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选文数量较少、历史文化传承性不充分、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文的科学性,必须加快教材内容的结构调整,发挥小说在提高学生素质修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比例;传承性;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1201
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学价值,科学规划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文,有助于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一、增加小说选文的选编比例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不管是在中国文学史还是在外国文学史中都是被当成主流来对待的,但它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却不是那么受欢迎。虽然很大原因是受到篇幅和授课时间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小说选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数量远远比不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这就造成了许多经典小说不被学生认知,许多优秀的小说作者被忽视的现象。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文青睐于鲁迅、曹禺、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对其他同样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却没有太多的介绍。就拿沈从文的《边城》来说,高中语文教材一直以它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多年来不曾更换,从客观上来讲,《边城》的确很有代表性,但这样做就显得小说选文的类型太单一,不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新时期以后,大陆很多优秀的小说家如莫言、苏童、王安忆、刘震云等,海外文学作家如严歌苓、高行健、林语堂等,香港作家如亦舒、李碧华等,这些作家的小说作品同样很有价值,可适当引入高中教材,让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写作小说,并体会小说的深刻内涵。
二、重视小说选文的文化传承性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小说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丰富、更广泛、更深刻,从建筑、饮食、服饰、礼仪到婚姻、社会制度,大多的小说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对我们了解古往今来社会的状态和人民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参考意义。
例如,被称为“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红楼梦》的介绍主要选取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传统建筑文化、宗法制度、礼仪文化等都有涉及。黛玉坐轿子前往贾府路上时,见到“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这说明当时宁、荣二府的门是朝南开设的,符合我国古代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建造风格;黛玉见到贾母后,行大拜之礼,见到“三春”“忙起身上来见礼”等,则表明了当时尊长礼幼的礼仪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文,应该更多地选取类似《红楼梦》的古典小说,为高中生提供深厚、健康,能够启迪心灵、丰富见闻的文化基础,增加小说选文的多样性和新颖性,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表现小说选文的时代特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选文的要求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就要求在选取小说选文时,充分考虑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如果选取的小说选文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也不符合时代特征,将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选择与学生认知结构一致的小说,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
例如,在高中语文第二册中,选取了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孙犁的《荷花淀》、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四篇小说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对于鲁迅和他的作品,大部分学生不陌生;但对于《边城》《荷花淀》等小说选文中涉及的有关细节,学生由于对作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熟悉,很容易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教学效果就会相应减弱。就拿《荷花淀》来说,高中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很难真正了解水生夫妻之间那种深厚而又含蓄的感情,也就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的解读只能够止于比较浅显的人性美阶段罢了。
因此,在小说选文的规划上,要尽量将生活与艺术进行结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科学选文。比如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进而达到促进教学与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的双重效果。
对于高中生来说,适当的小说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小说,可以帮助学生去品味不同的时代生活,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丰富他们的知识见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養;通过阅读小说,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小说作品中受到启迪,从而对他们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即使高中语文教材篇幅有限、课时有限,也应该科学地做好小说选文的选编工作,在有限的条件中,发挥小说选文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巨大价值。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