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辉
新闻频道是宁波广电集团的核心频道,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目前,电视播出中心有6个标清频道,采用播出与上载分离的模式,播出通道是采用主备矩阵+播出板卡的模式。本项目是把新闻综合频道改造为高标清同播频道,并以此为契机,与其他5个标清频道进行深度融合,此次改造特点是在不影响原频道播出的情况下进行原地改造。
播出平台的建设根据集团电视技术整体发展规划,并按照“三原则”设计,即保证整体安全稳定性原则、保证设备先进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要求技术上有前瞻性、接口上有高度可扩展性、整体上要求有广泛的兼容性。该平台能够满足与原播出系统的互通和兼容,能够满足与现有媒资系统、各生产网络系统互通的需求,能够与高清制播网无缝衔接,且遵循一定的互联互通规范及相关接口标准。同时,考虑到安全性,建立了完全独立播出的二备系统。
本系统承担了新闻综合频道一个频道的高标清同播,播出节目源能够与其他5个频道共享,与新闻高清制播网实现无缝衔接,与已有的各种业务生产网也能以一定的接口相连。
系统内的素材均采用统一的高清信号。目前的素材采集有2种方式,一种是通过P2/磁带直接上载进系统,另一种是通过XML打包格式导入系统,这两种方式的视频格式都统一采用系统使用标准。在系统的播出末端对高清信号进行下变换后输出到标清播出。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高标清同播系统中主要信号都接入切换矩阵,下变换放在带内键的键混之前。“三选一”设备接入的信号按顺序依次为主路播出、备路播出、第二备播,其中,鉴于有24小时值班人员,“三选一”设定了手动切换,避免自动误切。
图1 总体架构图
为响应广电总局高标清同播策略,并考虑到新闻频道的素材全高清化,并没有使用AFD模式,而是选择了通过上下变换器直接挤压下变换方式,该变换器支持两进两出,并支持所有主流的变换方式,这种播出方式不仅系统结构简单,而且实现更简单。因此,涉及幅型变换的问题,画面的宽高比是指视频画面宽度和高度取样点的比值,高清数字电视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高清晰电视的宽高比,考虑到目前家用的绝大多数电视机宽高比为宽屏电视,采用统一的挤压变换方式。对于家庭用户来讲,如果是高清机顶盒,则接收的是高清信号,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标清机顶盒,则接收的是高清挤压以后的4:3信号,通过电视机自身的拉伸功能又变为16:9信号,保证了和高清信号画面的一致性,如图2所示。
另外,用PQA600对挤压后的播出信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是画面基本无损,经总局测试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从主观上来观察也令人满意,说明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转播新闻联播时,如采用挤压模式,标清信号里会出现高清2个字,因此,设计了CCTV双转播模式,即在19点转播新闻联播时,高清采用的是高清的CCTV1信号,标清用的是标清的CCTV1信号,系统采用的是高标清切换矩阵联动同切模式,即播出软件控制高标清4个播出矩阵同时切换。由于播出软件同时控制高标清切换台同时切换,所以,可能产生高清矩阵和标清矩阵切换不同步的问题,在CCTV1转播时不同步的现象会特别明显。通过更改播出软件配置,将高清切换时间修改为滞后300 ms,调整好以后再进行多次测试、比对,此时,播出切换点达到帧级同步,达到预期效果。
图2 高标清融合系统的下变换方式
鉴于改造的新闻频道并未停播,给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如何在不影响播出的情况下改造成为首要问题。经商榷,选择了在操作台旁搭建一个“临播系统”,即临时播出系统,设备全部采用目前在使用的设备,如切换台、播控机等等,因监看系统也要进行同步改造,所以,所有的画分全部整合进几个显示器进行监看,该过程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前期的周密计划和准备,通过一个晚上的停播时间,将新闻频道所有的设备和线路全部整合到操作台盘的临播系统内,经测试除操作上有点挤之外无任何技术问题。
为提高播出人员的反应速度和后期查证,在总控控制台安装了监测设备,在新闻频道末级分配一路信号至该监测设备,监测设备会实时监测和录制当前的信号,该设备的设置符合总局金帆奖的要求,为保证发现得更加及时,在精度上设置得更加严格一点,如黑场,设置了3 s就报警,一旦信号有3 s以上黑场,报警器会连续告警。
另外,还升级了信号监视系统,从播出信号源开始到最终输出之间的各级信号都通过画分进行了显示,包括图像信号、声音、视频格式、画幅,等等,实现了对播控系统信号的全方位监看和监测。
高标清融合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充分满足播出需要,达到设计预期目标,电视的高清化、超清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宁波广电集团高标清融合系统以电视技术超清化发展为主线,以实现高标清融合为基调,以安全播出为基本,尽全力在技术上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实现了高安全与高品质播出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沈雷.高标清同播系统播出切换点的分析与测试[J].西部广播电视,2015(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