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经济安全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8-05-22 02:49万喆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改革

万喆

4月的中国,处处生机勃勃、春潮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和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再次向世界庄严宣布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似乎并不平静,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不断向中国挑起贸易摩擦,美国商务部宣布向中兴通讯实施制裁。发展和安全似乎成为世界开放型经济的一对矛盾,中国如何破解?

4月1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破题的答案,“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要有效维护经济安全,就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改革与安全、开放与安全、自力更生与安全的关系。

发展与安全:发展是第一要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历史性判断,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贫困人口的扶贫攻坚战、区域不平衡的发展,我们要解决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每年新增的1500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都需要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要推动的是高质量的发展。

在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再次被强调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

“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即主要经济指标不出现大幅波动,系统性风险得以遏制,结构要持续向好。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没有发展,就没有经济安全,更谈不上国家的总体安全。

改革与安全:改革是出路

邓小平曾对经济改革有精辟论述,“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求我们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相比四十年前的“富起来”的目标更为艰巨,是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的改革开放,除了要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即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另外,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也亟须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只有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四十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解决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勇于破难题、闯难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改革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科学配置各方面资源。

可以说,要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改革,不“破”不“立”,经济安全将没有出路。

开放与安全:开放是大势

肇始于美国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距今已过去10年了,虽然世界经济呈现了难得的集体复苏势头,但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暗流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一股“明流”,借口“维护国家安全”成了逆全球化的“主题词”,借口“维护经济安全”成了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挡箭牌”。

美国白宫2017年12月18日公布特朗普任內首份国家安全战略,重申“美国优先”,强调经济发展攸关国家安全,将“保护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繁荣”、“以实力维持和平”、“提升美国影响”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方案中,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对美国科技企业并购设置“玻璃门”、“弹簧门”。从2018年初开始,美国对中国挑起了一系列贸易摩擦。

保护主义就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就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吗?显然不是,“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自我封闭的孤岛。

实际上,中国对外开放走过了40年的历程,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中国对世界开放的庄严承诺。不仅在承诺上,而且在行动上,中国政府不断推出加快开放的措施。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方面。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开放的勇气是基于对经济自信的基础上,同时开放又能有效促进经济活力,只有顺应开放的大势,跟上开放的潮流,统筹好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在全球化的大势有效维护经济安全。

自力更生与安全:创新是动力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对中国进行“301”制裁,对进口自中国总价值约为6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关税。白宫预计,新的关税可能影响约1300个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锁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半导体,电信设备和电脑组件,约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八分之一。

就此,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毫不避讳提到了“中国制造2025”,并表示其中列举出的中国希望取得成就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量子计算等,都与美国产生竞争,美国不能让中国在这些领域上领先,因为这涉及到美国的“国家与军事安全”。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通讯出售芯片等元器件直到2025年,变相将矛头对准“中国制造2025”,给中国科技企业予以沉重打击。

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浪潮中抓住机遇,在人工智能、计算机、工业自动化产业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同时,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廉价的方案,但也容易滋生科技企业创新的惰性。当购买美国的芯片比中国企业自我研发更为便利、更节约成本,中国企业的资金就涌向了购买欧美芯片产品,或者对欧美芯片企业进行投资并购。

中国在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也触及欧美企业的痛处,“中国制造2025”更是让欧美感到了“危机”。当我们把发展的命运完全依赖国外的技术,当我们因为全球化的便利放弃了“发展要依靠自力更生”,我们的经济安全就失去了依托,那么全球化很可能会给你沉重一击。“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不仅对美国如此,对中国也是如此。在经济安全上,自力更生是基础,互学互鉴是推动力,只有基于自力更生的创新,我们的经济安全才牢牢把握主动权。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同时经济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安全不光是国家经济部门、金融部门的事,各部门都有主体责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責任制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只有系统、全局把握国家安全问题,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到实处,将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体系中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才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在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的背景下,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全球化国家改革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