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018-05-19 09:31邓爱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切入点实效性课文

邓爱明

【摘要】以“问”为切入点,让学生喜欢问,学会问,如何问,解决问;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想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教学中还应利用现成的“意外”因素设计问题,多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使课堂的互动过程呈现出热烈的氛围,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问 质疑 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46-01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課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实效性”的最好注释。因此我认为从“问”入手,学生问,老师问,做到师生双向交流,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善于引导,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从“疑”入手,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语文知识、发现语言规律,这比老师说一百遍要好得多。在教学中,如能善于引导学生去质疑课文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我在教学时能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韩愈的《师说》中说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只有会问的学生才是最想学的学生。要让学生乐于质疑问难,就要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以鼓励的话语,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表扬的语言等去鼓励学生,使学生坚定信心,敢于说出心中的疑惑。学生消除了怕被批评的心理顾虑,自然敢大胆发言,更是畅所欲言。

2.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能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往往质疑的问题具有随意性,甚至是远离文章内容。所以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教导学生可从课题入手质疑,从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质疑,从主要句子、关键词语质疑,从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中质疑,从文章的结构质疑,从文章中出现的矛盾中质疑,从课文后的问题质疑,也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处质疑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可想的切入点,不再盲目地发问。

二、善于设问,引导学生品读赏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更关系到学生语能力的运用是否得当。老师要做好问的角色,以问带动学生的学,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把握好“问”这个尺度,使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既能指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又要避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呢?就要老师善于设计问题。可从以下几点为切入点:

1.抓文章中心设问

课文的关键处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在教学时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这样,学生很容易就顺势而导,自主学习。

2.抓文章关键词设问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在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抓文章想象处设问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三、善抓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随时也有可能出现“错误”,造成课堂的意外,产生新的教学资源。这就要老师善抓契机,把这种适时的意外引导成新的设计问题的来源,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或生活,忠于知识或生活。

如在教学《白鹅》一文时,文中第六自然段中说了狗抢了鹅的饭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对鹅说的?”设计这一问题的原意是让学生说说鹅这样三眼一板地吃饭让狗有机可乘了,可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还责怪人们供养不周,但作者却不胜其烦地伺候它,从中突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可有的学生说了:“鹅啊,你真笨,会被狗抢你的饭吃。”有一个同学说:“不是鹅笨, 是它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才让狗有机可乘的。”我听了马上给予表扬:“对,要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还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可见善于抓住这样的一个“意外”,让学生不断地通过说与写的训练,探讨知识的欲望更深,语言运用训练的机会更多。

从“问”为切入点,还可以从文章的矛盾处设问,从作者的意图处设问等。尽量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从问中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让学生学会可以多处进行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切入点实效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