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采访全国劳模李顺达的记忆

2018-05-21 12:00马明
党史文汇 2018年4期
关键词:互助组丰产爱国

1951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个春天,作为新华社兼《山西日报》记者,我了解到山西平顺县劳动模范李顺达早在 1943年就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带头成立互助组获得丰收,并被评为太行区一等劳动英雄的事迹。特别是他们适应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急需,在制定全年计划时,提出要因地制宜改善生产条件夺取大丰收且增加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创造性的新内容。这年3月6日,我很受影响,赶到当地根据他们全组商定的结果,采写了一条《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所领导的互助组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起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倡议》的消息。没想到这条600多字的短消息在新华总社播发时,配发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负责人就这一倡议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号召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互助组奋起响应。这些消息被全国报纸、广播电台普遍采用后不久,从四面八方寄来的响应书、应战信像一片片雪花飞到平顺县西沟村,仅河北、黑龙江、陕西、湖北、贵州和内蒙古等30多个省、区响应的就有1618位劳动模范和1913个互助组。这些劳模、互助组又向本省、区的农民发起同样的倡议,经各地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后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爱国丰产连环竞赛活动。

李顺达互助组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为进一步系统介绍相关情况、经验,在新华总社安排下我便常驻西沟村蹲点采访,和农民吃住在一起,还参加组里的一部分劳动和工作。经深入调查采写的《李顺达互助组春耕播种记》《李顺达是劳动模范又是爱国模范》《李顺达互助组介绍》等被《人民日报》等报刊广泛采用。这些稿件介绍了他们发出爱国丰产倡议后冒着早春山野的寒风你追我赶互相鼓励打响春播第一炮的繁忙景象,李顺达带领互助组从1943年起在等价互利的私有制基础上实行劳武结合集体劳动的办法克服种种困难使贫穷山沟变富裕的成就和经验,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发起捐献“爱国丰产”“中国农民”号飞机倡议的事迹;尔后随农事季节变换还报道了他们保证春播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开展评比检查活动和秋季丰收等情况。这些报道既颂扬了李顺达互助组在山大沟深、石厚土薄的不利自然条件下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高昂的增产热情,也讴歌了我国新型农民的高尚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所有这些报道,在推动我国当时兴起的互助合作运动和把爱国丰产竞赛运动不断推向高潮起了积极作用。

采访实践使我认识到,蹲在“点”上的报道,只有紧跟形势发展和适应“面”上大局需要点面结合,才有针对性、吸引力、生命力。于是我到平顺县其他 5个互助组进行调查并发现,有的把竞赛活动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有的增产计划不切实际,劳动管理不善;多数互助组男女同工不同酬。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到周边几个县作了横向对比调查,证实在大“面”上也有类似问题,正是李顺达互助组和平顺县已探索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在调查走访基础上撰写了《李顺达互助组开展爱国丰产运动的主要经验》《平顺县怎样推广李顺达互助组的先进经验》《农业生产战线的女劳模申纪兰》。前一稿记述了李顺达互助组经常进行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组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全组农活生产统一计划安排、健全民主生活制度、开展评比检查活动而发挥了组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经验。第二稿,介绍了平顺县委县政府常以该互助组为榜样因地制宜解决全县不同类型地区在劳动管理、等价交换和评工计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而推动了全县爱国丰产运动发展的经验。后一稿叙述了申纪兰以带领妇女参加劳动且提高农业技术的实际行动消除了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思想而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按劳分配原则。因3篇报道针对性强且具有指导性政策性,受到報纸读者和电台听众的青睐,使“点”上报道的经验在“面”上落地开花。

该互助组同其他先进一样也各有缺点问题,并非全都先进。为此,我和驻村工作组在县委领导和李顺达全力支持下对其互助组、西沟村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各项工作、农民心态问题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写了几篇内部参考的专题资料,既肯定多年取得的成绩经验,又重视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缺点,不护短饰非。对前进中的问题,有的向总社编发了内部参考供中央、省委决策参考,有的在缺点纠正、问题解决后正面进行深度报道。

后来发现新问题:一部分组员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后滋长了不安心山区生产想往平川搬家的想法。对此该组发动组员因地制宜挖潜力算细账,经勘察设计制订了全面发展生产的长期经济建设规划。美好远景鼓舞了人心。大家这才认识到村里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山区要想共同富裕须改变单一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多种经济,搬家下山不是出路。

1952年春天,为进一步在较大范围内发展生产的需要,在原组基础上李顺达领导扩建了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9月15日,根据平时调查研究掌握的大量资料我和平顺县委书记李琳合写了《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调查报告,从制订长期建设规划的美好远景鼓舞人心、合理使用劳动力、精打细算挖掘财力物力的潜力和全面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济4个方面,介绍了他们虽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很差但因认真贯彻执行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全面发展多种经济建设山区的方针、建社3年就发生巨变而为全国正在探索解决的山区农村生产发展方向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适应了当时全国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因此,此文除新华总社摘要编发各新闻单位外经山西省委推荐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全文编入1956年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上册),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亲笔为它写了300多字的“编者按”,按语最后说:“这个合作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能够大量增产,为什么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不能够更加大量地增产呢?”

为表彰李顺达多年来在农业生产战线所作杰出贡献,1952年农业部颁给他爱国丰产金星奖章。他先后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和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还被选为中共八大、九大、十大代表和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山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省委六届人大副主任。

1951年到1955年5年内,经新华总社采用的该互助组(后改为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及其县的新闻、通讯、内参、调查报告和记者来信共39件(仅1951年被各报刊、电台采用的就有19件)。这么多围绕该典型的连续报道对推动全国互助合作运动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这在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罕见,是建国初期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新闻报道上的反映,颇具时代特色。

在该组蹲点采访和有关报道进展顺利且受到广泛关注鼓励,重要原因是从中央到山西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重视培养表彰英雄模范人物并发挥他们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带头、桥梁、榜样作用。省委和县委在西沟村长期派有联合工作组。新华总社从建国初期就一直强调发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支持加强先进人物典型经验的报道,这就激励记者坚定了蹲点采访的决心信心。

我蹲下去后尝到深入实际调研的甜头:一是密切联系了农村干部、劳动群众和基层实际,结识了一批熟悉的朋友,从中能了解到真实情况、直接听到群众要求和呼声、目睹耳闻亲历许多现场情景,直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真情实感,使新闻报道的根扎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实践中;二是为吃透掌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增强了学习政策理论的兴趣。经学习毛主席等关于农村问题和互助合作运动的论述后加深了对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论述山区农村生产方向问题的调查报告《勤俭办社建设山区》就是这样使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高度,提炼深化主题后写出来的;三是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关系密切了。过去到党政领导机关往往是听汇报、去采访或找材料,处于被动地位。蹲下去后又扩大建立了新的采访基点,掌握了大量情况,不再是光伸手要材料,也能为他们提供新情况、新问题,他们对我们富有建设性的报道更加关心且主动把一些正在酝酿研究的问题告诉记者;四是投身到农村持续开展的爱国丰产运动实践中,整天同先进人物和太行山老区朴实的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又采访其先进思想事迹,不断被其高尚思想和為改变山区面貌的奉献精神所感染熏陶,从而促进了自我思想改造。

回顾这段蹲点采访历史,我欣慰的是,当年在新华社强调“双先”报道和倡导深入实际调研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经受了锻炼考验,使个人工作追求的目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人民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自己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深刻理解新华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机关所肩负的耳目喉舌使命的重大意义,从而也就使自己更加热爱新华社、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回想起来遗憾的是,在西沟村蹲点的那些日子里,因受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局限,对李顺达这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事业一贯忠诚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未能更好地充分反映出来。

编后:

本文作者马明(1919-2015),山西孝义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党组书记。本文是马明离休后所作,他回顾自己早年驻村蹲点采访经历的同时,全面分析总结了当时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此文中可以看出,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记者,他的笔下不仅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和建设者们的歌颂,而且满含着对当时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积极思考。今天,我们刊出马明的这篇遗作,一是展现建国初期我省在农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二是表达对这位老记者的崇敬和追思。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互助组丰产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柳青的创业史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
平山青年团组织互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