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正充满越来越多的“伪概念”

2018-05-19 09:36高佩
记者观察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单身标签概念

高佩

网络时代,爆炸的不仅有信息,还有词汇。

“xx帝”“xx族”“xx女”“xx男”“XX控”……我们正在被各种各样的标签所包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套入到不同的标签里,完成一场自我介绍。比如说,我是一个“凤凰男”,从小是个“学霸”,但同时也是个“潮流控”,拒绝“被标签”,坚持“做自己”,理想是成为一个“斜杠青年”。

加引号的这些词。似乎都有着似是而非的含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把这些含义模糊,意味不清的词汇,暂且统称为“伪概念”。在我们越来越标榜个性的独立,越来越强调拒绝标签化的现在,但为什么与此同时,我们又乐此不疲地制造着一个个标签和概念?这些词汇流行的背后,可能是我们对自我的焦虑与怀疑,正因为我们找不到坐标,才会如此热衷于制造坐标。

以知识之名什么是“伪概念”?

无法想象,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手机,人会陷入什么样的焦虑中。说不清是“我与世界突然失联”还是“世界根本不认识我”,总之,最方便的信息媒介突然失灵,让人产生不安感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

没有掌握到最新的、最全的信息,的确让人焦虑到抖腿,而且这是“知识的时代”所特有的焦虑。举个简单的例子,倘若要去申请某国的签证,脑袋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需要准备什么”。接下来,你会向那些顺利通过签证的人询问经验,或者自己上网查询资料。一开始,你只是查询“xx国签证”这一关键词,接着你注意到在这些回答中有一些词让你不得不去想“我是他们所说的哪一类人”。而当你发现自己是“没有出国经验、单身且无职业而又想出国旅游的女性”时,你就开始紧张,甚至是陷入“恐慌”。网友们为这类人士提供了各种“指导”:

每天的签证都是限定数量的!

务必强调自己在国外没有亲属!

国外对中国人没什么好感!

国外对长得漂亮的单身女性抱有警惕心!

……

这些“指导”里还有一些是相互矛盾的:务必装作自己不懂该国语言,这样对方会觉得你有语言障碍不适合在那里生存,没有移民倾向;务必要显得自己精通该国的语言,不然对方会质疑你的旅游安排,连语言都不通怎么玩耍?

据说,“单身女性容易被拒签”,但仔细想想,谁也不知道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生活中此类似是而非的观念,为何比比皆是?

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你得出了一个模糊的判断:单身女性特别容易被拒签。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去找xx旅游机构吧,他们家特别专业,我上次就是这么办的。“专业”二字如此醒目,而若有更多热心的路人A、B、C现身说法称赞它的话,你会毫不犹豫拨通该机构的电话。当然,也会有人识破这种伎俩:这不过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等制造出来的谣言。

制造谣言除了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等,还利用了一些标签化的概念,如这里的“单身女性”。

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错误信息爆炸的时代。以知识之“名”,让一些或老旧或新异的概念,组合形成了不“实”的判断——比如这里的“单身女性”对于新兴的“出国旅游”,更离谱的可能是那些加修饰词的,如“大龄单身女性”“无职业的女性”“英语好的女性”“长得漂亮的女性”等等。这些判断提供的是模糊、失准的信息,而这些概念在使用中成了‘‘伪概念”。

大量的伪概念,使交流往往容易变成“鸡同鸭讲”。

有的概念可能是为了方便身份识别而制造出来的,比如网络流行语里的各式各样的“帝”“族”“党”“xx女”“xx男”“xx控”等。这其中最让人觉得头疼的可能是不给予如实描述,反而制造“身份差异”和语言上“种族歧视”甚至“种族隔离”的那些概念。比如,“剩女”“屌丝”“属羊女”。或者依照单一标准来划分、给予复杂期待的概念,像是“经济适用男”“简单方便女”等,这些期待都非常模糊,让概念本身具有了高度的“抽象性”。

“真伪”之界概念不都是人造出来的么?

伪概念之“伪”,最直接的解释其实是“诈”或者“欺骗”。它与“真”相对。因此,狭义的伪概念是那些弄虚作假的概念,或者说是谬误性的概念。它们通过组合一些现有的热词、科技新词汇,形成了一个混淆视听的新词,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是诈为或欺骗。但这类概念的假象很容易被戳穿,可以验证它是否合乎科学、合乎逻辑。比如“亚健康”这个词,现在已被证实是个伪概念,这个概念建立在对“健康”一词过度完美化理解的基础上,与人的不相符合,是失败的意义建构。

但更多人矛头所指的,可能是广义上的伪概念,即人为制造盼概念。有些人会觉得“伪概念本身就是个伪概念”,其实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概念不都是人造出来的吗?既然人造的总会意味着“虚构”,那么根本就不存在“真”概念?这些概念被人们怨恨,指责为标签化的伪概念,类似上面提到的“剩女”“屌丝”等,原因是它们指涉的不是一些边缘清晰的实体或人群,其实是一些难以说得清楚对错的价值。有些词语背后的价值暗示了一些难以抵达的绝对状态,当这些词触发了人们的怀疑精神时,它的合理性就会受到挑战,它便会归类为“伪概念”。

但是广义的伪概念是不是就意义全无?毕竟许多词语给人带来了失败感而不是获得感,制造了心理恐慌而不是心理认同。的确,概念的重要意义应该是能对世界上发生的事实有所描述。人造的词语有时候多半掺杂了“想象力”或者价值期待,它们在世界上找不到对应的事实。但或许,这些概念产生出来并不是让我们费唇舌争执对错,或费精力去找它们究竟有没有对应事实。这些概念能流行起来、能被人使用去贴标签、去制造商机,其背后的生成机制和人使用它们的具体语境才是更应受到重视的。

伪概念从人为到虚假

伪概念利用了人们的“危机意识”。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故弄玄虚的概念,通常夸大其词。比如“酸性体质”这个说法,其实使用了一些临床医学的理论来点缀它,让人把它与一些疾病联想在了一起:身体长期维持在酸性情况下容易生病,甚至容易患癌症。这些概念与夸张的后果联系在了一起,不止是制造恐慌,有的甚至到了恐吓的地步。这种紧张兮兮的感觉与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意识有关。

现代社会中的人,心理时间总是快于眼前的钟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日程表、周计划甚至年计划来帮我们快速运思一番“接下来,我要……”。大多数人总是惶惶不安,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不安在哪里,却还是迅速地往前规划,然而无论实现规划与否都填不满这种不安的感觉。对于身体健康的过度敏感和担忧,其实就受到这一时间感和“结点将至”的心态的影响。商家利用的就是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危机意识,一种“防患于未然”、不断加速地感知未来、加速地去规划未来的心态。

与这一加速感知未来、加速规划未来心态相应,由于时间线在心理上被放得太长,反过来就会造成自己对当前定位的失败,自己反倒不知道当前究竟要达到什么程度,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的人。在网络占据人们的生活之后,各语种的语料以每年2亿字词的规模增长,惴惴不安的时间感会迫使人们追逐那些新异的概念,并尽可能全面掌握这些资讯,以便于更好地“规划”。

当自己也在用这些抽象模糊、未经时间考证的概念来对照自身时,就会产生对当下自我认同的混乱。比如“文艺青年”,原本是用来指一些有知识并偏爱艺术,带着浪漫情怀,且愿意表达私人情感的青年,但是現在因“不切实际”“矫情多愁”等,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这与青年对于自身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相关——曾经骄傲地展现天性、展现个性被认为是合理的,但社会的理性化以及“成年人”这个词背后的“成熟”,意味着个体有理性和有教养,意味着自己能对情绪和本能的控制。虽然,现在对“展现天性”扩大化理解,又造就了“熊孩子”。

一些概念被生产、创造出来的时候其实很具体,很符合当时的语境,但脱了语境之后,它就没法再还原到具体的人身上了,而这些概念在使用中就会成为伪概念,成为被人们讨厌的标签。

概念的生产其实都是有人参与的,它既可以描述事实,也可以包含人的期待或者评价。有些令人反感的伪概念,或许一开始并不那么讨厌,它的流行能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及这背后人们的社会心态。如此看来,所谓“伪概念”似乎不能一蹴而就地“剪除”干净。但值得珍视和提醒的是,愿我们在大肆使用和传播这些概念之前,都能够有所觉知、有所思考。

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

猜你喜欢
单身标签概念
1亿单身撑起一个IPO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单身
单身的你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标签新闻