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写作教学却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写作教学的效果一直堪忧。而科学的写作评价量表能够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我国目前以量表为基础评价作文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意在通过科学的写作评价量表的开发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 写作评价 量表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81-02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各种要素做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作文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那么选择被学界认可的写作评价量表作为参考是保证作文评价尽可能避免主观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分析谢锡金先生和岑绍基先生研制的诊断量表的机制原理,对研制符合大陆学情的中学写作评价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一、写作评价量表解析
谢锡金先生是写作教学的专家,在写作教学领域建树颇丰;岑绍基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写作实验的研究,不断进行写作量表批改的研究,发表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论文。这两位学者共同设计出的“量表诊断写作教学法”是经过十多年的试用与修订的才最终完成的,对大陆记叙文写作评价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代表性与借鉴意义。下面我选取了与叙文写作评价相关的量表进行解析(见表)。
段落上述表格共分为23项指标,每个指标后面又设计了5个对应的分数,5分代,表同意,1分代表不同意,学生作文的该项指标得分越低,说明学生该项写作能力达成度越低。评分項后面连续三个评分段指的是三个人分别评价这篇文章。在这个诊断量表中,所涉及的要素主要是文中记叙人称的一致性、内容的真实性、选材的切题性、选材的详略性、段落之间的过渡性、场面描写的生动性、文章字词使用的正确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果是否交代清楚、文章的叙述是否简明、首尾是否照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集中、文中内容是否切合主旨、事件的叙述是否吸引人、文章是否能感染人心。总体而言,包括文章记叙人称、文章的选材、文章内容、文章的结构、文章语言运用、文章的情感抒发这几方面。
这份诊断量表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将记叙文写作能力进行细化,由可判断的点进行打分;二是重视记叙文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有一定的读者意识;而这份评价量表的最大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学生的习作不仅仅由教师来评定,还由学生自己、同伴进行评价,这样得出的分数更具有说服力。
二、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量表设计的启示
1.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呼唤分层级的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是写作测试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测试工具是否能够科学全面地呈现被试的语言表达能力”[1]实质上,写作评价标准是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如学者叶黎明所说,当前我国的记叙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和记叙文写作评价一直以“记叙文写作实施的混乱与贫乏” 这样笼统的形象出现,那么不妨尝试以写作评价标准的实施来倒逼记叙文写作教学内容的清晰化。
然而目前我国的写作评价还停留在教师粗略看完全作文,根据印象打分、写整体评语,但评语的内容大多类似“审题不清”、“立意不深”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评语”,缺乏对学生作文的科学认知与有针对性地修改意见,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但是通过对谢锡金先生和曾绍基先生研制的写作评价标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值得借鉴的评价理念:制定科学的评价维度、细化每个维度中的评价要素,并设计出序列性的评价等级指标,减少教师主观化的评分,力求写作评价走上明确、科学之路,确保写作评价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2.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2]新课程提倡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而岑绍基先生和谢锡金先生的作文诊断量表将打分目录分为三部分,由三个人对同一篇文章根据量表进行打分,正符合新课程的倡导。
根据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在“做中学”以及实际演练中,学习效果能够达到75%;学生如果在学习某种知识以后,能够立即使用或者马上教别人,学习效果能够达到90%。因此,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中,应当将评分的主体由本班教师扩展到多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这样能够学生能够在评价他人的作文的同时学到更多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知识、学生可以借此培养对文章的批判能力。
弗兰西斯认为:“在各级教育中,都是教师按照标准作出判断。一般都是教师各自出题、打分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学业评定。学生往往无权参与,也不进行自我评定。然而,学生若能参与评定,那将促成其发展。”[3]学生在作文互评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即时的回报,改变以教师为写作对象的呆板模式,同时这种学生参与平高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评改作文的人力资源。
三、结语
科学的中学写作评价工具的开发,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写作评价研究成果,同时需要考虑到当前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的现状与需求、初中生的学情。因此本土化的写作评价工具既要科学,又必须适合当地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本文中,我们重点分析了香港先进的写作评价量表及其对设计中学写作评价工具的启示,希望对本土化的中学写作评价量表的开发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欣歆.初中习作教学实践指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7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
[3]科林·马什.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第3 版)[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3.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项目《中学语文写作评价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JCX17_0545。
作者简介:刘悦(1994-),女,汉族,江苏淮安市人,学生,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