让普通读者感到典型人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神仙。记者就要努力在报道中呈现典型人物真实生活状态,展现典型人物是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并试图传递这样一个理念:典型人物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是在平凡生活中通过不平凡的努力才成长为典型,并力图以此来告诉读者,典型人物是普通人用一点心、付出一点努力就是可以学到的。这是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处理好的第二组关系:情与理的关系。

比如,经济日报在报道上海市外经贸委原副主任汤庆福同志之际,就着重突出了普通人情与道德伦理这方面的关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汤庆福严于律己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他是上海外贸改革的推进者,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重大课题的研究牵头人之一;他坐拥‘炙手可热的权力,妻儿非但没能‘沾光,反要十分留神,唯恐沾边;他的司机好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副局级干部,几乎每个周末都加班,但自己挤公交,说‘司机也有家……”。如果在报道中,进一步凸显汤庆福严于律已的特色,或许可以将汤庆福同志塑造成完美人物的代表,但是,这样也会使人物远离普通百姓,让普通读者感觉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这也就是失去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意义。

因此,经济日报记者在设想这一组报道之际,就试图一方面呈现汤庆福献身工作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呈现汤庆福富于人情味的一面。比如,记者在2014年10月28日经济日报刊发的《拓展生命的宽度》一文中写到:“记者一度以为汤庆福是刻板的‘老古董,然而,记者听到的却是汤庆福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案例。丁士英拿出一沓汤庆福发给商会同事们的新年祝福邮件。这些邮件中的网言网语,幽默地跳跃在字里行间。”随后,记者又选取了汤庆福在一次“红色之旅”中,为了同事拍照片、写诗留念等细节,让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汤庆福跃然纸上,在稿件最后写道:“有宽度的生命,必然是有情感有温度的。同事们说,汤庆福对待工作钉是钉铆是铆,但与人相处,是一位温厚的朋友,是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兄长。妻子胡小凤说,丈夫留给她和儿子太多的感情和精神财富,‘美好的回忆将支撑我好好走下去。”

在普普通通充满人情味的追怀中,更能体现典型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的典型人物,更能令读者可思可感可学。在写作汤庆福同志的典型报道之际,经济日报的记者在努力实现这样的思考,在写作朱捷、梁慧丽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砷化镓太阳电池组巾帼女兵等一系列典型人物、典型集体报道之际,也努力实践这样的思考。

3.3 通与特的关系

当今典型人物有不少是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学者,如何在报道中,既有“人情味”也有“经济味”,还能体现出充满人文情怀“文化味”,还原出主人翁对于经济生活的洞察与思考呢?一叶落而知秋,在典型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记者必须在思考如何通过描写油盐酱醋茶这些人物的日常行为,自然而然地让典型报道流露出“人情味”“文化味”“经济味”。这是典型人物报道中要努力处理好的第三组关系:通与特的关系。

比如,经济日报记者在接到采写汤庆福同志的任务之后,立即就想到,汤庆福同志长期在经济一线工作,这是展示经济日报特色的时机,有必要在媒体同行都报道汤庆福事迹之际,写出一点特色。因此,经济日报记者在《追记上海市外经贸委原副主任汤庆福》(上下)一文中,着重描写了汤庆福对“大通关”课题的攻关、对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课题的思考,还写到了他最后一次筹备上海华交会时遇到的掌声、他办公桌上材料的整洁有序……,力图无论是在大主题还是小细节上,都体现出一位汤庆福作为经济工作者的本色。

再比如,经济日报记者在写作《八旬老人自制社區节水装置——小发明新风尚》一文时,专门写到了这样一位节水老人:在上海长宁区仙霞街道茅台新苑,小区81岁的居民王学达精心设计了一座白色锥形的蓄水装置。这个蓄水装置,每天能把小区里数以吨计白白流掉的水资源归集起来,实现重复利用。

在不长篇幅里,记者写到了王学达老人观察到小区现制现售纯净水机器的浪费现象,然后写到了老人三次革新“桶装蓄水装置”收集净水器的废水,最后点出“只要不浪费水就好。”

这两篇报道当中都没有多少经济数据,尤其是《八旬老人自制社区节水装置》一文,在清新自然的行文中,表达了节水主题,让浓郁的“经济味”扑面而来。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为了让“经济味”体现的更为本真,我们在叙述之际,特意选择了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不夸张不花俏。我们力图用平淡简洁的语言,流畅地表情达意。一句话,简洁就是力量。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如今的典型人物报道需要主动融入到新媒体中去,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得信息重新组合的机会。

如今无论是党报党刊还是各类新兴媒体,都已经形成自身的多媒体矩阵,既有报纸、杂志、广播、视频,也有新兴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融媒体手段,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手段,能够将海量的媒体信息有以动态形式、以网状样式,实现广泛传播,既能增强可信度,又能增强公信度。同时,也增强了与读者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让新闻媒体和读者共同完成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传播,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比如,对于汤庆福、邹碧华等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均从多视角、以多种形式对其进行了报道。实践证明,在新媒体时代,只有更新理念,认真面对受众的多元化诉求,才能找到典型人物报道的真正出路,才能真正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评价[J].中国记者,2004(5).

[2]赖国洪.从“最美现象”看典型人物报道[J].新闻实践,2012(4):67-68.

[3]童兵.典型报道:功能、不足和改革[J].新闻记者,2011(10):35-36.

[4]朱清河,林燕.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迁延与发展逻辑[J].当代传播,2011(4):104-107.

[5]王辰瑶.意义的困惑——从典型报道看最近30年新闻理论的艰难探索[J].国际新闻界,2009(9):50-54.

[6]陈力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典型报道演变的环境与理念[J].当代传播,2009(5):4-8.

[7]刘建.浅析新时期典型报道应具备的特点——从典型报道的发展历程说起[J].新闻传播,2009(7):27.

[8]黄小榕.多元价值观下的正面人物宣传[J].新闻界,2000(4):21-23.

[9]吴秀青.典型人物报道策略与传播技巧的嬗变[J].西北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37.

作者简介:李治国,经济日报社。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