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地处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区,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合江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拧成“一股绳”,“组团”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脱贫优势,助力精准脱贫“拔穷根”。2017年共完成34个贫困村退出、 2.8万贫困人口脱贫,在泸州市率先脱贫摘帽。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合江县注重把点子多、有激情、有干劲的党员干部优先选拔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有效提高乡镇、村两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合江县合江镇石堰村“第一书记”袁小清,按照“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村民,成立石堰村荔枝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以前自由栽种、分散经营的传统种植调整为以种植荔枝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500亩的规模种植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像袁小清这样的“第一书记”,合江县共有284人,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全覆盖,形成了党政干部到“难”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政法干部到“乱”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的选配格局,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合江县在实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党建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2017年,合江县启动“干部素质大提升工程”,通过采取“领导讲思路、专家讲业务、高手讲感悟”的方式,分层分批开展全员轮训,及时为干部“补钙”“充电”,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脱贫攻坚能力素质。随着乡镇党政正职周末读书班的如期开班,不少党员干部从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合江县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协调服务作用,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到产业专业合作社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比如,张白垇村建立“党支部++公司++土地++农户”模式,引导500余户村民采取“土地入股、定期分红”“土地出租、提供劳力”等方式,联建褚橙基地1000余亩,建起了“绿色银行”;瓦房村、王嘴村成立真龙柚联村党支部,对在产业发展中典型的无能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标准化管理,带动周边40余户贫困户发展真龙柚,助圆致富梦;大桥镇龙泉坝村依托村级党建阵地,组建了种养殖协会,每天将上百斤无公害食用菌送到客户手中。
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合江县还先后整合市县级资金1700余万元,围绕“群众的办事场所、百姓的精神家园、党员的信念之地”的目标,对全县包括64个贫困村在内的所有村级活动阵地来了一次“提档升级”。通过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持续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不断夯实“战斗堡垒”,增强脱贫攻坚引领能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还得依靠贫困群众自己。合江县注重党员示范引领,强化“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把激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2017年以来,在全县284个行政村开办了“农民夜校”,组建由百名党员领导干部、农技专家、“土专家”和“田秀才”构成的讲师库,开设“农民夜校之荔城讲坛”,常态化开展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典型讲经验活动,满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在他们的影响下,合江县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比如,白沙镇忠孝村采取“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模式,建设500亩生态佛手脱贫奔小康示范园。贫困户主动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由党员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同时,忠孝村还设立产业奖励基金,对产业发展效果好的贫困户予以资金奖励,不断提高群众“勤劳种植、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同时,白鹿镇干部还与每个精准贫困户结对帮扶,多次跟贫困户交流谈心,帮助其谋划产业发展,农民夜校讲师也向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支持。
此外,为了引导群众摒弃“等着干部送小康”等错误思想,合江县还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精神上的指引,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使群众自发争当脱贫攻坚主力军,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打通“造血经脉”。
党员干部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在精准“绣花”上下功夫,在精准脱贫上用实劲,坚决杜绝看一看、问一问、走一走的“形式帮扶”。合江县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重要责任,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并强化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每个月都将27个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拉通排名”,并实行“末位追究”。同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对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当前,合江县整合全县帮扶资源,积极开展“双联双扶”活动,91个城市基层党组织、3000余名党员与64个贫困村、22686户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全县党员干部“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