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涛
山东莘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聊城 252400
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头、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部位的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 cm处,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间质骨和肱骨头松质骨交界处,此处最易发生骨折。在临床上,肱骨近端骨折并不常见,并且其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仅占到全身所有骨折总数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占高龄患者骨折的1/3[1]。并且大部分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基于此,该文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取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旨在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恢复患者的正常骨结构,现报道如下。
选取入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该院接受后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其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48.1±8.7)岁。 其中一部分骨折患者45例,二部分骨折患者11例,三部分骨折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7.9±7.9)岁。其中一部分骨折患者42例,二部分骨折患者12例,三部分骨折患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颈丛麻醉,患侧肩部垫高,与手术台形成30°角。自肩峰外侧缘,约5 cm,平行于三角纤维方向选择切口,劈开三角肌纤维,切开三角肌肩峰和锁骨外侧端的附着点,显露结节部位。在结节上用3.0钻透向肱骨头方向钻孔,孔深约20 mm。继而用钛丝穿过肩袖,将钛丝缠绕螺钉钉帽一圈。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拧入干预螺钉直至钉帽外露3 mm深度。用钢丝钳将钛丝紧紧缠绕,并检查骨折端复位的情况,确认完好后冲洗伤口,常规缝合[2]。
观察组在手术后进行中医三期骨折治疗:方剂选用三七粉 3 g、红花 10 g、当归 12 g、延胡索 10 g、桃仁10 g、地龙 10 g、大黄 10 g、川芎 10 g、桑枝 15 g 进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治疗。术后3~4周采取中医中期骨折治疗方法:方剂组成:当归10 g、骨碎补10 g、续断10 g进行接骨续筋,祛瘀生新的治疗。术后5~6周采取中医后期骨折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 g、当归10 g、杜仲 10 g、党参 10 g、补骨脂 10 g、枸杞子 10 g、进行固本培元,强筋健骨的治疗。
①根据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②根据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Neer)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运动范围(25 分)、解剖位置(40)分、肿胀程度(25 分)、肢体功能(10)分,满分 100 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3]。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取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后,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运动范围、解剖位置、肿胀程度、肢体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更低,肩关节功能更加正常,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肩关节功能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肩关节功能情况对比[(±s),分]
组别VAS 运动范围 解剖位置 肿胀程度 肢体功能观察组(n=60)对照组(n=60)P值2.2±0.9 4.1±1.1<0.05 20.4±2.7 15.7±2.1<0.05 35.2±2.2 21.1±4.7<0.05 19.8±0.9 15.2±1.1<0.05 8.5±0.4 5.7±1.9<0.05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为全身骨折的5%左右,属于低能量损伤,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减少、胰岛依赖性糖尿病、平衡力下降、神经肌肉衰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颈骨密度降低以及髋部骨折史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在未来30年将会增加3倍左右[4]。目前认为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的降低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关系。
传统中医认为,骨折的愈合属于自然修复,其修复规律包括“祛瘀”“新生”“骨合”。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组织器官,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病情加重。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时根据手术治疗后不同时期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在早期,药材选取主要根据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原则进行治疗。在中期,主要根据接骨续筋、祛瘀生新的原则选取药材进行治疗。而在后期,由于患者已经恢复一段时间,所以主要采取固本培元,强筋健骨的原则进行治疗[5]。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运动范围、解剖位置、肿胀程度、肢体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更低,肩关节功能更加正常,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按照患者骨折情况给予中医三期骨折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骨折部位愈合的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元启鸿,吴征杰.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效果分析[J].陕西中医,2016,37(8):999-1001.
[2]孙洪林.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7):135-136.
[3]王会锋.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95-196.
[4]刘恩煦.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3):59-60.
[5]刘聚,王慧,介志立,等.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