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扼杀文化活力

2018-05-21 11:24詹小美
人民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形式主义

詹小美

【摘要】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结果与过程相分离、意义与时代相分离,是当代社会文化中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形式主义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式主义理念和现代社会的过度组织化,是当前文化形式主义的重要根源。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才能被公众理解、认可与接受,成为社会共识。

【关键词】社会文化 文化活力 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形式主义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当形式不能表达内容应有意义的时候,即形式与内容相分离,就产生了“形式主义”。我们通常要警惕和批判的形式主义,实际上是指“片面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①形式主义在文艺创作、政治活动、经济活动、道德实践等许多领域都有表现,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存续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因。文化的传承是对过去的总结,文化的繁盛是对当代的应答,文化的创造是对未来的探索。文化是抽象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具体形式存在的,但具体形式背后总是有特定语境中才能理解的意义。物质和制度文化自是显而易见,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的文化也要首先表现为形式,然后才能表达意义。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首先接触的是可以感知的、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然后才是抽象的意义。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形式主义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这让一些人陶醉于五彩斑斓、盛大恢宏的形式,忘记了文化进步源自人精神层面的内在需要;满足了人们的感官体验,忽略了人们的内心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式主义理念和现代社会的过度组织化,是当前文化形式主义的重要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务实精神,同时也存在形式主义的理念。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既强调内心的情感体验,也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作为一种伦理主导的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在产、传、用等环节往往选择了形式主义的原则,注重外在的社会性标准对个体行为的评价。”②“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礼”是可以感知的形式。几乎所有的伦理价值都能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具体化,在婚丧嫁娶、饮食起居等方面几乎都有符合价值要求的、明确的形式规范。如中国人日常饮宴,尤其是节日家庭团宴时的座位安排就极具形式,堪称仪式,长幼尊卑的次序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伦理,也展示出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意识形态。

现代社会的过度组织化助长了文化的形式主义现象。社会过度组织化会阻碍社会个体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创造,将社会生活变成无内核、无意义的形式,使之千篇一律。世界著名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认为:“文化以自由为前提。只有从这种自由出发,文化才能够被思考和实现。”③但同时,文化的实现也在于对大自然和人自身的改造,尤其在于文化理性对人们情感和欲望的控制。人创造的文化把社会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社会又像“网”一样把人束缚起来,这种束缚可能对人进一步的文化创造产生阻碍。所以,社会的过度组织化助长了文化的形式主义现象,使形式主义成为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结果与过程相分离、意义与时代相分离,是当代社会文化中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

文化的外在形式与蕴含内容相分离。形式与内容分离的形式主义现象在组织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有一定的表现。例如企业文化应该是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且影响企业生产实践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文化,如果与企业实际相分离,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就成了内容空洞、不接地气的形式主义。一些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纷纷提出自己的“愿景”“使命”“理念”等,但大多都是贴在墙上的口号,难以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这样的企业文化无疑是徒具形式,无助于企业发展。再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些地方的做法不是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建设文化,而是给其他产业戴上文化的帽子,把企业文化等同于用文化包装企业,这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文化的呈现结果与创造过程相分离。过程是文化现象必不可少的形式,某些文化现象最终的表现形式往往只是结果的呈现,并不能完整展示文化创造的过程。例如在教育领域,升学率、分数、证书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被反复强调,而以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却被忽略了。一些大学把“国内知名”“国内一流”“世界前列”等学校发展的附带结果当成了堂而皇之的宏伟目标,而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真正的高等教育目标却被遗忘了。

文化表达的意义与所处时代相分离。一种文化现象如果不能反映时代诉求,则是形式主义。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评判五四时期一些新人物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时的“形式主义”。如钱玄同、杜亚泉、章士钊等学者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就远离了那个时代中国文化的现实。在当代,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名开展的“国学”教育在多地成为时尚,甚至出现以文化糟粕为特色的现象。这些脱离社会实际的做法,不但没有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反而有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初衷。传统文化只有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需要,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复兴。反之,无论是“传统”的形式,还是“时尚”的形式,都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的窠臼。

只有适应时代的文化,才能成为时代共识

于文化而言,任何形式上的意义表达都难以呈现出一种文化现象的全部内涵,试图以显性的形式来表现文化现象的整体生成、微观变化与深刻内涵,是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当形式与内容协调一致时,内容的活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展示。反之,当形式与内容处于极度不协调的状态时,内容就会显得很拘谨,甚至内容被形式所毁。”④单纯追求形式,割裂形式与内容的联系,不仅有损于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容易引起意义表达的混淆。文化的核心在于内容,但文化表达往往会因为不同的语境而产生不同的意义。

结果与过程分离有碍于增强文化活力。对于文化创造,过程呈现的意义和结果呈现的意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文化的创造、传播、兴盛,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然后才是对外在物质生活的需要。故而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的过程,文化实践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更有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主义不是文化衰落的原因,而是文化衰落的结果。如果一种文化只注重表面结果而不关注创造过程,那么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失去活力。

意义与时代分离不利于提升文化自信。文化与时代同向同行,文化的意义只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和时代语境中。文化的意义模式和概念体系是从历史传习而来、从他者借鉴而来、从当代创造而来的,社会公众只有对时代文化有充分的自信,才能接受其价值体系。否则,文化就失去了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延续价值观念的作用。只有适应时代的文化才能被公眾理解、认可与接受,成为时代共识。

(作者为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709页。

②郭晓舟:《形式主义的思维与文化根源探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

③[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陈泽环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④俞吾金:《形式主义批判——对当代中国文化病症的反思之一》,《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8期。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标准
捉拿“形式主义”
打赢整治形式主义的攻坚战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反对官场形式主义问题”调查
六曜与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