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源:颤抖中的故事

2018-05-22 15:35江剑鸣
四川文学 2018年5期

江剑鸣

1

六點十分,晚饭刚毕,突然感觉到地震,不大,但让我本想出去看夕阳的心情,顿作烟消。

前两天看网络新闻,说有人发现了中国地震带线,从东北黑河直拉向云南腾冲,跟“胡焕庸人口线”重合。涪源平武,就在这条线中间,本来沉睡在青藏高原跟四川盆地接壤的褶皱带里,千万年来,睡得天荒地老,如今,却被地震震醒,演绎出许多颤抖中的故事。

山巍巍耸立,水长流不息,可是,涪源却一直被地震困扰,空气里一直弥漫着地震频繁躁动的气息,和着大山的瘴烟戾气,弥漫在摩天岭南麓的沟沟梁梁,像铁锈一样,锈蚀着人们贫琐的生活和麻木的神经。我经历数次地震而侥幸活下来,命耶?运耶?

地震这个沉重得让人疼痛的词语,像一个人人诅咒的恶魔,隔那么一段时间,就跑出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无情地啃噬并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我们孱弱的生命。唐山地震,松平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庐山地震,九寨沟地震,这些词组,就是一只只无情的魔爪,疯子弹琴般连续拨动着我们本就脆弱的神经之弦。

是谁打破了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了地震恶魔?我坐在沙发上,百思不得其解。

1976年“8.16”松平大地震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亲身经历,2013年“4.20”芦山地震和2017年“8.8”九寨沟地震,我近距离感受,印象深刻。涪源山水,总在剧烈的颤抖中,种种情形,一直在脑海里放电影,放了几十年。

脚下的土地,幸没有裂开,将我陷落下去,像河马吞虾米那样。建筑物没有訇然倒塌,像砸核桃那样把我砸成肉饼。我等生物以及跟我同类的和不同类的生物们,都感到了剧烈的颤抖。有些同类被地震的裂缝大口吞没,瞬间消失,或者被建筑物砸塌,或浅或深地掩埋。我幸未被掩埋。埋,或者未埋,都是命,都是运,却不知道是谁在冥冥之中安排。

松平大地震,震中在平武县城的西边50公里。汶川大地震,受灾严重的南坝镇,又在县城东边50公里。龙门山和岷山,就像一个醉汉叉开的两条大腿,平武就十分屈辱地憋在两腿之间。两边的断裂带发生地震,波辐严重袭来,殃及池鱼,平武就被调戏、羞辱甚至恐吓一番。50公里,似乎很远,但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而已。每次大地震,县城震感强烈,却都没有严重的房屋倒塌和人畜死伤,或者说,裆下的平武,没有被那两腿夹碎,实属万幸啊!

我先后参观过南坝镇废墟、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和北川地震博物馆。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大地的抖动和颤栗,而且是地球发了神经的疯狂和肆虐——天昏地暗,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江河断流,狂风咆哮,暴雨如注,生灵涂炭,城镇倾覆,恐怖和伤亡,亲人们阴阳两隔……那些场景、图片和影像资料,让我见识了真正的“天塌地陷”“惨绝人寰”。

从感情的角度,我悲叹:彼厚者地,曷其无情?苍生何辜,天地雠之?

从理性的角度,我明白:这“凶手”,不过是地壳的自然运动而已。

地震灾难给我们惊吓和疼痛不容置疑。现在,还经常发生,两三级的,四五级的,或远,或近,或深,或浅,比如今天。

现在,每年都要感觉到几十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比如今天傍晚。遇上半夜三更被沉闷的地声和床的抖动以及房子的吱吱嘎嘎声弄醒,我会禁不住自言自语一句:“又摇地震了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平静,很淡定,像个局外人,不像当年那么惊诧莫名地大声吼叫:“地震!地震了!快跑!快跑!”之前我往楼下跑过,也往厕所里躲过。听人说“大震跑不脱,小震不用跑”,我就不跑了。只听到墙壁的吱嘎声,看不见吊灯的晃动,看不见墙壁的扭动,不知道墙壁有没有扭出水波一样飘荡的纹浪。有时能听到地声,“轰隆”的巨响,或者“埪咚”、“嘭漴”的闷响。我的床,上下弹跳,或者左右摇摆,衣柜床头柜一类物件,不停地抖动,不停地颤栗。当然,颤栗的,还有我的心,虽然我不至于像惊弓之鸟立刻从床上跳起来。

2

办公桌对面坐着教中学物理的吴老师和教中学地理的张老师。他们懂得牛顿、爱因斯坦,懂得拉采尔、李四光,懂得运动力学和相对论,懂得地理学和地质力学。我跟他们讨论过地震话题。微胖的中年人吴老师给我解释运动力学:“世界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不停地变化着,一刻不停地,哪怕我们肉眼看到的所谓静止不动的物体,比如沉静的大地,比如稳重的大山,比如桌子上的这个茶杯。”一边说,他一边指着我面前的玻璃茶杯。杯子冒着几缕温馨的热气,青毛茶正在开水里发胀,翻滚。

我不相信玛雅预言之类的妄说。对世界末日地球毁灭这些谣言,我持坚决否定态度。虽然科委没有给我颁发热爱科学奖,我也不敢自封是主旋律提倡的唯物主义者,但我相信大自然是物质的,存在巨大的能量和威力。

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张老师给我讲地质力学:“地壳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一直存在,一刻不停。其运动的力量巨大,没法准确测算。其造成的损毁,也没法清楚统计,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可能非常严重。”

我给他们叙述了我老家农民李表婶关于地震是“鳌鱼眨眼”和李表叔关于地震是“地球在害疟疾打摆子”的比喻,张老师把眼镜往上推一推,慢条斯理地笑着说:“把地震说成是鳌鱼眨眼,或者说地球患疟疾病了,在颤抖,很生动,很形象。不过,疟疾可以治愈,地震却没完没了,没法准确预知,更没有治愈一说。”

我们说人类是最伟大的生物,这只是我们相对于其他生物而言。如果面对大自然,面对战抖着颤栗着的地球,面对变化着运动着的浩瀚宇宙,我们会感觉到,人类这种生物,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啊!

我们也曾说,生命是永恒的。但任何一种生命形态,应该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大自然的淫威面前,人类的生命脆弱无比,不如蝼蚁。人类的智慧和能量与大自然的智慧和能量相比,实在相形见绌。在特大地震面前,一切荣誉、功利、爱情、友谊、地位、金钱美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会碎为齑粉,飘散得无踪无影。

太空和宇宙的概念太大,我们仅说我们栖居的地球。学生写作文,把地球比作母亲来赞美,如果地球有知,应该感到高兴。人类来自地球泥土,也归于地球泥土,地球是人类的永恒家园。可是,地壳自身运动能力太大。张老师说:“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凭我亲身经历地震的经验知道,特大地震频频发生,比起火灾、旱灾、洪灾、涝灾、污染、资源匮乏、温室效应来,要严重一万倍。

著名科学家霍金曾经担心,地球继续这样折腾下去,人类的家园终有可能会毁于一旦。那么,彼时,人类将何处安身?他主张,可以离开地球,开辟其他星球居住生活。我戏谑:“到时候地理课将要改作天理课了。”吴老师说:“要实现这设想,谈何容易!”

灾难的来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以政治观点党团派别宗教信仰或者人种和族别为转移。我不是杞人,忧天忧地,悲天悯人,只是我人性的正常本能使然。

我经历涪源山水的颤抖,历历在目,余悸在心。

3

有些画面,如同刻刀镌进脑海,一辈子磨不掉。可惜我只能朴实地叙述,而不能像某些作家那样,动不动就引用欧美或者俄罗斯那些姓名几拃长的名人的论断来装潢自己的文字。

1976年8月23日上午,吃过早饭,已经10点过了。放暑假,我住在磨刀河畔李表叔家。那几天,家家户户都在用篾簟席搭建的防震棚里躲避地震,没有去生产队出工,所以,早饭很晚。吃早饭的时候,李表婶说:“这鳌鱼眨眼,啥时才眨完哦。”老百姓一直认为地震是鳌鱼在眨眼睛。李表叔却说:“眨锤子的眼,分明是地球害瘟了,打摆子。瘟神走了,就好了。”害瘟,就是生病,这是把地球拟人化了。打摆子,是四川方言里“疟疾”的说法,临床症状就是周身不停地发抖。这个鳌鱼眨眼和打摆子的比喻,的确很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语言创造能力和表达功夫啊!

人可以不出工,可李表叔家养的那头老黄牛,还得每天牵出去吃草。我从圈里牵出那头早已饥饿的老黄牛,到田埂间放牧。已经连续下了几天雨,此时仍然飘着小雨。我戴着斗笠,披一件棕蓑衣,一副古代侠客似的打扮,要是放在大城市,是绝好的行为艺术,会立刻拥趸若干粉丝。田埂北端矗立着一块标语牌,两根木桩,中间木板,房子那么高,用油漆写着 “人定胜天” 四个巨大的红字。田埂南端还立着一块同样的标语牌,写着“农业学大寨”五个巨大的红字。天空灰蒙蒙一片,看不清摩天岭那些平时看去高峻无比的山峰。标语牌上那些字,也灰蒙蒙的,不太清晰。老黄牛不懂什么学大寨,也不懂什么大地震,牠只懂得吃草。它很饿,大口地吃草,吃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非常享受。

昨天晚上,公社的大喇叭敞敞响了,说七天前,即1976年8月16日夜晚的地震,震中就在平武县的水晶镇与松潘县的交界处,7.2级。我们磨刀河距离县城20公里,县城距离水晶50公里。那晚,李表叔家没有电灯,晚饭后,在阶沿上聊一会天,大家就睡觉。刚躺上床,就突然听见远处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像过飞机,又像打闷雷,床立刻抖动起来,像是上下抖动,又像是左右抖动。房屋立即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像是墙壁发出的,又像是柱头发出的,还像是椽子檩子发出的。“咵哒——啪!”檐口的瓦片掉落摔碎了。我大声吆喝:“地震!地震了!快往外跑!”远远近近的邻居家也有人大声叫喊:“地震了,快跑!”“地震了,二娃子,快起来跑!”声音里充满恐惧和绝望。

那晚,李表叔家的小青瓦平房,那些墙壁,那些柱头椽檩,都在抖动,都在舞蹈,都在剧烈地颤栗。只是,没有月亮,没有灯光,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只是在巨大的声响和剧烈的抖动里,惊慌万分,手足无措。我那声嘶力竭的吆喝声,要在平时,一定会被李表叔斥责为惊风火扯卵子疼,可那晚,他没有呵斥。

我站在田埂上,跟前是一棵老核桃树,粗皮皲裂的那种老树。一只长脚蜘蛛,正在往树上爬,它爬得很慢,好像是故意在拖延时间。粗大的树干上,没有蚂蚁,一只也没有。以前我见过这样的大树,树干上往往爬满蚂蚁,它们都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

老黄牛正在田埂上吃草,吃得正欢实。田埂上有茅草,熟地草,稗子苗,肥猪苗,豆角草,都是牛喜欢吃的草。我想,不要因躲几天地震,把耕牛给饿瘦了,秋收后,如何耕田犁地?生产队的耕牛分配给社员养牧,要给算工分,工分就是口粮啊。

正想着,突然,一阵轰隆隆声响,像闷雷一般,由远而近,脚下的田埂立刻抖动起来了。我在心里喊了一句:“地震!”我站立不稳,赶紧伸手撑住背后的田坎。脚前的田埂抖动起来,不停地抖动,还左右扭几扭,像大蛇般摇头摆尾地扭动,越扭越厉害。整个田坝,正在包浆的水稻苗,挂满青果的核桃树,田坝外的院落房屋,院落外的防震棚,田坝后面的山岭和天际线,都像蛇一般地扭曲和抖动,又像杂乱无章地舞蹈。近处院落里,传出大人小孩的高声呼叫:“地震!地震来了!”“三娃子,快往外跑!”里边还夹杂着哭声:“妈呀——呜呜呜——”那头老牛,也停下吃草,抬起头来,四下里张望,叫了两声:“哞——哞——”其声悲戚。核桃树上一只乌鸦,突然扑楞楞飞向远方,留下一声毛骨悚然的哀鸣:“嘎——”我的头感到一阵阵眩晕。

这是怎样一副场面啊!世界末日真的到了?

我周围没有建筑物,也没有高山,不怕房倒屋塌砸着我,也不怕山崩泥石流淹过来。虽然我周身发抖,但仅仅是大地颤抖,我不怕,只是担心脚下的土地,万万不要裂开,把我陷落下去。

灰蒙蒙的天空下,淅沥沥的细雨中,湿漉漉的空气里,戴着斗笠身披蓑衣的我,和一头老黄牛,可怜兮兮地戳在洪荒般的田野中间。戳在田埂上的,还有那两耸孤零零的标语牌。田里的稻谷,在埋头包浆,田埂上得蒿草,正欢实地生长。远处,摩天岭的那些山峰,仍然藏在云雾深处,不言不语。

4

另一些画面,回忆起来,心里生痛。

2008年5月12日,初夏的陽光格外明媚,洒满校园,洒满花草树木,洒在教学楼实验楼和综合大楼上。阳光下的雪松,青绿中泛出几缕嫩白。棋盘花在阳光里炫耀着粉红。万年青在阳光里展示着墨绿。一切都在健康地生长,包括教室里的孩子们。教室里传出老师讲课的声音,烘托出特有的校园氛围。没有一丝风,一切都那么安静,那么祥和。

但变故却可以突然击碎时间的光盘,灾难可以瞬间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划出深刻的伤痕,留下难以弥合的创口和难以消除的疼痛。

下午两点钟上班。2点28分,我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正在三楼进行教研活动,讨论高三的复习迎考措施。我坐在窗户边,突然听到远处有飞机起飞一般的轰鸣声,又像沉重的闷雷声,由远而近,屁股下边的椅子立刻咚咚咚地抖动起来,吊灯立刻荡起了秋千,桌子、桌子上的书本、小盆景的花盆、热水瓶、电话机、女老师的镜子、早餐饼干盒、玻璃茶杯,一切都跳了起来,乒乒乓乓直往地下掉落,茶水流淌在桌子上,又往地上滴。几乎同时,有人惊呼:“地震!地震了!”

许多声音在喊:“地震!地震了!快跑!”其中,应该包括我自己。

窗外的南北两幢教学楼,都在抖动,像两个大汉,在瑟瑟发抖,又像两个醉汉,东歪西倒,阳台的栏杆,像麻花一样,在扭动,弯曲,又像草绳一样被拉伸。教学楼在跳舞,在扭着蹩脚的舞姿。学生尖叫着冲出教室,急急忙忙往楼下奔跑。

同事们有的在往外跑,有的在往桌子底下钻。有一个女老师大喊:“不要怕,不要怕,一会儿就过了!”另一个女老师在大声地反复念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我知道,人类在极度困顿惨怛时,会呼天,会喊娘,本能使然。祈求菩萨保佑,是信徒们临时抱佛脚,也是中国宗教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本表现。

隆隆地声和剧烈的抖动,没有因为菩萨保佑而停止。墙壁上天花板上的灰浆尘土,在阿弥陀佛的祈求声伴奏里,四下掉落,尘雾飞扬。停电了,办公室里和内廊楼道,立刻被漆黑笼罩。黑暗总为恐怖打前站。紧张和绝望的恐惧,顿时齐涌心头,又像浓雾,瞬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每个人的神经和脉管,让每一粒细胞都顿感痛苦。这种痛苦,不以社会身份不同或者几句佛禅祈祷能够加重或者减轻。

求生欲好像一只巨手,攫住我的颈脖,使劲往屋外拽,像拽一只无助的小鸡。我冲出办公室,沿着曲曲折折的楼道,摸索着抖动着的墙壁,努力地往楼下奔。我的脚像是踩着滚筒,把握不住节奏,又像是踩着涌动的波浪,软绵绵的。恐慌的魔力像千万绳索,羁绊着我的双脚,让我有劲无法使。综合大楼是七曲八拐的内廊式建筑,从三楼跑一楼,相当于别的楼房跑下五楼的路程。内廊式楼道里,已经掉落了许多砖块和灰浆块,坑坑包包,凹凹凸凸,脚踩上去,差点就摔倒。头上和肩上,不时有小泥块砸下。灰尘浓重,呛得人无法呼吸。人都几乎站不稳,像有人抱住用力地往地下摔,再怎么跑,也跑不快。在黑暗中奔跑,很像出生前的生命体在母体的管道里挣扎。我感到头晕目眩,胃里有些东西在上涌。我闭住气,挣扎着往前跑。综合大楼肯定也跟南北两幢教学楼一样,像醉汉一般在颤抖,在扭着蹩脚的舞姿。我们在楼道里跑动,也等于是在醉汉的肚子里舞蹈。

当我裹一身尘土,蓬头垢面地跑到大操场时,大地和楼房已经抖动了几十或者上百次了。当然,我内心的抖动和颤栗,也应该以数以千万来计了。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那感觉到的漫长,仿佛熬过了几个世纪。

此时,综合大楼上那面巨大而气派的玻璃幕墙,有玻璃被抖落掉下来:“哐啷——!”“咵嚓——!”在楼下舞台的水泥地面上,摔成粉碎。玻璃渣子,溅起,又落下,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芒,表演着绝美的行为艺术。可惜,我们没有心情欣赏。

全校师生集中在距离楼房较远的操场西边,正对着综合大楼站立。下午的太阳光,照射在大楼上,玻璃幕墙在阳光里不断闪烁着白晃晃的光焰,似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远处还不时传来轰隆轰隆的地声。有时候,一阵较大的轰鸣声后,教学楼的墙体,像一张软饼,扭动起来,扭出几道水波浪一般的曲纹。当我的目光正在波浪里游泳时,波纹很快又消失了。综合大楼在轰鸣声里抖动颤栗,玻璃幕墙把投影其上的天光云影和北山的天际轮廓都闪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还发出“吱吱嘎嘎”刺耳的声响。依然没有一丝风,闷热的阳光,投射在楼房树木和每一个人身上。操场边的那排青青的柳树,也跟着抖动,在夕阳里,柳丝儿摆起缕缕绿色流苏,轻柔地摇曳,又像是天使飘逸的头发,又像是一首春天的童谣。现在想来,那可是绝美的风景啊!可当时,我们的艺术细胞已然休眠,或者说是灾难中的审美已经变异。我心里只感觉到阵阵疼痛,那种恐惧紧张后的疼痛。

回想刚才的经历,我后怕。如果楼房塌下来,此时我就没有站在操场上了。我与死神擦肩而过,被死神恶狠狠地撞了一下腰。虽然有宗教认为死亡是人生最终的解脱,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能违背上天的旨意啊!我们都热爱生命,都应该好好活着。

脚下的土地,不断地抖动,我的双腿,我的周身,也不听使唤,跟着颤栗。楼房,玻璃幕墙,操场,树木,操场上的篮球架,操场上的人,似乎是整个世界都在抖动,在颤栗,无法控制。一切都在不由自主地不停颤栗。

晚上,警车尖利的大喇叭穿透夜的浓黑,在空荡荡的大街上说话:汶川地震,8.0级。汶川在哪?我没有心情研究。但我感觉,这次大地的颤抖的情形,比1976年严重得多。

次日获悉,本县的南坝镇,被万恶的地震恶魔夷为平地。

三天后,我大着胆子,回四楼家中。房间里,衣柜斜倒,衣物抛撒一地,厨房里,碗柜偏倒,盘子和碗打碎一地,菜油酱油在地上淌成河流,无法下脚,真的叫“一片狼藉”。抬头看,墙壁上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不规则裂缝,真的叫“目不忍睹”。顿时,我的身,我的心,再次颤栗不止。我拾起几片残碎的碗碟和酱油瓶的玻璃碎渣,无助地瘫坐在地上,直到又一次余震来袭,我才赶紧往楼下跑。

5

2008年5月23日,我们一批老师带高三学生在非地震带的成都市异地复课。25日下午,成都的朋友牛放先生和雷康先生,赶来西南财大看我,说是慰问从灾区走出來的幸存者。四点钟,成都平原初夏的太阳,像蒙着一层薄布,过滤出的黄澄澄的阳光,斜射在楼房的墙壁上,透过一排树林的枝桠,洒在地面上。从小卖部借出几把折叠椅,在光华园校区研究生宿舍楼外的阶沿边阴凉处,我们坐着闲聊,聊5月12日下午我经历的种种细节。突然,我感觉屁股底下的椅子颤抖起来了。我站起来,大喊:“地震!地震了!”大家跟着站起来,事发猝然,却不知往何处去,惊恐,慌张,无奈,无措,却只在原地呆着。西南财大的楼房,在成都平原的夕阳里舞蹈起来,赭红色墙体,左扭右摆,墙壁上出现了许多水波一样的纹浪,抖动,扭曲,像癫痫病人发病一般,忍受着剧烈疼痛,全身颤栗,扭出蹩脚的舞姿。那舞姿与我12日下午在平武县城看到的舞姿一模一样,极不协调,非常笨拙。阶沿下停着几辆汽车,车轮原地起跳,“咚咚”作响。脚边几个五颜六色的饮料瓶子,也跳了起来,骨碌碌滚到汽车肚子底下去了。这些,又是一组舞蹈形式,笨拙的舞姿,算是给楼房伴舞吧。

这次我没有发抖,没有头晕目眩,胃里也没有东西上涌。这次没有听到所谓的地声。城市喧嚣,人声汽车声一片嘈杂。我体会到,地球的抖动颤栗没有地域之别,不管是平民居住的偏僻之壤,还是达官贵人们拥有的大都市。

事后得知,这是最大的一次余震,发生在青川,6.4级。作为非地震带的都市,也有较强烈的震感。

6月4日上午,我跟一个同事前去拜访朋友牛放。11点钟,我们在红星路二段省文联大楼邱易东老师办公室喝茶聊天。邱老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要搜集地震中儿童们的英勇事迹,准备出版一本专集。办公室里就我们四个人,邱老师夫妇,我和同事。突然,办公室里的桌子凳子都“哆哆哆”抖动起来,办公桌上的茶杯,笔筒,文件夹,订书机,书本,都剧烈地跳动起来。仍然没有听到所谓地声。邱老师背后一排全是抽屉的金属文件柜,每个抽屉上挂着金属钥匙,此时,那些金属碰撞,发出“啼里咵啦”的伴奏,渲染着地震的紧张,烘托出地震的恐怖。

我和同事不约而同喊道:“地震!地震了!”邱易东老师夫妇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余震吧。”我和同事站起来,准备往外跑。看人家都没有起身要跑的意思,我们就不好真跑。正在尴尬时,牛放进来了,说:“不要跑。这是七楼,跑不贏的。真的严重时,会停电,跑进电梯里更不安全。”我们又只好坐下,继续看那些家什在金属钥匙的伴奏里,不停地跳跃,不停地舞蹈。红星路的楼房是不是像醉汉一般地扭曲出了水波一样的曲纹和蹩脚的舞姿,我没有看到。从窗户看出去,是灰黄的天空,成都平原常见的像蒙着纱布的天空,明晃晃的,晃人眼睛。

我曾感叹,人家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人,在地震发生时,不慌不张,不往外跑,有泰山崩临而不惊不诧的大将风度。后来有个南坝死里逃生的朋友说:“那是他们没有见过震中地的惊险。无知,便无畏呢。”如此说来,对某些事情的无知,未必不是好事。

这次余震发生在哪里,多少级,我至今也懒得去弄清楚。据说,截至2013年底的统计,汶川大地震后大大小小的余震,共有近万次。这个数据,足以证明,地球的疟疾病,非常严重啊!

之后便是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和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三年重建,两年完成,一座座高大上的新城新镇新村拔地而起,平武的建筑物上都镌刻着红色的“河北援建”字样,红得像血,时时提醒我们不忘灾难,红得像火焰,时时燃烧着涪源人民必须感恩的情怀。

之后就读到许多地震故事和诗文。那些作者,有灾区的,有参与抗震救灾和援建的,也有从来没有在灾区踩一个脚印的。那些作品,都感动着我,个别作品,还让我读得泣涕涟涟。

6

2013年4月20日早晨,我在绵阳。刚起床,在厕所里洗漱,感觉脚下在抖动,随即,洗漱台上的瓶瓶罐罐“哔哔啵啵”跳起舞来。我在心里喊了一声:“地震!”没有听见轰隆隆的地声,因为大街上的汽车声已经够大的了。从厕所窗户看出去,对面那些楼房,正在扭动,前后扭,左右扭,扭出了水波一样的曲纹。平常觉得很刚性的楼房,此时像面条似的,柔软极了。窗户玻璃反射着晨光,随着大地的颤栗,不停晃动。

我冲出厕所,在客厅里找到手机,给远在平武的家人打电话。无法接通。给绵阳的朋友打,都在占线。楼下有人在喊:“地震!”有人在楼道里跑动,“咚咚咚,咚咚咚”。我人没有跑,但心在咚咚咚跳。

一个小时后,该联系的都联系上了,大家都没事。并且知道是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电话里,我装着无事,跟朋友调侃:“我们这些人,地震早已见惯不惊,‘5.12都不怕,芦山那么远,怕求啥!”

2017年8月8日晚,我跟何先生在涪江岸边喝坝坝茶。堤岸上有许多人散步。天空积聚着浓厚的乌云,江水倒映着暮色中的远山,倒映着江岸上的楼房、江堤、路灯和散步的人。人们见面就抱怨:“这鬼天,咋这么闷热!”

刚把茶泡上,忽然飘起一阵急雨,散步和喝坝坝茶的人,顿作鸟兽散。我跟何先生跑到岸边的茶楼上,坐在卡座间,继续喝茶。茶叶正在玻璃杯里翻滚,杯子升起袅袅白烟。我脱掉运动鞋,很不文明地斜卧在沙发上。何先生一个葛优躺,斜卧在对面。听外边雨声滴答,看杯子里茶叶浮沉,开始我们一贯漫无目的的聊天。突然,沙发抖动起来了,茶几颤栗起来了,茶杯也在茶几上滴滴哆哆地跳起了迪斯科。何先生漫不经心地说:“嘢,地震了呢!”说完,他站了起来,望望楼下。楼下烧烤店有人在喊叫:“地震!地震了!”也不知道是顾客,还是店员,在跑动。仍然没有听到地声,因为人声雨声十分嘈杂。我赶紧坐直,找鞋,穿上,但没有站起身来。我这一生已经多次遭遇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地震,反应麻木了。该怎么办?我拿不准。是往楼下跑?抖一下就过去了,岂不白跑?万一像北川县城那样,跑也跑不脱呀!纠结啊。后来回想当时的情形,从深层次分析出原因,不是我有多么镇定,而是我这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

十来秒钟之后,一切又渐趋平静。看手机上的时间,“21:19”。忙着打电话。先给百来米外的家里人打,通了,互报平安。我就不急了,心里也没有过去地震发生时那种咚咚咚的跳动和颤抖,更没有头晕和反胃的感觉出现。接着看微信,知道是九寨沟,说是6.5级,又说是7.2级,两小时后,才定在7.0级。给九寨沟县城的朋友打电话,时通时断,总算得到了他们平安的消息。

何先生从微信上看到,平武马上就要派救援队赴九寨沟。我说:“我们明天也去。”何先生笑着说:“退休老汉儿,莫挡别个的路。”

次日,平武县沿途四十几个救助站相继成立,救助从九寨沟撤离的被困游客。外地救援的车队源源不断,开往灾区。我的女儿,带着身孕,也在乡下的救助站劳累了两个昼夜,算是作为曾经的灾区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吧!

按照那条所谓的地震线的说法,瞧一瞧地图,芦山、汶川、北川、平武、玉树、青川、九寨沟,跟河北的邢台、唐山,还真的都在同一条线上呢!

7

一度时期,我看东西,都感觉在颤栗。早晨,我看朝阳从东山升起。在半个红脸冒出山梁时,一跳一跳地爬上山梁,冒过山顶,高于山梁上的树木。那所谓一跳一跳地,就是在颤栗。山梁上的树木,甚至山的轮廓,也跟着一起颤栗。下午,我看从西山缓慢落下去的那一轮夕阳。夕阳的轮盘在接近西山山梁的那一瞬间,颤抖起来。夕阳在颤栗,山梁也在颤栗,就是那种所谓的一跳一跳的姿态,直到夕阳的轮盘完全隐没于山后。

后来,我跟教物理的吴老师讨论这一现象,他非常冷静地给我分析:“你看到的那种抖动颤栗,是光线变化,给我们眼睛造成的视觉错位的变化。”但我还是怀疑,地震的恐惧,可能改变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甚至改变我们的人体基因。我的眼睛就这般不真实地反映着真实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种种乱象,已然改变了我的生理机能和审美判断。我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都在颤栗,是地震带上的人的后遗症吧!

人的抖动和颤栗,多是内心的紧张恐惧导致的肢体反应。一旦遇上突然状况,“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蚂蚁和蜘蛛是不是这样的反应,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别人百年难遇,而像我这样,一生中四次近距离遭遇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实属难得的高中奖率。那些震殇,于我所产生的恐惧反应,所带来的后遗症,目前尚无任何先进的仪器精确诊断。久居地震带的人,恐惧的反应在所难免,亦属正常,渴望大地安宁,是内心最大的訴求。

这是大自然的巨大而神秘的威力的客观存在。李表叔李表婶和物理吴老师地理张老师都亲身经历了松平地震和汶川地震,他们心里应该都跟我一样,存在恐惧和阴影,虽然他们对地震的解释各异,但都会存在轻重不同的后遗症。当然,非我类的生物们,也许已经忘记了那些特别的时刻和特别的灾难。

列子说:“天生万物,惟人为贵。”人类虽然是智慧生命,但却面临比其他生物多得多的灾难,像我这样生活在地震带上的人,尤其如此。而非我类的动物们,大多在野外和洞穴内居住,野外宽旷,容易躲避地震,而有些洞穴都多是拱型结构,拱形结构抗震能力最好,故地震灾难对动物的危害就比人类要小。我们追求舒适的房屋享受,但再坚固的房屋也难抗住震灾的高烈度,故而我类遭遇灾难的几率比非我类大得多。

我热爱脚下这养育我的土地,热爱承载这土地的地球,我们穷尽华丽辞藻赞美大地赞美地球。可地球为什么总要自生出这许多的灾难呢?我们把地球比作母亲,母亲可能生病,但母亲怎么舍得虐待子孙呢?上帝同样没有给出答案。

灾难分为正常性灾难和非正常性灾难,如风灾,雪灾,水灾,震灾等,它是天性使然,具有不可抗拒性,系正常性灾难,该来的迟早要来。但人类凭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完全应该可以预防和降低灾难的程度。如果鄙视大自然,忽视它的巨大力量,被动地对待天灾,那就变成了人祸。人祸的参与,就必然加重灾难的程度,给人们带来更严重的痛苦。

地球在颤栗,自然界在颤栗,世界在颤栗,何况我,一介渺小的生物呢?我们一厢情愿地祈祷风调雨顺,渴望安宁,厌恶灾难,出发点无可厚非。“人定胜天”作为一种哲学论断或者作为鼓舞士气的政治口号,我不敢也不愿妄议,但在自然规律和类似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窃以为它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虚妄之言,是呓语。我们在诅咒恶魔的同时,也懂得大自然让我产生的敬畏道理。大自然应该让我们敬畏!坦率承认人类的渺小和对大自然的畏惧,是唯物主义,不可耻呀!敬畏自然或许是一剂药方,虽然无法治愈地球的疟疾,但却应该可以治疗我的地震后遗症吧?

8

我住在涪源山区的平武,继续经历着地震恶魔的随时骚扰。我对地震充满厌恶和仇恨,但却无法回避,更无法赶走它。我即使不回忆那些惊险和惨烈,那些场景也客观存在,我心里的疼痛也不会完全消除。

我不懂那个胡焕庸教授的什么线和中国地震线这些空缈的概念,无力研究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我不会动辄就引用那些姓名几拃长的外国佬关于灾难的论述,更不会空洞地嗯嗯啊啊地抒发某次地震后的心情来作秀。我没有本事记录地震的全过程和灾区的全貌,只会朴素地记述我个人亲身经历地震灾难的经历和感受,记述颤抖中的涪源平武,也算是在讲中国故事吧!

我生活的涪源平武,是中国版图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平武地震的记忆,属于中国记忆的一个部分。平武地震故事,是中国故事中的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句子。我每天都去江边,站在堤上,看一看四围的群山,看一看东逝的流水,感受颤抖遗留的疼痛。高山耸立,像一个忠厚的长者,默默不语,江流湍急,像一个活泼的青年,歌唱不已。眼前一切,与非地震带的城镇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地震的疼痛,只藏在我的心里,并不示人,因为,我们的生活,还将继续,无论地震带的人,还是非地震带的人,无论胡焕庸线以东,还是以西。

今夜,没有月光,也没有繁星。我安坐在时光的端口,将那些裹挟着痛苦记忆渐渐远去的光阴轻揽入怀。我不但想起地震,还想起我一生种种幸与不幸,便打开昏黄的台灯,在键盘上敲出以上文字,表达我对灾难之痛的祭奠,对涪源未来的期盼:

——愿天赐祥和,地惠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