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而引起[1]。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医院将梅毒抗体检测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之一,以便及时发现梅毒感染状况,从而对梅毒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以敏感性高和重复性好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在检测中经常发现,部分梅毒抗体为阳性的患者无梅毒病史或者梅毒生命体征,也未出现梅毒被感染之后的症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商榷[2]。因此,本研究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为确诊梅毒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告如下。
收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1 000例住院和门诊患者血清标本,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分为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组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患者中男600例,女400例;平均年龄(32.15±6.63)岁;所有患者均在当日进行血清检测。
仪器来自于美国雅培Axsym plus第三代全自动标记免疫发光分析仪,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所有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来进行,梅毒被判断为阳性:S/CO值≥1。
1 000例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等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相应处理。
统计分析1 000例梅毒抗体检测样本的阳性率、阴性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等参数指标。
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为金标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000例标本中,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阳性率为12.50%(125/1 000)、阴性率为87.50%(875/1 000)。见表1。
表1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阳性率、阴性率分析 %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组的真阳性例数为118例、假阴性例数为7例;真阴性例数为124例、假阴性例数为1例;敏感度为94.40%(118/125)、特异度为99.20%(124/125)、阳性预测值为94.40%(118/125)、阴性预测值为99.20%(124/1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的真阳性例数为100例、假阳性例数为25例;真阴性例数为124例、假阴性例数为1例;敏感度为80.00%(100/125)、特异度为99.20%(124/125)、阳性预测值为80.00%(100/125)、阴性预测值为99.20%(124/125);两组检测方法在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方法在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比较 %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S/CO小于1时,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阴性符合率为99.20%(124/125);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S/CO大于或者等于1时,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阴性符合率为93.60%(117/125),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
不管是显性梅毒还是隐性梅毒均会成为传染源,人体一旦感染之后势必会对其机体各个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3]。所以早期诊断梅毒且提供合理的筛查方式非常重要,但是受到实验室的条件限制,无法全面开展病原体检测工作[4]。现阶段来看,血清学梅毒抗体检测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二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三是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5]。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方法是在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试验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作为梅毒诊断的金标准[6],但其操作繁琐、耗时长,结果依赖肉眼判读,存在人工误差。而且由于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检测的样本量也在大量增加,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已不能满足大批量检测的需要,必须开展一些其他的梅毒检测方法,如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方法。
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梅毒抗体[7]。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检测方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其一,能够自动上机进行相关操作;其二,结果重复性比较高;其三,操作简便[8]。在梅毒样本量日渐增多的过程中,微粒子化学发光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将TP抗原进行重组的粒子检测技术方法。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阳性率为12.50%(125/1000)、阴性率为87.50%(9875/1000)。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组的真阳性例数为118例、假阴性例数为7例;真阴性例数为124例、假阴性例数为1例;敏感度为94.40%、特异度为99.20%、阳性预测值为94.40%、阴性预测值为99.2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的真阳性例数为100例、假阳性例数为25例;真阴性例数为124例、假阴性例数为1例;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9.2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9.20%;两组检测方法在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方法在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S/CO小于1时,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阴性符合率为96.00%;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S/CO大于或者等于1时,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阴性符合率为93.60%。从上述数据可知,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阴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也高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各个时期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经过抗梅毒治疗后,仍然存在TP抗体,会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标本在检测过程中均由相关仪器设备来自动完成,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还能够造成比较少的干扰因素,尤其是对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其灵敏度远远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比较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马艳华,周少聪,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J].武警医学,2012,23(9):756-757,760.
[2] 王 铮,何金龙,吴 忠,等.海南育龄期及非育龄期女性梅毒抗体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922-4924.
[3] 江镜全,郭旭光,陈 琼,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284-1285.
[4] 张保平,刘 珊,韩艳秋,等.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6 707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以及结果假阳性率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10(2):70-73.
[5] 孙 凯,马开富,江 华,等.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6,25(10):69-71.
[6] Laura Elena Quattordio,Pedro Luis Milani,Héctor Luis Milani,et al.DiagnóStico SerolóGico de síFilis:correlación de resultados según técnicas disponibles en el laboratorio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syphilis:correlation of results according to available techniques in the laboratory[J].Acta Bioquímica Clínica Latinoamericana,2013,38(3):447-450.
[7] 殷波涛,周明权,詹晶晶,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试剂的诊断效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537-2539.
[8] 隋丽丽,张 微,李琳琳,等.血站实验室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试剂的评价及应用[J].医学综述,2015,10(19):362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