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教育部提出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结合起来,强调要发挥所有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解释并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创业课程“国际商务经营英语”,探讨了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 创业课程 策略
一、引言
2015年7月30日,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总书记的讲话中,在国家颁发的文件中,如此浓墨重彩地突出强调育人,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随着中央文件的出台、总书记有关思政教育重要讲话的发表,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研讨会如火如荼。2016年12月,“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工业大学召开。2017年2月,2017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召开思政教育研讨会,研究探讨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二、思政教育的含义
思政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比比皆是,其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有人在。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培养人才,德行为先,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后来被弟子汇编成《论语》。唐朝教育家韩愈的《师说》可谓千古名篇,篇首有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就是传授教育思想、教育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教育。韩愈将“传道”置于“授业解惑”之前,可见他对思想教育的高度重视。培养人才,以德为先。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没有为国为民之心,再有智慧、有才能也不能称其为人才。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认为“德育为万事之本”,教育学生要先从德育开始。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高等教育直接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输送人才,高校育人的功能至关重要。
(一)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本科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正如1993—2013年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理查德·莱文所言,真正的大学通识教育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知觉、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个人潜力,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由地选择人生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思政教育也正是让学生有大局观、全局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真正的人才。
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的形势。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并确定了到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的一一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今天的大学生,依靠他们肩负起公民的责任,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所以,目前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二)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目前,国际国内、校外校内多种客观现实决定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具体情况如下:
1.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彼此交融,其中不乏错误、危险、负面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由于本身专业的原因,会更多地接触国外报刊新闻、媒体宣传。如果他们没有睿智的思想,没有敏锐的眼光,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正确判断、识别各种现象和问题,就很可能沦为受害者,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而极大地影响自己的人生发展。
2.三观的模糊和错误。一些大学生当初是因为要考大学而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又对未来深感茫然,没有理想抱负,不知自己有何追求,也没有清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价值观又不够健康。这样的现象不由得让人忧虑。某知名大学还有一个典型例子,一个拥有法律、金融、新闻传播三个学历的博士学霸,竟然对自己未来的个人发展茫然不知,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还询问主持人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去向。
3.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培养。北大教授钱理群曾痛心疾首地谈及如今的高等教育,认为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提法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和思考。对此,一些高校教师也颇有感触。有的学生因作业、个人简历、出国推荐信等向教师求助时,态度非常谦恭有礼,但是一旦求助结束,就会对教师不理不睬甚至视而不见,实在让人失望。
4.品德修养的缺失。虽然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在接受道德品质修养的教育,但是進入高校后,学生的诚信、宽容等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品德修养还有待培养,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一些不良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品德修养缺失的现象也暴露了教育中存在的育人问题。
5.心理问题的滋生。当今大学生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心理、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学习压力、同学关系、个人感情、就业压力等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沟通帮他们释放压力,学生就很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一些心理素质差或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还有可能采取错误、危险甚至极端的行为。
综上所述,对比我国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需求和高校育人情况,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了。
四、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渗透
(一)澄清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错误观点
关于高校的思政教育策略,首先有两个错误的观点需要澄清:
错误观点1:思政教育工作是思政课程教师的事。事实上,思政教育渗透专业课程是毋庸置疑之事,原因有二。一是如果高校的思政教育单纯依赖思想政治课教师,那么他们必然显得势单力孤,育人也收效甚微。应该弃单线作战为多线作战,让所有的教师参与其中。二是教书、育人一直是教师肩负的两大使命,是师者责无旁贷的天职。虽然二者都相当重要、不可偏废,但从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角度来说,育人的重要性高于教学,因为一个人的品行远比学识重要。
错误观点2: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在短期内见成效。其实,高等教育是我们长期的教育事业,思政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既不能急于求成、速战速决,也不能依靠一两次大型讲座、辅导、研讨会就初见成效,而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年复一年,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其间教师的育人工作不能懈怠。生命不息,育人不止。
(二)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
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首先依赖于专业课教师的楷模作用。教师德行高尚、为人师表,他们的言传身教自然会在教学中、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释放出正能量,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感召作用。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直特别强调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在生动的比喻中,凸显了教师的楷模作用。
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多方面改革创新,引入思政内容,启发引导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各专业所处的行业情况、专业发展情况等,引入最新、最有影响力、最受瞩目的实例。事实胜于雄辩,这些例子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能擦亮学生的眼睛,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点亮他们思想的火花。
2.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数据时代,学生人手一部手机,随时可上网查阅资料,知识的获取易如反掌。显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各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演绎推理、归纳总结而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来获取真知。这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讨论、推理的教学方法更为他们所接受,也更能优化教学效果。
3.教学态度:笔者一直秉承以生为友的教学态度,把学生当作朋友平等相处。在教学过程中,不高高在上,不居高临下,而是采用平易近人的态度,跟学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启发引导、正面鼓励他们。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朝韩愈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那时的大教育家尚且谦恭若此,更何况今天的教师。
五、创业课程“国际商务经营英语”中的思政教育渗透策略
“国际商务经营英语”是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创业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寻求市场契机,从事商务项目经营活动,其中包括进行市场调研、撰写营销报告、设计商务计划书、争取风险投资、联系供货商、策划广告宣传、实地销售商品、撰写商务报告等一系列商务经营活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涉及许许多多的思政教育内容。这里从个人品质教育、诚信教育、团队精神教育三方面,举例谈谈该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渗透策略。
(一)个人品质教育
“国际商务经营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企业家特征,什么样的人可能成为企业家。社会上的企业家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其品质特征自然也千差万别。
探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把主动权充分下放给学生。学生课下自己去搜集信息,了解自己心目中仰慕的企业家,思考总结企业家的品质特征;在课堂上用口头陈述的形式向全班介绍,列举该企业家的品质特征。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小组或集体探讨,寻找他们都认同的闪光品質。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口头陈述能力等多种能力,还探讨了企业家的品质特征,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学生们在讲台上介绍的企业家通常都大名鼎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和威望,比如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学生不熟悉但事实上非常有名的企业家。笔者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推出了宜家家居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通过案例视频播放、学生探讨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坎普拉德先生的言谈举止中总结他的品质特征。很快,坎普拉德先生的优良品质在课堂上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比如他很小就开始创业,非常勤勉,坚持不懈;他富有创新精神,将第一家宜家家居店开在远离都市的郊外树林里;他虚心接受员工的建议,采用扁平家具销售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成本;他和蔼可亲,在车间里和员工亲切交谈;他在公司陷入困境时,勇于迎接挑战,战胜自我,从挫折中站起来……在所有的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画龙点睛,抛出坎普拉德先生最令人钦佩的品质:这位“隐形世界首富”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每年救助1亿多儿童,而自己的衣着和生活非常简朴。1亿多儿童!数字足以说明一切。企业经营不为个人盈利聚财,而为社会谋福利,为人类造福。这样的实例会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育人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二)诚信教育
诚信,即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衡量标准,是人们待人接物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准则。作为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更视诚信为生命,尊崇“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企业公信力(诚信)直接关乎企业在社会、在行业中的形象,关乎企业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程度,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并谋求不断发展的根本要素和行为准则之一。
“國际商务经营英语”课程内容就是围绕企业经营展开的,企业家的诚信和企业的公信力教育是思政必修课。教师可以针对现在商界诚信和欺诈并存的情况,让学生课下搜集不同案例,深入挖掘企业或个人诚信、欺诈的来龙去脉,比较分析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在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感悟。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分组讨论或者课堂辩论,让诚信的光芒在企业持续发展和顾客长久信赖的良性循环中更加熠熠生辉,让欺诈的阴影在企业不幸蒙羞和顾客毅然唾弃的恶性循环中更加黯淡无光。就诚信而言,学生有一些自幼就耳熟能详的案例,比如美国前总统林肯任杂货店店员时,长途跋涉去顾客家归还几分钱的故事;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向父亲承认砍掉两棵樱桃树的故事;一些知名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涉嫌欺诈顾客,结果名誉扫地的案例等等。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在学生调研的基础上,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韩信信守幼时诺言,成名后报恩的故事;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曾子杀猪,以实际行动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故事等。如今企业界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同时,教师也不妨引用影响力比较大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例子,比如在前不久热映的都市职场商战电视剧《猎场》中,胡歌扮演的郑秋冬盗用别人的身份在职场打拼,虽然能力出众、业绩斐然,但是一经发现,依然被扫地出门。没有诚信,任何努力到头来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团队精神教育
团队精神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协调良好的典范,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单位、组织、部门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团队必须有凝聚力、向心力,必须以团队的集体利益为重。如果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凌驾到集体利益、团队利益之上,或者搞个人英雄主义,只会让团队利益受损,危害大部分人的利益。长期以来,企业的团队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企业是依靠团队去运作的,必须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团结合作,团队精神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团队的组成可大可小,可以是两三个人的小团队,也可以是整个企业组成的大团队。
“国际商务经营英语”课程开设之初就让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因此团队精神教育必不可少,而这一教育从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就开始了。如果让学生自行组建团队,他们通常会根据同学间的亲疏关系、成绩优劣以及以往合作感受来决定团队的构成,这样组队的结果往往都有落单的学生。如果由教师指定团队的构成,也会有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在团队的个别成员不满意。无论是以哪种方式构成团队,这都是教师进行团队教育的好时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们各有所长,不能以片面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水平或者能力,更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和个人。一个团队无论由哪些人组成,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
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对比讨论单打独斗和团队合作的企业实例。事实上,一些国际著名的企业家大都是团队合作的典范,有些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是依靠与合伙人的团队合作走过艰难岁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比如,比尔·盖茨当年从哈佛大学退学后,是与他的高中校友保罗·艾伦一起创立微软公司的。俞敏洪当年从北京大学辞职后,创立了北京新东方学校,并与北大教师徐小平和回国的北大同学王强组成团队,成立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并最终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团队精神在同舟共济的过程中焕发奇彩。
六、结语
儒学经典《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是要弘扬正大光明的品德,让学生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高等教育中,品德为先,知识其后。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大师级人物,这与时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的梅贻琦“育才先育人”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西南联大旧址至今还树立着石碑,上书:育才先育人。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正是秉承了“育才先育人”的理念,专业教师任重道远,还将在育人的路上风雨兼程。
(作者单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作者简介:唐沛(1973—),女,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晓宇,苗凤波.大学英语课堂成为思政教育阵地的可行性分析 [J].科技教育,2015(36).
[3] 理查德·莱文.大学工作[M].王芳,等,译.外文出版社,2004.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