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欣虹,叶 迷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清 350300)
在我们的日常经验里,观看外国电影时,开场后往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辨清楚谁是“Tom”,谁是“Jim”。在我们眼中,西方的“老外”长得一个样,非洲的黑人长得一个样,连自己国家的少数民族姑娘也长得一模一样。不仅如此,我们还分不清猴脸,也分不清人类婴儿的脸。但我们却能很快记住国内电视剧里谁是“媳妇”,谁是“小姑”,新认识的同学、朋友,新来的同事我们也都不会混淆。这一现象称之为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ORE),也称跨文化效应(Cross-race Effect,CRE),或本族偏向(Own-race bias,ORB),指的是人们对本族面孔的识别能力比对异族面孔的要好,这里的“本族”和“异族”一般指的是人种或族群[1-5]。
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和东帝汶[6]。东南亚人人种较杂,以黄种人为主,并融入黑种人和棕种人血统,属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从面部特征来说,肤色呈浅褐色、棕色至暗褐色,脸宽,眼睛通常不具蒙古褶①,鼻宽但不扁平,唇阔。而位于东亚地区的中国,也以黄种人为主,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面孔的主要特征是肤色中等,脸扁平,颧骨突出,高眼眶,眼睑大多有内眦褶且眼角有角度(即蒙古褶),鼻宽中等,鼻梁较低,唇厚中等。东南亚人面孔与中国人面孔有着极大的相似,又有所差别,在这两个族群之间是否仍会出现异族效应恰是国内外实证研究中的空白点。
十八大以来,来华留学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了35%[7],如今东南亚到中国的留学生络绎不绝,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统计,2016年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三个国家的留学生分别位居排行榜第三、第七和第十。近几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数量增长明显,2016年,沿线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64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达207 746人[7],由此可见,中国正日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青年学子求学之地。
本研究以异族效应为主题,探究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是否存在异族效应,异族效应导致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误认外国人,可能会引起尴尬或社会指责,且异族效应与种族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研究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起到教育启示作用。此外,也为中国大学生和东南亚留学生的友好往来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东南亚中性面孔图片的制备
照相机选用Nikon D3200。拍摄对象为福州三所高校在校东南亚留学生94名,其中来自越南的留学生20名,来自印尼的留学生58名,来自菲律宾的留学生16名,男生41名,女生53名,年龄范围为18~23岁。拍摄前,让拍摄对象摘掉耳环、项链等饰品,刘海统一向后梳理,露出完整面貌,并要求其作出平静表情进行拍摄,仅拍摄上半身齐胸照片。用photoshop10.0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同中国面孔表情图片制备一致[8],图片采用黑白色,统一去掉头发、耳朵、脖子,以及明显的胎记、痣、刺青等外部特征,以避免肤色和外部特征对面孔识别的干扰。图片尺寸统一为615 cm ×715 cm,分辨率为102像素/英寸,并统一图片亮度和对比度。
福州某大学30名心理学研究生担任评分者,采用E-prime2.0软件编制程序,随机呈现94张图片各两次,每张图片呈现时,让评分者首先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面孔图片的情绪类型并按键反应,采用7点评分法,其中1代表负性强烈,4代表中性强烈,7代表正性强烈,分别对应电脑键盘数字键上的1~7七个键。要求被试不做长时间的思考,按照瞬时感受进行按键反应。
1.评分稳定性
94张图片两次呈现,将评分者对情绪类型前后判断一致的图片占所有图片的百分比作为评分稳定性,以评价评分者的认真程度。剔除低于60%的评分者1人,有效评分者为29名。
2.中性表情强度
采用7点计分法,得分越靠近4分,表明面孔情绪越中性,原则上选取平均分为3.5~4.5分的面孔图片,共选取32张,其中男性16张,中性情绪强度平均值为3.935;女性16张,中性情绪强度平均值为3.953。
1.实验对象
2.实验设计
以不同类型(中国和东南亚)的中性面孔作为实验材料,使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面孔的识别是否存在异族效应。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不同类型的中性面孔图片(两个水平:中国、东南亚),因变量为被试再认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以及被试对不同类型面孔图片的辨别力和决策标准。
3.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中国人和东南亚人的中性面孔图片,其中中国人的中性面孔图片来自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该系统包括7种情绪类型(愤怒、厌恶、恐惧、悲伤、惊讶、高兴、平静)的面孔表情图片,每张图片都有其对应的认同率和情绪强度评分,采用9点量表评分法。选取中性面孔(即平静)32张,其中男性16张,愉悦度平均值为4.486;女性16张,愉悦度平均值为4.938。
东南亚人的中性面孔图片来自本研究自行拍摄制备,每张图片都有其中性情绪强烈程度,采用7点量表评分法,选取32张,其中男性16张,中性情绪强度平均值为3.935;女性16张,中性情绪强度平均值为3.953。具体详见表1和图1(其中东南亚中性面孔尊重面孔照片提供者的个人隐私,未完全呈现)。
表1 实验材料
图1 中性面孔图片材料示例
4.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采用E-prime2.0软件编制。施测环境为福州某大学教室,采光良好,能保证实验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设备为5台14寸惠普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XP,调整每台电脑的亮度、颜色质量和屏幕分辨率一致,屏幕分辨率为1280*800像素,颜色质量为最高32位。实验中有1名主试,2名助手,每组对5名被试进行施测。
被试由主试领进实验教室,坐在距离电脑显示器60 cm处,熟悉实验环境并进行相关的测验说明。
被试先进行一组非实验图片练习,学习阶段呈现5张,再认阶段呈现10张,不计分数,确定被试正确理解指导语后并熟悉该程序后,开始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个注视点“+”,注视点呈现的时间为 500毫秒,提醒被试实验开始,并集中注视电脑屏幕中央,接着随机呈现人脸图片,呈现的时间为2 500毫秒。该阶段共呈现人脸图片32张,请被试努力记住它们,并告知被试该阶段的学习将有助于完成实验后续的任务。
学习结束后让被试休息60秒,进入第二阶段再认。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个注视点“+”,注视点呈现的时间为 500毫秒,接着随机呈现人脸图片,要求被试判断这些图片在上一阶段是否学习过,如果学习过请按键盘上的‘J’键,如果没有学习过请按键盘上的‘F’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将双手放在键盘上,把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每张照片呈现时长为5 000毫秒,如果被试在5 000毫秒之后仍未按键反应则自动进入下一张图片。该阶段共呈现人脸图片64张,其中32张是学习阶段呈现过的。图片呈现时间很短,请被试集中注意,又快又准确地作出判断。
正式实验中途不可退出、中断,实验结束后被试离开教室。
实验收集被试再认阶段的反应数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2,12],去掉以下不符合标准的数据:①正确率小于50%的被试的数据;②5s内未做任何反应的数据;③超出平均反应时三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④反应时小于400 ms的数据。
接下来,对筛选后所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以学习过的面孔材料为信号,未学习过的面孔材料为噪音,计算以下四个指标:①正确率,计算每个被试对不同类型面孔识别的击中率、正确否定率,则正确率=击中率+正确否定率;②辨别力,查询PZO转换表[9]得到Z击中和Z虚报,则辨别力d’=Z击中-Z虚报;③决策标准,查询PZO转换表得到O击中和O虚报,则决策标准β=O击中/O虚报;④平均反应时,去掉所有错误反应,即虚报和漏报的反应,平均反应时=所有正确反应时之和/正确反应次数。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一致表明,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面孔识别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中国面孔识别的正确率(t=4.163***,F=17.332***);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显著低于中国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t=-2.536*,F=6.430*);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面孔识别的分辨力显著高于中国面孔识别的分辨力(t=3.338**,F=11.144**);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面孔和中国面孔识别的决策标准无显著差异,详见表2、表3。
表2 对不同类型中性面孔识别的四项指标的t检验结果(M±SD)
表3 对不同类型中性面孔识别的四项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
从正确率、反应时和辨别力三大指标上看,中国大学生在中国和东南亚面孔的识别中并未出现异族效应,反而出现与异族效应相反的结果,即对异族的面孔识别要好于本族面孔,这一结果与异族效应以往研究有悖。
借鉴“异族分类优势(Labeled Other-race Advantage,ORA)”,即对异族面孔的种族类别的判断要比对本族面孔更快的现象[10],我们将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出现的这种与异族效应相反的现象称之为“异族优势”。异族优势并不是完全对立于异族效应,我们认为在异族面孔识别过程当中,异族效应和异族优势共同存在,当异族效应增强时,就掩盖了异族优势的作用,表现出异族效应;而当异族效应降低时,异族优势就凸显出来,表现为异族优势。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均有赖于一定的条件,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本研究结果。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降低甚至消除。基于异族效应的理论机制,有如下解释:
第一,基于认知编码理论和特征选择假说,本异族面孔的加工深度影响着记忆效果。
本异族面孔加工深度和编码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异族面孔至少会共享一个明显的特征,如白种人的高鼻梁或深眼窝,对异族面孔的识别着重于这种单一的特征,将其表征为一个种族群体[11],注意资源主要分配在种族群体特征上,忽视了面孔所携带的个性化的具体特征[12],这样的话只能进行浅层加工[13],因而记忆不会太深刻;识别本族面孔时则恰与之相反,将注意资源集中于一组或者几个相关的个性化特征,这往往需要细微观察,分散表征,进行深层次加工,从而加深了记忆,因而产生异族效应。
东南亚面孔与中国面孔在脸型、鼻宽、鼻梁和嘴唇存在差异但并不明显,而眼睑内眦褶的有无也属细微差异,因此东南亚面孔相较于本族面孔不具有明显的种族群体特征。在东南亚面孔识别当中,个体的注意资源不再大量集中于种族群体特征,也平均分配到面孔个性化的具体特征的加工上,加深了认知加工深度,提高了记忆效果,相应降低了异族效应。
第二,基于多维空间理论和知觉经验假说,日常的接触和交往降低了异族效应。
个体对面孔的识别是在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空间中进行[14],包括面孔的结构特征,眼鼻口等具体特征,及肤色、质地、性别、年龄等多个维度。个体将看到的面孔特征与储存在心理空间中原有的面孔特征进行提取和比较,从而做出判断。本族面孔在这个多维空间中的集中程度较小,而异族面孔的集中程度较大[14],集中程度越大,从心理空间中提取到正确的面孔就越困难,因而产生异族效应。
Chiroro和Valentine(1995)研究证实接触能够降低异族面孔的集中程度[15],另有多项研究证实与异族人的交往也可以减弱或者消除异族效应[3]。我们认为与异族人的接触和交往能够增加心理空间中对异族面孔的储存量,使异族面孔的集中程度变小,从而降低异族效应。本研究中东南亚面孔的被采集者和中国大学生被试来自同一所高校,二者接触的频率和交往的可能性都更高,大学生被试的心理空间中对东南亚面孔具有一定的储存量,在进行面孔识别时,东南亚面孔的集中程度降低,较容易进行提取和比较,抑制了异族效应的发生。
第三,基于社会态度假说,种族偏见或歧视的消除降低了异族效应。
个体对待不同族群的态度影响其面孔识别能力[16],当个体对某个族群持有偏见、厌恶或歧视态度时,往往不愿意与之接触和交往,也不愿意仔细区分这些异族面孔[17],识别和再认成绩较差,因而产生异族效应。
随着前来求学的东南亚国家学生的增加,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专门为东南亚、南亚国家留学生服务的机构,如云南财经大学的东盟②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的东南亚与南亚人才培训中心、云南师大的东南亚留学生见习基地等。东南亚留学生的专业选择面也越来越广,除了学习汉语外,还开设了医学、财经、旅游、冶金等专业,在生活上也尽可能让东南亚留学生感受温暖。已连续七年举行东南亚文化艺术节暨新年泼水节,开通绿色通道方便东南亚留学生回家和返校等,学校的这些举措无疑加强了中国大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的交流和接触,促进文化融合,也无形中塑造了中国大学生对东南亚留学生的友好态度,种族偏见现象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东南亚面孔的“异族优势”凸显。同样基于异族效应的理论机制,有如下解释:
第一,基于社会分类假说,异族面孔的新异性影响了短时记忆效果。
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具有更为显著的分类标识,使人们自动倾向将其归于一组,因此相对于本族面孔形成了组外和组内[18],组外成员比组内成员更加具有相似性,因此,组外较组内更容易混淆,产生异族效应。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乏这样的经验,对人群当中的异族面孔,大到不同人种,不同洲际,再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小到只是一国的南北方之差,我们一定会首先发现与自己相异的面孔,并引起我们的兴趣,加以关注。同样的经验也出现在面孔识别的学习阶段,尽管东南亚面孔与中国面孔差异较小,不具备明显的分类标识,个体仍能够迅速而敏锐地感受到“这是外国人的面孔”或“这不是中国人的面孔”。此时,异族面孔的新异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使短时记忆的效果更好,产生异族优势。
第二,基于内在刺激差异假说,不同族群面孔自身的相似率影响着记忆难度。
不同族群的面孔在物理特征上存在天然的差异,相较于其他族群,某些族群面孔相似性更高,属于同质刺激,因而可记忆程度不同[19]。有研究表明,对欧洲被试而言,亚洲面孔之间的相似率高于欧洲面孔,以亚洲被试为对象的实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20],这很好的证明了不同族群面孔识别本身相似率不同,导致面孔识别的难度差异。
东南亚人种复杂,作为一个族群其面孔的相似率低于中国面孔,因而识别难度较低,较容易分辨,形成了异族优势。
东南亚面孔与中国面孔特征差异较小,加之中国大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的接触和交往较多,且能够友好相处,从而降低了异族效应,但东南亚面孔作为异族面孔的新异性并未减少,且东南亚面孔本身的相似率较低,加大了异族优势,因而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不仅没有产生异族效应,反而对东南亚面孔的识别能力更好。
注释
①蒙古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延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
②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
参考文献:
[1] Malpass,R.S.,Kravit,z.J..Recognition for faces of own and other- race fa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9,13:330-334.
[2]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0.
[3]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6):1450-1453.
[4] Johnson,K.J.,Fredrickson,B.L.“We All Look the Same to Me”——Positive Emotions Eliminate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6(11):875-881.
[5] 裴燕红,隋光远.情绪对面孔识别中本族偏向影响的眼动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270.
[6] 百度百科.东南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086.htm,2013-08-19.
[7] 中国新闻网.2016年度中国逾54万人出国留学 44万人来华留学[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3-01/8162951.shtml,2017-04-19.
[8] 龚栩,黄宇霞,王妍,等.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40-46.
[9]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 张敏杨,昭宁.面孔知觉中的异族分类优势[J].心理研究,2011,4(2):13-17.
[11] Simon,B. On the asymmetry in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in-group and out-group:A model of egocentric social categorization[J].Eur J Soc Psychol,1993,23:131-147.
[12] Levin,D.T.Race as a visual feature:Using visual search and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tasks to understand face categories and the cross-race recognition defici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0,129:559-574.
[13] Sporer,S.Recognizing faces of other ethnic groups:An integration of theories[J].Psychology,Public Policy &Law,2001,7:36-97.
[14] Valentine,T..A unified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distinctiveness,inversion,and race in face recogni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91,43A:161-204.
[15] Chiroro,P.,Valentine,T..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act hypothesis of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95,48A:879-894.
[16] Brigham & Malpass[M].1985.
[17] Carroo,A.W..Recognition of face as a function of race attitudes,and reported cross-racial friendship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87,64:319-325.
[18] Linville,P.W.,Fischer,G.W.,Salovey,P..Perceived distribu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computer simul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165-188.
[19] Goldstein,A.G.,Chanee,J.E.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imilarity of faces[J].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1976,7:407-408.
[20] Byatt,G.,Rhodes,G..Identification of own-race and other-race faces:Implica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race in face space[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04,11:73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